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是一种状态而不是年龄段

2019-03-02  本文已影响1人  王泫鱼

       今天的自己其实才刚刚26,减去短发后甚至会被认为是学生,但其实我已经内心苍老、麻木、肥胖、懒惰、不修边幅、大脑空洞,这种状态只让我想到了3个字——中年人。

        中年人是什么样的人?中年人和年轻人是怎么界定的?说到中年人这三个字,映入脑海的就是一个油腻,肥胖,市侩,油滑又疲惫的模样。3、40岁仍然皮肤白皙,身材苗条,眼神清澈的女明星是中年妇女吗?她们还在以少女定位自己。二十几岁但又懒又胖死气沉沉皮肤黯黄毛孔粗大不修边幅的女孩,别人光从外表能说她是年轻人吗?我身边有两个年纪相仿的四十多岁的大姐,一个家长里短、做事油滑;一个耿直泼辣、好学上进。前者在我眼里是个十足中年人的模样,后者则如同龄人般朝气蓬勃,与她相处总让人忘记她的年龄而觉得她就是个年轻人。由此看来,中年人是一种状态而不是年龄。套用一句经典名言,有的人老了但他还年轻,有的人年轻却已经老了。

       曾几何时我斗劲十足,拥有好几个美丽的梦想,我能为了爬山每周六早上5点起床满勤坚持了一年,我曾兴致勃勃的写了十几篇读书笔记,我曾立下目标要学日语、学英语、健身、减肥、记录饮食热量、搭配营养饮食、写小说、当插画家,每周读一本书。。。。。。对此时此刻的我来说这全是巨大的讽刺,其实与那些兴致勃勃也才过去一年,却已经远的像上辈子的事情。每天十点起床、无所事事、胖到110、弯腰驼背、内心麻木的我和原来那个斗志昂扬的人是同一个吗?

       而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大概是从嫁人后被老公无条件宠溺开始的。

       曾经苦难的状态迫使自己不断去挣扎、去思考、去尝试,而如今安定下来后似乎被安逸和闲适所麻痹,如温水煮青蛙般,明知道这是致命的圈套,也甘之如饴、自欺欺人,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人诚不欺我。

       得出这样的结论实在不知好歹,这样推卸责任的嘴脸有些丑陋,与其感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怎么不做好准备防范于未然?总将失败归咎于他人这种行为,也是中年人的一种特性,我从身边很多被定性为中年人的身上见到过。其实一个人一个家庭的一生不会总一帆风顺,不提前做好应付风险的准备,到头来哭泣的只会是自己,而这些准备可以是金钱,可以是能力,可以说技术,可以是知识,也可以是人脉。归根到底就是努力。

       最近才看了一本缩写版的《堂吉诃德》(即使是缩写版也拖了很久才看完),虽然初看时总是嘲笑堂吉诃德指鹿为马、沉于幻想很愚蠢,但仔细一想,自己嘲笑他那么久,但连他那点为理想付出行动的第一步都没有不是更加可笑吗?

       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转变为中年人的?从我因为麻烦放弃写作的时候,从我沉迷手机放弃看书的时候,从我肆无忌惮胡吃海喝的时候,从我睡懒觉不再早起的时候,从我看完一本书的时间由3天变成一周,从一周变成一月,从一月变成一年也读不完的时候开始的。原来时间已经忠实记录我所有的行为,当量变达到质变它就一股脑的把我应得的的都还给我,好的,坏的,一视同仁,经常还会买一送一。

      “当你觉得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虽然立下过很多flag,也被打脸了无数次,但我能怎么办,放弃吗?成为一个我曾经讨厌的油腻的市侩的中年人吗?我还是不愿意。在第n次失败后n+1次重新出发吧,从零出发,只要出发了也比在原地踏步要好一点。故事的结局都是好的,当它还不好,说明还没到结局。只愿我活到七老八十还是一个顽童,而不是在年轻时就成了一个中年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