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传统文化阿弥陀圣道念佛成佛

心有十问,性作十答

2019-02-03  本文已影响44人  西莲

为了开启有缘人的心灵之光,我们遴选出佛法中最精华的十个问题。如果诸君能从这十个问题回答中有所体悟,我们沉睡无始的本觉灵光将有可能复苏或激活。

一实相——唯一真理

第一问:佛陀降世人间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佛门重要“两句话”的意义是什么?

这一问是由性质相近的两个小问题组成。

先答第一小问:

佛当年在世,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就是告诉我们“一实相”的道理。

《法华经》告诉我们,诸佛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使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印度大型电视连续剧《佛陀》释尊开示说:唯一存在者,是寂静。

这个寂静是离开动静二相的超然存在,就是通常在佛教经典上说的如是、如来、真心、自性、佛性……这就是宇宙唯一真理——“一实相”!

释迦牟尼佛是贤劫千佛的第四尊佛,跟我们讲一实相的绝对真理。可以预知,就是后续的贤劫九百九十六尊佛讲经说法,乃至以后无穷无尽的诸佛降世人间讲经说法,都离不开这个一实相的真理,而且也永远说不完!因为我们的自性真心永远也演奏不完她那无穷无尽的交响曲。

次答第二小问:

第一句话: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万法本性空。

释尊在世,宣讲了二十二年般若,留下恢弘的六百卷《大般若经》,慈悲地开示我们: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心经》上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所以,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万法本性空。一切法无生,是十方三世诸佛所共同宣说。

第二句话: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

净宗二祖善导大师说: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等于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四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和常寂光土。常寂光就是真心,就是自性,就是空性。

所以,第一句话是通过自力修行回到空性,回归本元真心,见到万法本性空;第二句话是通过佛力加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最终回归常寂光,见到万法本性空。

两句话,本质上是一件事,究竟极言皆是说万法本性空。

第二问:佛陀为世间解决了哪三大问题?

答:

1、无明问题

这是佛出世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众生最大的无明是把“母亲”(佛性)忘掉了。佛陀的出世,就是让我们找回自己的“母亲”,恢复自己本来的面目,回到本有的家园,从此不再流浪。

2、烦恼问题

三千年前,佛说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故说八万四千法门。其实,八万四千不完全是一个数量的指代,含有无量无边之义,就是说众生有无量无边的烦恼。

为什么会有这无量无边的烦恼呢?因为不知道“一实相”。一实相告诉我们——缘起如幻,万法皆空!因无明风起、执相为实、攀缘外境,故贪嗔痴等诸多烦恼一起涌来。

知道了万法本空,就不在妄想、分别、执着了,热恼之火就熄灭了。

3、轮回问题

只要众生执着外境,外缘内扰,对境生心,就因为执取外相而造成一种生死轮回的势力,六道循环,无有止息。

佛出世告诉我们,只要回头,反闻自性,久观成道,就离开了六道轮回的境相,回归自性,恢复本觉,就摆脱了生死轮回的苦海。

第三问:佛教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吗?

1、从佛教确立的目标,对这种说法是否定的。佛教确立的终极目标是见道、得道、证道,没有任何的政治倾向和目的。

2、从虔诚佛弟子行为的客观效果来看,那是刚好与此种说法偶然契合,不是佛教的终极目标。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佛法修学的基础,客观上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实效。

第四问:障碍见性的罪魁祸首到底是什么?

答:

学佛的终极目标就是开大智慧,圆满成佛,普度一切众生。

开大智慧的第一步,首先要明心见性。久久不能见性,就要找出见性的障碍,捉到影响见性的罪魁祸首!

那么,障碍见性的罪魁祸首到底是什么呢?我们逐层地往下分析:

法相唯识宗有一著名的俗语:“弟兄八个一个痴,其中一个最伶俐,五个门前做买卖,一个往来传消息。”

“一个痴”就是第八识,也叫阿赖耶识。第八识可以说是最为愚痴的了,是种子仓库,什么善的种子,恶的种子,好的种子,坏的种子,统统往里收藏。故《大宝积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第八识所储存的业力种子无量无边。之所以说第八识愚痴,是因为它自因自果,自作自受,辗转相续,含藏无尽。

“五个门前做买卖”:是说众生的前五识在“最前线”。由根尘相对产生前五识,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一个往来传消息”:就是第七识,将六根摄取六尘境界传达给第八阿赖耶识,特点是恒常我执。

