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布策略
当你发现别人要画油画的时候,你给他找个画布让他画,这就是“画布策略”。
蒂姆·菲利斯的《巨人的工具》里有关媒体策略师莱恩·霍利得的部分提到了怎么当学徒-他把这个道理称为“画布策略”。我没读过这本书,但是万维钢老师介绍这本书的时候专门用一节课时间来讲述这种策略,我深有感触。
我弟弟现在是开挖掘机的,在最开始的时候他得需要一个师傅带,他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去学习。带着尊重与敬意去跟师傅讨教,再加上自己的研究和努力,3个月出师,同时还学会了高难度的打桩机(打桩机技术要求高,市场上人才比较紧缺,薪资也高)。他给我分享他的经验就是“学徒精神”,这个师傅比较难说话,不过弟弟不在意,他知道自己的目的。于是放低姿态,给师傅端茶送水,说尽好话,后来有机会尝试打桩机的时候,其实那时候他的技术已经比师傅的还好了,等干完活后,他师傅还在别人面前吹嘘说是自己干的。我弟弟没有反驳,把所有的面子和荣誉都给了他师傅。后来师傅给他评价说他是一个能忍的人,将来肯定前途不可限量!
“画布策略”也就是我们说的“学徒精神”,但是不只是在行动上作为学徒给师傅提供各种服务,更是要在心态上,也要保持低调谦逊,知道自己的角色。万维钢老师举的导师和学生的例子,导师给学生安排了繁重的任务,学生做了很多实验,整理了数据,画成图表,得出了重要的实验结果,但是导师在跟别人汇报的时候完全不提学生的名字,把一切功劳归于自己,这样做对于学生来说公平吗?因为这样的矛盾,学生和导师翻脸的故事数不胜数,那么到底怎么做才是比较正确的呢?
霍利得的策略是,你不妨把所有功劳都给导师。
霍利得说,学徒这个工作的逻辑是什么呢?第一,你根本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厉害,也没有那么重要;第二,你这个不谦虚的态度就不对,你的性格需要磨练;第三,你从学校和书本上学到的那些知识,要么过时了,要么根本就是错的,你需要第一线高手的真知灼见。
给人当学徒,就给你了这个机会。你把自己和高手链接在了一期,你可以从内部了解第一手的经验。这就是学徒工作的协议:用礼敬和服务,换取机会--这个机会不是立功露脸,而是实践学习的机会。
我关注了一个公众号“遇见xiaomi”,你如果读她的文章,感觉文采不算高,但是她是行动力超强,并且特别愿意共享信息的人。你可以从她的文章和实践中学习到很多实用的建议。她的朋友评价她,小米是一个非常愿意结交朋友,并且帮助朋友的人。比如同样做公号的人,起初有个朋友文采很好,但是没有想到如何把自己的公号变现,通过小米的介绍和方法,他也很快让自己的公号开始盈利。她在朋友允许的范围内,会分享可靠的资源给朋友,介绍不同的人认识,这样一种开放的心态让自己成长很快。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公司。这就是学徒精神的核心:有什么好的想法积极地分享给别人,看看怎么可以帮到别人。
一句话总结画布策略的心法,就是“be lesser,do more”--把自己放在更次要的位置,给别人做更多的事。
那么学徒什么时候才能当到头呢?霍利得说,“画布策略”没有过期时间,哪怕你已经可以独立做事了,哪怕别人都开始对你使用画布策略了,你还应该给别人当画布。
因为最后还有一个道理,是那些狂妄自大的人体会不到的:当你给人铺路的时候,你实际上也在左右他前进的方向。
一个空杯可以装很多水,如果一个身居高位的人依然还能保持空杯状态,拥有学徒精神,为别人铺路,成就别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