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孝文化传承的思考(之十八)
2020-12-26 本文已影响0人
芮峻
关于对孝文化传承的思考
(之十八)
中国的“孝文化”,源源流长,没有断流过,不同历史时期,赋予“孝文化”以不同的内涵和诠释,从黄山脚下徽州的贞节牌坊,倡导的“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義、礼、智、信),和“三从四德”(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婦德、婦容、婦言、婦功),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下的“孝道”从维护统治阶级和仕大夫阶层为出发点。这些是“孝文化”中的糟粕,优良的“孝文化”中,孔老夫子的《论语.为政》在二千多年前就倡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自己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位置,其他是星辰都围绕着它,这就是二千多年来,孝文化的正能量,在孝中强调的是道德内涵。
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孝”的内涵在升华,涵盖了侍奉、赡养、孝顺和尊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文明创建以家庭为单元的,家风正了,孝文化就丰富了,呈现了创五好文明家庭,一个“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团结、友善、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正在形成,这是新时代孝道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