“其中一个最伶俐”:这是说我们的第六识。这是障碍行人见性的最大障碍!第六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大脑思维,就是五阴中的“想阴”,遮蔽本性光明。

第六识是我们真如本性中幻现的浮云,它与生命同在。当一个人死亡了,就随着生命的终结而消失,然后第八识继续投胎。

既然我们知道第六意识是前尘分别影事,虚妄不实,就不要让它再喧宾夺主,就要下决心在有生之年放下了第六意识的虚妄相想,生命的底色——自性真心才会现前,也就是禅家所说的明心见性。

修行人一生要做的就是放下第六意识的思虑分别,就是通常所说的放下大脑,因为它是障碍我们见性的罪魁祸首。只要我们对境无心,不让大脑占位,我们自心本性的光明就透显出来,进而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把第六意识转成了妙观察智。

八识:分则为八,合则为一,都是一体显现。所谓八识,皆源自于“”一精明”,或言源自于“一实相”,或说源自于“一理体”。

第五问:佛道有修证否?怎样做好“学”与“放”的关系?

这一问也是由性质相近的两个小问题组成。

先答第一小问:

司空本净禅师偈云:“道体本无修,不修自合道;若起修道心,此人不会道。”司空本净禅师是否定修行了吗?不是!他是否定“有修”的那种妄念。

而实际的情况是无有修、无无修。古德有四句话,所答绝妙:不假修有,因修而显;不待证成,须证方知。”

有修无修,都是两边,皆为戏论,不是实相。

次答第二小问:

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度。信从哪来?信从解来;智因何来?智从学来!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信心清净,则生实相。”

但是,佛法的修学的总原则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如果通过经藏学习,已经深谙佛理,以至明心见性,就是到了应舍该放的时候了。如果此时还不放下,世法不贪了,却贪佛法了,只是变换了一个贪的对象,学到头来成就了来世鬼道的业种。所以,《金刚经》言:“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

当如何把握“学”与“放”的关系呢?只要贪嗔痴慢疑五毒有一个,就要熏习佛法;只要财色名食睡五盖有一个,就要加强佛法。到了“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修而无修,无修而修;说而无说,无说而说”的时候,也就是《道德经》上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时候,那时就该将佛法放舍了。

至于法师等弘法人才讲经说法,虽然他们可能到了该放舍的时候了,但为了利益众生,另当别论。因为这些弘法人才已经到了“说而无说,无说而说”的境界了。

第六问:佛法意境妙难思,神秘吗?

答:

佛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哪有任何秘密呢?佛法不是神秘,而是深密!因其无相,体廓虚空,用周法界,微妙难思,故言诸佛众生法身深藏不露。用语言常常冠以:无形无相,体性坚凝,不动不摇,非去来今。故佛法是不二法门: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究竟说是不二而二,二而不二。不是世间的知识和学问,听不懂很正常,不能要求一下就听懂。如果苦苦逼迫自己即了心印,苛刻要求他人讲出月亮,那就是烦恼加烦恼,痛苦加痛苦。最佳的心态就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其深密境界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第七问:这四件事佛陀可以做到吗?

答:

弟子问释迦牟尼佛:您既神通又慈悲,为何还有人受苦?

释尊回答说:我虽有宇宙最大的神通力,但依然有四件事情是做不到的:

第一,因果不可改:自因自果,别人是代替不了的。

但是,学佛的人有佛菩萨在冥冥之中的护佑,可以减轻甚至避免一些痛苦灾障,重罪可以轻报。

减轻痛苦的如《影尘回忆录》记载,倓虚法师回驳谤佛迷信的人时说:“至于那信生死的人,因为念大悲咒,他很快的就死了,哪知这正是大悲咒的灵验;不然他疼得抓坑席,三五个月不好,苦就更大了,经过念大悲咒的好处,把他长期受罪之苦业,转成短期受罪之苦业,犹如司法机关,应判无期徒刑的,改判有期徒刑;应判十年徒刑减为一月徒刑。又安知非大悲咒之灵验?”

