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产品分类
要对产品分类,最开始会想要怎么分?按什么原则分?太多的原则可能不可以一一列举,那就只选一个维度切入吧。从产品产生过程中的关键要素来分吧。每个产品的产生都离不开三个点 :用户、需求、场景 。
从用户上来说,有多少种用户的分类就有多少种产品分类。用户的性别、年龄、收入、职业(行业)、教育、家庭、地域、性格、爱好 、价值观、生活习惯、消费观念等。 简单举例,用户群性别上,同是购物网站,淘宝就更满足 女性品类多、物美价廉的需求,而京东则是更偏向于男性对高性价比、时效性的需求。用户群年龄上,老人机的出现 则是针对年龄较大用户群的需求设计的。用户收入上 ,则像是同一品牌的车,会针对不同用户,推出不同价位的车。
另外,用户是个人用户还是企业组织,则也会把产品分为toC,toB两大类。
从需求上来说,可以从马斯洛需求层次上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是满足那一层次的需求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当然很多时候一个产品是同时解决了多个层次的需求。
我眼中的产品分类如果从马斯洛 需求 层次分类上来对应产品分类说:
(1)生理需求:就是满足人们生存和生活所必需的,那就包括衣食住行、休息、就医、求职等。这类需求对应的产品包括:餐饮类如外卖(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面)、大众点评,购物类如电商网站、生活类如58同城,出行类如滴滴打车,求职类如拉钩网、51job等等。这类 产品满足了用户的连接需求,当用户需要某个资源的时候 ,打开-》连接-》完成任务-》结束。
(2)安全需求 :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安全需求对应的产品分类包括环境类 如天气预报、墨迹天气,空气质量类如Airvisual等,健康类如大姨妈、美柚、健康档案等,投资理财类如余额宝,一些教育类产品如网易云课堂、慕课网、得到等知识分享类产品,系统安全类如杀毒软件、360安全卫士等等。这类产品利用用户的恐惧心理,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对所处环境的忧心,对自己健康的担心,对财产稳定性的担忧,通过提供信息、知识、保险保障、来满足了用户安全需求。
(3)社交需求:情感和归属感的需要,亲情、友情、爱情,人作为社会的人需要沟通、需要建立关系、归属于组织的需求。与这一类需求相对应的产品包括社交类:微信、QQ、陌陌、脸书,社群类天涯社区、母婴类、豆瓣小组等等。新闻资讯类如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等等这类产品满足了用户与他人的沟通、联系,或者获取沟通的内容,找到自己归属的群体的需求。
(4)尊重需要: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价值。与这一类需求对应的产品一种是如娱乐类音乐、视频、阅读类等产品网易云音乐、QQ音乐,虾米电台,喜马拉雅电台、爱奇艺等等,这一部分是满足用户的自我尊重,自我愉悦感。另一种如知识分享社区如知乎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等专业领域的社区则是满足了用户获取外部尊重。
(5)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很多游戏类产品都是满足了用户的自我实现需求,游戏中的任务设置,用户等级、用户排名、奖励机制都是为了满足用户自我实现的需求。
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常常是融合在 产品中,成为某一个点,比如说微信中的朋友圈,就是满足了尊重的需求,通过发表自己的观点来得到大家的认同。微博中的加v设置,也是满足了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也可以说越是偏马斯洛需求层次的底层需求,越是刚需,首先满足了刚需才会有产品存在的价值,然后尊重和自我实现是提升产品用户体验和满意度的关键点。
从场景上来说,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时间上会分白天、晚上、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娱乐时间。空间上则分为来说是室内、室外、车上。每个产品的设计都需要考虑使用场景,按场景来为产品分类主要分为PC端产品还是移动端产品。
从产品的产生过程来看,其实最终的产品分类还是由用户和需求决定的,目前业内公认的产品分类大概分为:
(1)交易类:
电商类,综合类:淘宝、天猫、京东、垂直类:苏宁易购,当当,聚美优品,唯品会等等。
O2O:团购,外卖,点评类,美团、饿了么、58同城
旅游类:携程、去哪、途牛等等。
(2)社交类
熟人社交:微信、QQ
陌生人社交:陌陌、相亲类:世纪佳缘、百合网等
(3)内容类
社群类:豆瓣、天涯社区、宝宝树、知乎、花瓣、站酷、千图网
音乐、视频:音乐播放器:网易云音乐,电台类:喜马拉雅 视频类:爱奇艺、熊猫直播等
资讯类:新闻类:今日头条、腾讯新闻
(4)工具类
地图导航:高德导航
天气应用:墨迹天气
健康类:咕咚、美柚
专业工具:PS,美图秀秀,记账工具、墨刀
企业协同软件:OA,考勤等等
就想到这么多啦 ,以后 想到再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