故乡时光__41
六十七 舅舅村
19世纪初期。这一带没有住过人,不过有村庄,看来这些村庄都是很早以前人们住过的,尘墙断壁,到处是砖头瓦块。大部分都是窑洞。
有两个人母亲骑着驴,每人怀里抱着一个孩子还领着两个孩子。这四个孩子都是男孩儿。领的这两个孩子不到五、六岁年龄,一直跟在驴后面。他们娘儿六人从西往东走,不是走亲串友,也不是去哪里旅游,而是去逃难,两位妈妈的丈夫和家人都哪里去了?这就不得而知了。在逃难的路上,孩子们渴的没有办法,闹腾的实在不行了,这两个小孩一定要喝水。哪儿有谁呢?妈妈实在是想不出来办法。可巧了,这两条驴是两个草驴,它们每个都领着自己的小驴驹。可是为了目标小,这两位母亲就把这两条小驴给留到了自己的故乡。他们就把驴妈妈骑着,正好到了一个古庄头,两位妈妈四处观看,也没有发现有饮水的条件,一位妈妈想起来了,咱们骑的驴不是有奶吗?把驴奶挤给两个孩子喝吧!这样想就这样做吧,驴奶非常难喝,其中一个孩子叫贞先贝。他不想喝驴奶,拖在后面把驴奶给偷偷的倒了。这时候哥哥和两位妈妈已经走远了。他一边走一边发现这个地方是不错的地方,有宽阔草又多。他惦记这个地方,后来,还真的是他生存一生的地方。
两位妈妈带着他们四个人到了东面,山后头有一个庄子叫孙后庄,那会儿,太阳到了西山头,天渐渐地黑了。两个母亲一看,这个庄院,很气派,高门楼子红大门。两人商量决定进去看看,说个情,让掌柜的把他们留下来,今晚,就住这里吧!当进到院里面什么动静也没有,他们有幸到窑洞里看个就竟,结果,窑洞里什么设备都有,就是没有人,可巧了,他们母子六人。就住在了那个庄院里,到了第二天早晨,两个小弟弟都离开了人世。这是什么原因呢?两个妈妈忽然想起人们常说,庄院里创起了煞,就不能住人,什么东西都不能带走,到了半夜子时,家人们都要从院墙上翻过去偷偷的跑了,就没事儿了。要是贪婪的带上东西,白天大明大放大摇大摆的走了,那还是要给你这些人找事儿,还不如不走。怪不到这窑洞里面什么东西都有,就是没有人。这时两个弟弟死了,两位妈妈也害怕了,就不敢在那里再住。
娘们四人就继续前行,走着走着,他们又走到了一个村庄,这个村里有人,就把两位妈妈收留了,两位妈妈同时嫁给了别人,给别人为妻,没过几年两人先后去世了。贞先贝的堂哥生病了,没处治疗,也死了,就剩下贞先贝一个人。贞先贝还惦记着,他们路过时发现有一块地方很好,想回头去发现,那个时候社会秩序安定下来了,他回到家乡,找到了他的亲哥哥。就跟亲哥哥到处打工,给别人干活儿,不要工钱,只要给口饭吃就可以了。一年一年的流浪生活过去了,他们兄弟两也逐渐长大了,先后成了家。带着哥哥来到那个地方考察了一下。
他发现这一块地方,叫的庄名,第一个字,跟他的姓一样。后来,他发现这一带没有主人,周围人都说是贞家的地方。他就默认了,地荒着怪可惜的,开发了自己有收获,还能给国家交一点土地税。就领了这个地方的土地证。他和哥哥每人住了一个庄子。哥哥生的儿子多,就把另一个庄院也住了。他生的女儿多,就招了几个女婿。
其中有两个女婿。王清有儿子,儿子还小,也招了女婿。另一个女婿李宁没有生儿子,只生了一个女儿,也招了女婿。后来整个庄头的后代们互相称呼都是舅舅。当地人口头上没说这是舅舅村,但是在私下里聊天的时候都说,那是舅舅村,人家那个村比其他村的人文化素养都高,涵养性都强,舅舅村,比其他村庄的秩序,要好得多,气氛也好的多。互相帮助,互相爱护。是一个非常和谐的村庄。百年以前的古地方,现在变得繁华起来了,这里的人口上千口。有政府里工作的人,有教育上工作的人,也有做生意的,更多的都是农民。
那里的土地肥,气候凉爽日照时差长,适合种小麦、糜子、谷子、油料、土豆。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每一代人文化素质都比较高,能够容忍容让他人,能够自我克制。成了当地的光荣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