避免灾障的如《影尘回忆录》记载:商述圣,信佛恳切,每天要定时念观音普门品三遍,大概念了有十几年的工夫,始终不间断。有一天他去抚顺千金寨炼铁厂去佣工,两个人抬一筐铁矿,往大冶洪炉里倒,商述圣一时失脚便坠在炉里去了。这时大家都惊骇失色,商个人也自骇必死。那个炼铁的洪炉,有好几丈高,商在掉下去时,似乎觉得有人把他用两手托出,搁在平地上了。待睁眼看时,果然是在平地上躺着,并没坠在炉里去。

因果法则是:(一)因果不同时;(二)因果通三世;(三)因小果大;(四)善恶不相抵消;(五)因果不空(转变不空、相续不空、循环不空)。

第二,智慧不可赐:任何人要开智慧,离不开自身的磨练。

同时,我们也要知道诸佛给我们的增上缘。如果没有释尊四十九年的讲经说法,我们做梦也想不到人人背后还有个“真我”的存在,我们有回头的那一天吗?就永远不会有彻见“真我”的那一天!我们虽有智慧,却不能显发;我们虽有宝山,却到处乞讨。

佛所留下的经典叫文字般若,依文起观而实现观照般若,定慧等持而达到实相般若。这就是佛陀给予我们粉身碎骨也回报不了的深恩啊!

再如,没有阿弥陀佛建立(本质是法身影现)西方极乐世界,凡夫靠自力修行就要经历多世累劫的修行才能圆满成佛。净土法门,只要我们深信切愿,老实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能速证法身,一生圆成佛果。

……

这些都是佛给我们的深恩啊!诸佛菩萨真是大恩大德,大慈大悲!

第三,真法不可说:宇宙真相用语言讲不明白,只能靠实证。

妙印法师有一首偈颂,说明真法不可说的道理:

若法实有佛不说,如如不说是真说;

若法无有佛即说,口若悬河皆假说。

佛的经典就是一个手指,月亮靠我们自己来见;佛的言说恰似导航,目的地还须我们一步步前行。

第四,无缘不能度:无缘之人,他是听不进你的话的。

佛门有一段俗语告诉我们这个道理:

天雨虽大,不润无根之草;佛法无边,难度无缘之人。

第八问:见性难点出在了什么地方?

答:

无明!明心见性的难点在《楞严经》上一语道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古德告诉我,有意修行,恰似骑牛觅牛,也就是头上安头,妄上加妄。洞山良价禅师说:“学者恒沙无一悟,过在寻他舌头路;欲得忘形泯踪迹,努力殷勤空里步。” 明心见性非难非易,亦难亦易。难则尘点劫,易则刹那间。

第九问:同一个问题,佛为什么说了那么多名相?

答:

这就是佛的慈悲之处,让我们在各种名相中,进入到那个不是语言能够表达的真理!佛说的那个真理,全是手指,月亮必须自己亲见才成。就是上面说的智慧不可赐。开智慧这一块,别说法师大德,就是当年的佛陀也无法赐给我们,解铃还须系铃人!因为迷是我们自己迷的,还要自己觉悟。

比如,佛为了启发我们的智慧,把人人本有的真心,用多种名相来注解,说不上那种名相就让你明本真心。为了启发有缘,我们也举出一些例子,给大家创造一个开悟机会:

从缘起性空这个名相而言,缘起是说万法的生起,性空是说万法的空性,缘起与性空是二而不二,皆是真心的演唱。     

从即心即佛这个名相而言,即心就是即真之心,即佛就是即心是佛,真心就是佛性,佛性就是真心,心、佛二而不二,皆是真心的演唱。     

从真空妙有这个名相而言,真空是说真心的体空——空而不空;妙有是说真心的假用——有而非有。真空妙有是二而不二,皆是真心的演唱。     

从万法归一这个名相而言,万法就是妙有——万法如幻。“一”就是一心——“一”即本体,万法与“一”二而不二,皆是真心的演唱。     

从万法唯识这个名相而言,万法即是万象,识即是心识——真妄和合,妄里含真;一心具足万法,万法归于一心。心、法二而不二,皆是真心的演唱。   

从本元真心这个名相而言,本、元、真皆是一心,一心具足万法,万法归于一心。心法不二一如,皆是真心的演唱。     

从唯心所现这个名相而言,唯心即是一心,所现即是万法。心、现二而不二,皆是真心的演唱。     

从不二法门这个名相而言,“不二”指空有不二,真空具足妙有,妙有归于真空。真空妙有二而不二,皆是真心的演唱。   

从涅盘寂静这个名相而言,寂静就是涅槃,涅槃就是寂静;涅槃寂静就是真空,真空圆满具足万有。真空万有二而不二,皆是真心的演唱。     

从不变随缘这个名相而言,不变正显体性坚凝,随缘昭现体充法界;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二而不二,皆是真心的演唱。     

