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小心知道了真相历史的天空煮酒

历史|女人与革命:英国经验

2016-04-28  本文已影响580人  莫邪Enya

女人与革命:英国经验
来源:跟我学历史公众号(gowithhistory)
作者:司徒亚德·跟我学历史公益会会员

【编者导读】
经历革命洗礼,17世纪的英国社会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女性们积极参与政治和公共事务就是其中之一。谁说女子不如男?“铁娘子”阶层的兴起吹皱了一池春水,留给我们不少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

1649年1月20日,历时近7年的英格兰内战落下帷幕。曾经的国王查理一世成为了阶下囚,等待着检察长布拉德肖的清算和审判委员会的审判。

新模范军元帅托马斯·费尔法克斯也是审判委员会的法官之一,然而传令官传唤他就坐时,却无人响应。当传令官第二次呼叫费尔法克斯元帅时,听众席上传来了一个响亮女声:“他深明大义,才不会来呢!”原本寂静的法庭顿时议论纷纷。

一周后,当检察长布拉德肖代表“英格兰的所有良民”宣布查理一世有罪时,听众席上一个蒙面女子大声呼喊:“不!(认同这种说辞的)连英国人民的百分之一都没有!”法庭又是一片哗然,人们纷纷猜测这个胆敢如此说话的女子是谁。后来经调查才得知,打断庭审的前后两次女声都来自同一人,那就是费尔法克斯元帅的夫人安妮·费尔法克斯。

费尔法克斯夫人后来被请出了法庭,但她却一直活跃在政治舞台上。

在和平年代,女性如此活跃地出现在公众场合参与政事是不可想象的,但在17世纪的英国却变成了现实。

英国的17世纪是一个“革命世纪”。这不仅因为17世纪英国爆发了两场政治革命,更因为17世纪的英国社会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女性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和公共事务就是其中之一。

这种变化在英格兰内战期间表现得尤为明显:剧烈的政治、军事冲突打乱了人们平静的日常生活,一些女性或因强势的性格成为政坛上的“娘子军”、或因情势所迫不得不从闺房中走出,或在战火中面临着支持兄长还是丈夫的抉择——女性的命运与政治紧紧交织在一起。安妮·费尔法克斯夫人便是其中之一。她不仅非常积极地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的政治观念,还于1642、1643年间与丈夫在战场上一起浴血拼杀,甚至在军队被围的困难局面下和丈夫一道率军突围,表现出了十足的“铁娘子”气概。

要说当时最著名的政坛女性人物,非查理一世的王后亨莉埃塔·玛丽亚莫属。

玛丽亚和查理查理一世的婚姻本就是一场政治联姻。一方面,查理的父亲詹姆斯一世希望通过两人的联姻谋取在欧洲大陆的地缘政治利益。同时也希望媳妇的大笔嫁妆能帮自己缓解财政危机;另一方面,信奉天主教的玛丽亚也经罗马教皇授意,来到信奉新教的英格兰推广天主教。

查理一世的宠臣白金汉公爵于1628年被刺杀后,玛丽亚就成为了夫君的精神支柱。

查理本人生性优柔寡断,往往是玛丽亚的鼓动才让他下定决心做出决策。在1641年的长期议会期间,查理一世犯下了许多错误,使得自己的权力被议会步步剥夺,不得不走上了战争的道路。然而备战所费不赀,查理的国库不足以负担,玛丽亚便带上自己的首饰远走欧洲大陆,一方面变卖首饰为丈夫筹集军饷,另一方面则争取各国的政治援助。

在欧洲大陆期间,她也曾写信敦促查理一世下定决心备战:“你已经浪费足够多时间了,所以不要再这样继续下去。好好下定决心并为此目标奋斗。你要记住自己的原则是什么;与其朝秦暮楚,还不如做一个坏决定。”

这样看来,英国陷入七年内战也有王后的一份“功劳”,玛丽亚可谓红颜祸水。但对于查理一世本人而言,他优柔寡断又机事不密,在议会政治中节节败退,或许只有在战火中以性命下注,才有可能赌回自己的权力。从这个角度看,王后玛丽亚也不失为查理的左膀右臂。

然而当时的社会环境仍然比较保守,女性的政治地位尚未得到完全的肯定,人们仍认为男性应是一家之主,女性作为一个服从的角色应当听从丈夫安排操持好家务,不应介入公共事务。因此像亨莉埃塔·玛丽亚和安妮·费尔法克斯这样的政坛女强人不免为人所讥讽。

由于天主教在英格兰不受欢迎,而且玛丽亚的枕边风对查理一世影响甚大,引起了民众的不满,许多小报都骂她是“天主教婊子”。当时的英国人认为,管不住妻子的丈夫不能胜任公职。所以,保王党杂志就抨击托马斯·费尔法克斯是“天真汉汤姆”、“小汤勺汤姆”和“汤勺阁下”,意指他是妻管严、是被女人把玩在手里的汤勺。

当然,能够成为“政坛女强人”,往往需要丈夫或整个家族有很高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无论是费尔法克斯夫人还是玛丽亚王后皆属此类。对于许多平常百姓家的女性,激烈的政治、军事斗争往往意味着艰难的生活和家破人亡。

罗伯特·欧弗顿长期跟随费尔法克斯元帅作战,立下不少战功,然而因为军队编制已满,他一直没有得到一官半职。他的妻子安·欧弗顿不得已写信给元帅的父亲老费尔法克斯,乞求他转告他的元帅儿子给罗伯特安排一个职位。

苏格兰女子弗洛伦斯·麦克林的兄长邓肯·坎贝尔加入了议会军,而他的丈夫和儿子却随从保王党将领麦克唐纳作战。后来,麦克唐纳的军队在因弗洛奇之战中击败了邓肯所在的部队,邓肯也在战场上阵亡。丈夫和儿子所在的部队杀死了兄长令弗洛伦斯心如刀绞,后来她悲愤地写道:“如果我在因弗洛奇,我一定会用手中的剑杀死麦克唐纳和那些姓麦克林的,让所有坎贝尔家的人都活过来!”

上面几个故事或许能让我们一窥英国内战期间英国女性的命运。她们的生活深深打上了战争和政治的烙印,也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到政治、军事和公共事务中。

虽然近代英国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个传统社会,成为弄潮儿的女性往往出身显赫、而平民女子更多地要忍受苦难,但无论她们最终的命运如何,在“革命世纪”这样一个剧变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闺房、走上街头,迎接了暴风骤雨的洗礼,给我们留下了不少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

【延伸阅读】有进一步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以下两本作品)

1、[英] 劳伦斯·斯通:《英国的家庭、性与婚姻:1500—1800》,习筱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2、[法] 弗朗索瓦·基佐:《一六四〇年英国革命史》,伍光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注:已取得转载授权。)
版权声明:跟我学历史公益会文章系志愿者原创或改编作品,版权所有。可授权免费用于公益传播。电子媒体转载请注明出处,其他媒体请联系gowithhistory@163.com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