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思考:为什么书读的越多,越看不起周围的人
我是一个西南小县城里的女孩,家乡周围的人基本上都没有我所就读的学校好(当然,我的大学也只是中等水平)每次回到家乡自己总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不知何时开始,不知从何而来,更不知如何改变。
初见这个问题是在知乎热搜榜上,觉得很有意思,解决了我的困扰,改变了我的一些想法,从中受益匪浅。写下来是希望可以被更多有同样困扰的朋友看到,能够帮助他们。(部分观点来自知乎,侵删)
我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到处去找优越感的人,你比我好看,我就和你比学历;你比我成绩好,我就和你比思想境界;你比我勤奋,我就和你比智商,这样的例子在我都生活中比比皆是,常常为此而烦恼,明知这样的思想很不好,但也不知道怎么改变。
由于疫情的原因从1月放假到现在我已经整整在家待了7个月了。这七个月里,我与父亲发生了不少争吵,他说我读书读傻了,连最基本与人打交道的能力都没有,是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书白读了。起初我还会反抗,试图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他身上,不过,想都不用想,我被骂得更惨了。我一直觉得周围的人都不如我,我凭什么要去听取他的建议,我有自己的想法。期末考试结束以后,我尝试着走入社会,接触人群,加入了我们县最活跃的两个志愿者服务组织,做了保卫沱江河的卫士,高考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尝试和他人交谈,与人打交道,发现其他人的想法好像没有那么复杂,很简单,很纯粹,纯粹到,觉得自己的思想很狭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现在终于懂得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了。在慢慢接触社会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不管一个人他文化的高低,书读的多与少,他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可能不会被人看到。
图 来自小武拉莫不应该因为文化差异,认知水平的高低去蔑视任何人。
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也许我们看不见,也许我们不欣赏,但是那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比如我妈妈,一个仅有小学文化的女人,可以坚持几十年如一日的早起,每天都换着花样给我们做好吃的,看书自学理财,让我一个经过专业经济知识培训的人都自愧不如。
看书得多,学历更高,也是长处之一。要依仗一个长处,轻看他人,说是狭隘,稍微有些刻薄,但更可能的是:你很需要优越感。一个人通常是在感到压迫、感到不自信时,才会需要额外的优越感来补充自己。
我们之所以读书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心胸变得开阔起来,少了些主管评价,多些淡然和理解,与其攻击人性的恶俗和无知,更能看到其恶 的源头,不苟同却也能理解。你想啊,这个世界上有人喜欢打游戏,有人喜欢读书;有人喜欢喝酒,有人喜欢钓鱼;有人每天起早贪黑的准备考研准备深造,有人5点起床开始创业。努力奋斗才是王道,但人各有志,说到底,谁又比谁高级一点呢?
父亲告诉我:没事多出去走走,多和坐在超市门口乘凉的爷爷奶奶们、摆地摊的阿姨们、楼下开水果点的叔叔多聊聊天,也许他们也没读过多少书,但是活了大半辈子,应该能讲个不俗的故事给我。
“生活不只是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苟且”起初还不懂这句话的含义,但也常常挂在嘴边装文艺,直到现在我才能够明白它的实际含义,为时也不晚。
书读得越多不应该越看不起周围的人,反而是能够理解周围的人,无论他们是大奸大恶还是颓废无用,都能理解他们的状态都是被动选择的结果。书读多了,就会开始拥有一种透视技能,能从每个人言行表像中看进去,看到他们疲惫但是仍有光的灵魂。看待事物的目光变得越来越悲悯,更容易和周遭和解,因为每一个人都不容易。此外,越读书的人反而越谦卑。因为他不清楚自己通过读书获得了什么,更清楚自己因为还没有读更多的书而对多少事物无知。读每一本书,都需要先把自己倒空,否则,读一千本书也只能品出一个味道。而倒空的习惯,正是谦卑的来源。
常常看过的许多书里面的道理和知识,在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背景下是适用的,而你看书时代入他的视角,也同意他的观点。但是再回到现实生活中,可能是不符合的。对于他来说无比正确的观点和行为,在你的生活中也压根行不通。所以,我们更应该沉下心来,根据自身条件来对这些知识进行磨合,调整,尝试。这个过程叫做“行万里路”。《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提到过“只有把书中的东西在自己的生活中运用,它才开始内化城=成为你自己的东西”。读书事理论,生活是实践,空有理论,不懂举一反三,换位思考,生活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读书的现实作用就在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精神面貌的同时,改变自己的收入。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也是充满意义的过程。
德国尼采说过:
通向智慧有三个必经的阶段:一是合群期,崇拜、顺从、效仿比自己强的人;二是沙漠期,束缚最牢固的时候,崇敬之心破碎,自由精神茁壮生长,重估一切价值。三是创造期,在否定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肯定,但这肯定不是处于某个权威,而仅仅是处于自己,我就是命运。
书会让人豁达,让人敏感,让人更容易流泪,绝不会让人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