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妇人》
“有一部属于每个女孩儿的电影,
一个不负爱与自由的故事,
笑中带泪看完。”
这个故事,就是在今年荣获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六项提名的《小妇人》,改编自美国著名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在1868年出版的同名小说,它讲述了四个吵吵闹闹又亲密无间的姐妹,在成长过程中的快乐和成年后所面临的生活困境。
在此之前,以《小妇人》为故事蓝本的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至少拥有了十几个版本。
不仅好莱坞将这部小说改编了数次,日本、韩国乃至中国香港等东亚地区也有以此改编的电影作品陆续问世。
但是,目前看来,最好看的还是今年在奥斯卡上大放异彩的这部最新版本,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8%,被《时代周刊》评选为2019年度十佳电影。
今天,跟大家一起来分享这个流传了100多年、鼓舞了无数女性的故事,希望每个人都能在面临爱与自由的选择,心灵与财富的探索中找到答案......
“我要以自己的头脑作武器,
在这艰难的尘世中
闯出一条路来。”
《小妇人》这部小说出版于1868年,原著作者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出生于19世纪30年代,她的父母共有四个女儿,她排行老二。
她的父亲布郎逊·奥尔科特是马萨诸塞州康科德一位自学成才的哲学家、学校改革家和乌托邦主义者,一生沉迷于对理想的追求,以至无力负担家庭开支。
维持生计的担子先是落到他的妻子身上,后又落到他那富有进取精神的二女儿路易莎·梅的身上。
她很早就尝试做裁缝、家庭教师等各种工作补贴家用。在内战期间,她还当过一段时间的护士,却不幸染上了伤寒,差点因此殒命。
在父亲演讲、写作,跟声名显赫的爱默生、霍桑、梭罗等朋友一起交谈时,路易莎就到学校教书,当女裁缝、护士,做洗熨活。
一直以来,她靠着微薄的收入,来解决家庭生活的燃眉之急。
但热爱写作的她一直坚持文学创作,虽然在最开始写作时,她曾写过一些关于间谍、复仇等一切有意夺人眼球的故事,但最终她放弃了那些并不出于真心的创作,而把自己家庭和童年的记忆书写成了一部温暖、有力的小说,也就是给她带来巨大声誉的这部《小妇人》。
在小说出版至今的150多年里,《小妇人》的故事影响了无数女性。
从波伏娃、苏珊·桑塔格到J.K.罗琳,甚至连《老友记》中的瑞秋都是《小妇人》的忠实粉丝,《我的天才女友》中,莉拉和莱农一遍遍地朗读过这本书,甚至读到书脊脱落......
只有永恒的经典,才会让每个读者都能从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甚至连大名鼎鼎的作家海明威在读过这本书之后,都不禁称赞道:温情脉脉,充盈着光明与甜蜜。
在书里,她写道:“我要以自己的头脑作武器,在这艰难的尘世中闯出一条路来。”
小说强调了个人尊严与自立自律的观念,这个内容平实细腻的故事具有一种教化人心的力量。
这也是它能畅销百年的基础。
“就算我死后,
也没有人会忘记我。”
《小妇人》的故事背景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期间。
故事中马奇家四姐妹的父亲远在战场,家里没有主要经济来源,母亲靠着微薄家产,辛苦持家。女儿们跟母亲相守在家中,围着炉火做女红、读故事,也会因为琐事互相置气、吵吵闹闹,日子虽苦,一家人也总能自得其乐。
姐姐梅格希望成为演员,二妹乔希望成为作家,三妹贝丝擅长弹钢琴,四妹艾米画得一手好画。
马奇家不远处是劳里家的大宅,那里住着为富且仁的爷孙二人。
家境拮据的奇趣少女遇到邻家富有的春风少年,可惜,这不是一个《傲慢与偏见》的故事。
当时社会环境中,女性并没有发言权,她们从小就被告知:作为一个女人,必须要嫁一个好人家。
“如果你想把自己写的故事卖出去,那么女主角在结尾一定要结婚,死了也行。女主角是个老处女的故事没有人会买的。”
女性故事的结果就是要么嫁,要么死。
在书籍出版商的眼里,没有人会对女孩子们的成长和追梦故事感兴趣,就算是小说,女孩也必须完成恋爱结婚生娃的任务,因为她们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此。改变了这个结局,书就卖不出去。
在2019版电影《小妇人》的开头,女主角乔去出版社投稿时被这样告知。
但乔偏偏不是这样逆来顺受的女生,她的性格坚毅,像个男孩,早已不满社会给女孩的重重枷锁。
这种嫁入豪门相夫教子的期待让她异常反感,她不愿意用婚姻定义自己一生的价值。
即便面对青梅竹马的同伴劳里的求婚,乔也倔强地说:我想我这辈子都不会结婚,我为自己活着而感到快乐,我热爱自由,不想这么仓促就放弃它。
于是她离开家乡,独自远赴纽约打拼,白天给别人做家佣,晚上在简陋昏暗的房间里坚持创作,用可怜的收入贴补家庭的开销。
乔不喜欢眼泪,不喜欢煽情,在舞会门厅外的黑暗走廊上不顾形象地疯狂大笑和放肆起舞,毫不掩饰地宣告着自己对女性困境的不满:做一个女孩太让人失望了。
当家里好不容易收到父亲的来信时,其他几个姐妹都簇拥到妈妈身边读信,只有乔背靠着椅子,看起来冷静又不动声色。
但是当母亲要筹集路费去看望受伤的父亲时,她毅然决然地卖掉了自己的头发。
虽然,看上去乔面对人情世故时是十分笨拙的,但她却在文学创作的世界里保持着对广袤宇宙的好奇心。