从寂寂惺惺这个名相而言,寂寂就是寂静,惺惺就是照用;寂寂惺惺,惺惺寂寂。寂寂惺惺二而不二,皆是真心的演唱。     

从寂照双运这个名相而言,寂就是寂寂,照就是惺惺;寂照双运,双遮双照。寂照二而不二,皆是真心的演唱。     

从如是这个名相而言,“如”就是真空,“是”就是妙有;“如”具足妙有,“是”归于真空;“如”、“是”二而不二,皆是真心的演唱。     

从如来这个名相而言,“如”就是真空,“来”就是妙有;“如”具足妙有,“来”归于真空;“如”、“来”二而不二,皆是真心的演唱。     

从如来藏这个名相而言,“如”就是真空,“来”就是妙有,“藏”就是中道。“藏”即圆满含有“如来”。“如”具足万法,“来”归于真如。“如”、“来”二而不二,“藏”圆满含摄“如来”,皆是真心的演唱。       

从金刚如意这个名相而言,“金刚”指金刚心,不动不坏;“如意”指如意宝,如意而现。“金刚”就是空性,“如意”就是明性。空性明性二而不二,皆是真心的演唱。     

从如是我闻这句经首而言,“如”就是真空,“是”就是假有;“如”具足假有,“是”归于真空。“我”指中道,“我”就是佛性,圆满具足如是。“闻”是闻慧,通过闻思修,切入“如是我”,明白一乘了义。真空假有二而不二,皆是真心的演唱。     

从阿弥陀佛这个名号的实相义而言,遍含前述所有的名相,总摄一切法。“阿”就是真空,“弥陀”就妙有,“佛”即真如佛性,中道了义。空、有二而不二,皆是真心的演唱。

就阿弥陀佛这个名号的净土义而言,阿弥陀佛是我们自性本心的大总持:《心经》上说:“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阿弥陀佛就摩诃般若波罗蜜,就是大智慧,是咒中之王。专念这一句咒王,既是念我们的自性佛,又是念法界之中的阿弥陀佛;既修清净心,又可得到阿弥陀四十八大愿力的威神加持。     

阿弥陀佛是大慈大悲、大愿大力、西方极乐世界接引导师。下至地狱众生,上至文殊普贤,只要信愿持名,决志求生,阿弥陀佛一律平等普度,承诺临终垂慈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脱生死轮回,一生圆满成佛!

第十问:往生西方净土的正因是什么?

《无量寿经》的宗旨,是发心专念(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佛说阿弥陀经》的宗旨,是信愿持名(深信切愿,专持阿弥陀佛圣号);《观无量寿佛经》的宗旨,是忏念得生(忏其前衍,至心念佛,亦得往生)。

可以看出:《无量寿经》上往生的人,是善人发心而得往生;《阿弥陀经》上往生的人,是深信切愿专心念佛即得往生;《观无量寿佛经》上往生的人,是恶人忏悔切愿求生亦得往生。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无量寿经》上,阿弥陀佛针对我们娑婆世界发四十八大愿,善导大师慧眼拈出核心五愿,且推出愿王第十八大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至心信乐”,就是净土三资粮的“信”;“欲生我国”,就是净土三资粮的“愿”;“乃至十念”,就是净土三资粮的“行”(持名)。《无量寿经》与《阿弥陀经》完全一致,告诉我们往生西方净土的正因是信愿持名!

纵观净土三经,可以得出结论:即使是坏人,求生心切,信愿十足,专持名号,亦得往生;否则,即使是好人,求生不切,信愿不足,佛号散断,难得往生!

然而,在同等条件下(信愿持名),好人善人成功率高;在同等条件下(信愿持名),修学大乘者往生品位高。

以上我们对开启心光的十个重要问题,作了一个粗浅的说明,期望有缘人看到此文能够转身回头,找回我们生命中的寂静——一实相——本元真心:那才是我们永恒的家园,才是我们生命的真正主人,才是实现生命解脱、自在和升华唯一的途径,回到常乐我净我们本有的故乡。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尊阿弥陀佛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智大力大势至菩萨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清净海众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西方三圣
回向偈① 回向偈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