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简历史历史

各有借口:这几位帝王为何穷奢极侈建造雄伟宫殿?

2017-10-18  本文已影响41人  至简君

秦汉时期有三大宫殿十分著名,分别是秦始皇建造的阿房宫、汉高祖刘邦时期建造的未央宫以及汉武帝时期建造的建章宫。有意思的是,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当初之所以把宫殿建的穷奢极侈,都有其各自的奇葩理由或借口。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横扫六合、统一全国,下令在故周都城丰、镐之间渭河以南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中,仿集天下的建筑之精英灵秀,营造一座新朝宫,这座朝宫便是后来被称为阿房宫的著名宫殿。

由于工程浩大,秦始皇在位时只建了一座前殿。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可见其规模之大,劳民伤财之巨。

秦始皇去世后,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阿房宫,但不久秦王朝就垮台了,阿房宫的工程也就不了了之。

顺便说一句,唐代杜牧作《阿房宫赋》,认为阿房宫是被项羽焚烧的。但现代考古证明,终秦一朝阿房宫都未建成,其遗址下面也未见火烧遗迹。所以,项羽当时所焚烧的可能是咸阳宫而非阿房宫。

未央宫位于汉长安城地势最高的西南角龙首原上,在秦章台的基础上修建而成,因其在长安城安门大街之西,故又称西宫。未央宫建于汉高祖七年(前200年),由刘邦的丞相萧何监造,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总面积有北京紫禁城的六倍之大,亭台楼榭,山水沧池,布列其中,其建筑形制深刻影响了后世宫城建筑,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宫城建筑的基本格局。

未央宫建成之后,成为汉帝国200余年间的政令中心,西汉皇帝大都居住在这里。西汉以后,未央宫仍是多个朝代的理政之地,隋唐时也被划为禁苑的一部分,存世1041年,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朝代最多、存在时间最长的皇宫。

建章宫遗址位于三桥镇北的高堡子、低堡子等村一带,在汉长安城直城门外的上林苑中。今地面尚存并可确认的有前殿、双凤阙、神明台和太液池等遗址。

建章宫建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规模宏大,"度比未央",有"千门万户"之称。东面为凤阙,高二十余丈;西面为唐中,有方圆数十里的养虎园;北面挖一大池,命名为太液池,池中渐台高二十余丈,还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等处胜景,象征海中的神山和龟鱼之类;南面建有玉堂、璧门、大鸟像等。

另外,建章宫中还修有神明台、井干楼、各高五十丈,各景之间有皇帝专用的辇道相连接。为了往来方便,汉武帝还下令筑跨城飞阁辇道,可从未央宫直至建章宫。新莽末年,建章宫主体宫殿毁于战火中。

好了,我们简单介绍完阿房宫、未央宫、建章宫这三座宫殿,再来看看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他们当初在建造这三座宫殿的说法或借口是什么。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

也就是说,天下统一后,以前的宫殿太小,容纳不下太多的人,秦始皇为了容纳更多的人,所以建造才建造阿房宫。这就是秦始皇修建阿房宫的理由。

汉高祖八年(前199年),汉高祖刘邦从平定韩王信的前线返回,看到由丞相萧何督造的未央宫建成,“宫阙壮甚”,已经有家天下思想的老财主当即发怒,对萧何说:“天下动荡纷乱,苦苦争战好几年,成败还不可确知,为什么要把宫殿修造得如此富丽堂皇呢?”

萧何回答说,正因为天下还没有安定,才可以利用这个时机建成宫殿。再说,天子坐拥四海,宫殿不壮丽就无法树立天子的威严,而且也不能让后世超过呀。

萧何为把未央宫建造得富丽堂皇,所说的这个理由实在牵强,不过还不算太奇葩,而且老财主刘邦听了很高兴,于是不再追究萧何的责任,乐颠颠地搬进了未央宫。

那么,汉武帝建造建章宫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到高里山祭祀后土神,又去了渤海寻仙,但他回来后,建于公元前115年的柏梁台却发生了一场大火灾,焚毁不能用了。

公孙卿说:“黄帝建成青灵台,十二天后就被烧了,黄帝于是修建了明庭。明庭就是甘泉宫。”方士们也说,古代帝王有在甘泉建都的。汉武帝因此临时改在甘泉宫处理政务,接受诸侯朝见,并在甘泉建造诸侯的官邸。

有个名叫勇之的越族人说:“按照越族的风俗,如果火灾之后再建房屋,一定要比原来的大,这样才可以镇服火灾。”汉武帝于是下令兴建建章宫。

总之,秦始皇建阿房宫、刘邦建未央宫、汉武帝建建章宫,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办公,但他们之所以把宫殿建造得那么豪华,却又有各自不同的理由:秦始皇是为了容纳更多的人,刘邦是为了显示天子的威严,不让后世超越,而汉武帝则是为了镇服火灾——这个理由实在太荒唐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