她渴望自己的思想和灵魂被认可,想要用写作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少女时期的她就能独立写作剧本,组织姐妹们一起在阁楼排练,在圣诞夜为邻居和朋友表演话剧;长大后的她更是沉迷写作,有时专注到连壁炉把裙子烧着了都没有察觉。
她希望成为一名为人们所记住的作家。
“就算我死后,也没有人会忘记乔·马奇。”
在电影中,最后给了乔一个开放式结局,没人知道她最终是不是重新选择了追求爱情,还是继续写书,坚持独身主义——无论是哪个结果,都并不重要了。
因为她都是听从了内心的声音,跟着自己的选择,活成了自己想要成为的最好的模样。
女孩子不是千篇一律的
这样人格独立的意识,放在今天看仍不过时。
有人说,《小妇人》为女孩编织出一个属于她们的圣诞限定故事。除了乔身上的独立、坚毅、活出自我的精神让人觉得非常励志以外,《小妇人》里其他的几个性格迥异的姐妹,不仅仅代表了当时社会中不同的女性命运,也是现代多元社会下,不同类型女生的一面镜子。
与率性洒脱、独身主义的乔不同,最为美貌,温柔贤淑的大姐梅格是个拥有舞台梦想的女孩,但她坚定勇敢地追求着自己的真爱,和贫穷的家庭教师约翰结为夫妻,投身家庭,并把家庭当作自己的事业。
乔曾经对姐姐步入婚姻殿堂的选择十分不解,因为在她眼中,“自由价更高”,婚姻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婚后的生活注定会走向无趣和平庸。
所以,直到梅格婚礼的当天,乔还在劝她逃婚:“你本来可以做一个演员,在舞台上大放光彩,为什么非要选择结婚?”
但是,梅格却十分坚定,她认为,“婚姻是我的愿望和选择,虽然我的愿望和你不一样,但它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在“嫁入豪门”和“嫁给爱情”之间,梅格选择了爱情,并大声宣告自己愿意为了家庭工作和奋斗。她放弃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和约翰一起住在破败的屋子里,打扫家务照顾孩子,过着精打细算的日子。
也许她不是典型的“时代先锋女性”,但不同的梦想和追求从来没有高下之分。
“约翰·布鲁克是我的丈夫,我是他的妻子” ,这是属于梅格的人生宣言,她认定了这种生活,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独立。
温柔又害羞的三女儿贝丝则是家中的小天使,性格内向,喜欢音乐,弹得一手好钢琴。
充满爱心的她坚定强大,永远默默付出,用行动支持着身边每一个人。虽然最后因为帮助贫困的邻居而不幸感染了猩红热,不治身亡。
但她身上那种善解人意,温和柔软的性格,也是女性身上的可贵品质。
在其他姐妹嬉笑打闹时,贝丝永远坐在一旁默默地弹奏着钢琴;大姐嫁人,二姐远赴纽约,小妹周游世界时,也是贝丝留在家中,陪着妈妈,守护着她们最初的家。甚至姐妹们都已成年,分隔四地,最后也是因为她的去世再次回到故乡团聚。
在整个故事中,贝丝就像连接家庭温情的纽带,就像我们每个人的家中,总有一盏灯永远亮着,等待着漂泊的家人,随时都有归来的温暖。
而小妹艾米,虽然在家中年纪最小,但却是最现实最成熟的一个。
她性格坦诚率真,对自己的想法毫不掩饰;有绘画的梦想和野心,凭借自己的努力前往欧洲进修学习。
她很能代表这个时代具有野心的女性形象。在女性没有自主的财产权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婚姻改变自己的命运。
当她被质问为何要嫁给自己不爱的富商弗雷德时,艾米冷静地分析了自己的出身境遇和社会现状:
“我无法自己赚钱养活自己,而婚姻对于我来说与爱情无关,而是一个经济问题。我选择嫁入豪门来解决这个经济问题,为什么要为此感到羞耻?”
她喜欢金钱,但她并不认为金钱是用来炫耀和挥霍的,钱也不是碌碌无为的借口。
回顾她成长的过程,艾米一直是个勤奋努力、积极向上的女孩,为了成为画家,她远赴法国刻苦学习;为了改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不断努力提高自己。
最关键的是,她认可自己作为女性的价值。在乔几近放弃写书的时候,是艾米告诉她:女孩子的故事并非不重要,你需要写出来,让女孩们的故事变得重要。
四姐妹各有独特性格,但却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她们生动、有趣、身上有灵动的魅力,让每一位看过书的女孩,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影子。
每个时代都需要《小妇人》
面对这部经典的作品,很多女生可能都有一样的感受:
小时候读它,羡慕四姐妹一家的温馨友爱;青春期再读,对乔和劳里的bad ending意难平;等年长一些,书中那些珍贵而高尚的情操才真正令人动容:善良、忠诚、无私、慷慨、尊严、宽容、坚韧、勇敢……
其实,生活中的每个人,无论是男孩或者女孩,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很多过来人,告诉我们学业、事业、财富、爱情、婚姻、家庭是什么样的,你应该要如何如何。
就像《小妇人》故事里,四姐妹的富婆阿姨马奇在大姐梅格的婚礼上很不客气地说:“你将会发现寒舍里的爱情是一种失败。”
那些长辈,那些自诩经验丰富的人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对年轻人评价指点,可是有时候,真正的自由是需要我们自己坚定地做出选择,用每一个脚印去践行的。
毕竟人生不只有一种选择,这也是为什么每个时代都需要重新审视《小妇人》。
愿看过这部作品的每一个人都能保持真正的独立,永远拥有不可替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