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家的思维,理性做职业选择
小李是一位年轻帅气的小伙子,今年25岁,但是已经有了“丰富”的职业跳槽经历——毕业3年换了10份工作。
他来找我做咨询的时候,是一个家具店的店员,这是他的第11份工作。
小李的这些工作中,时间最长的也只干了一年,问起离职原因,要么与同事关系不睦,要么收入不理想,似乎都是一些“感觉”、“情绪”。目前在家具店的工作,感觉很无聊无聊,收入只有1800元,没有五险一金,身体又出现了问题。想再次跳槽,又担心跳槽成了常态,并且影响了他和朋友的关系。
此刻的小李非常焦虑,入不敷出,信用卡账单像滚雪球一样。朋友和老板都极力劝说,让他留下来好好干,不要再跳。他左右为难,既没有办法安下心来好好地工作,又不敢跳槽。他甚至感觉到了老板对他的轻视——跳来跳去,终将一事无成。那是他内心的恐惧。
过去每一次的职业选择,都是因为冲动。冲动,让小李一次次地跳槽,却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
职业选择,需要理性分析。如何分析呢?我和小李开始了咨询。
澄清期待,看到焦虑
心之所向,行之所至。我们每一次的选择,都是基于内心的价值需求。于是,我和小李一起,先梳理了他的价值需求:
[if !supportLists]1. [endif]收入:
3K以上,有五险一金,能保障基本的生活以及信用卡的还款;生病住院有保障。
2.主管级或以上职位:
不喜欢别人管自己,喜欢做老大的感觉。
3.周末有休息:
可以和朋友一起玩。
4.工作的空间:
对外的工作,能够接触更多的东西,积累人脉。
5.工作方式:
与人打交道。喜欢交友,喜欢与人交流。
6.工作内容有新意:
不喜欢一成不变。
7.朝阳行业:
发展好,机会多。
8.大公司:大公司更规范,实力强,较稳定。
9.有升职空间:
希望职位能够向上发展,收入更高,有机会带团队,有成就感。
10.年轻人多:工作氛围好,有活力,开心。
我问小李:“看到这张清单,你有什么发现?”
小李说:“这都是我想要的。但是好像很难找。”
少则得,多则惑。想得太多太细,希望有个万全的决策,就变成了纠结。求而不得,产生焦虑。
有舍有得,抓住核心价值
万物是普遍联系的。小李的价值需求之间,也存在着关联:
收入需求与职位、大公司;假期需求与大公司;行业与公司;工作空间与工作方式、工作内容;行业与升职空间、年轻人;大公司与升职空间……这些价值需求之间都有着关联。
价值需求如果难以一次满足,无需全盘放弃,而是有取有舍,抓住重心。
经过探讨,小李选择了收入、大公司、朝阳行业、与人打交道的工作作为自己的核心需求,这些因素之间又可以产生链接。抓住了重心,就找到了方向。小李初步确定了方向是:大公司的销售岗位,互联网或者教育行业。至于收入,小李说,那全凭能力了。
锁定方向,小李迅速行动,在第3次咨询之前,就拿到了某互联网大公司教育类销售的offer。
目标激发潜能,创造更多的可能
一次决定,不是职业选择的终结,而是一个连续性选择的开始。
小李在新公司上班不到两周,又告诉我想辞职。每天上班早出晚归很辛苦,每天要打大量的电话,还要坐公交车从南城到北城,从东城到西城,一天拜访十多个客户,晚上回去常常还要熬夜写报告。
我知道,这是适应期的困扰,努力是一定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发挥优势,拿到成就感。我问小李:“在公司,你最期待哪个职位?”
小李回答:“销售经理,就是我上司的职位。而且,我觉得我也能做好。”
“说说你的哪些能力,能够让你胜任这个职位?”我说。
小李如数家珍一般,说了他的优势: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察言观色……我从他过去的成就事件中,给他补充了:信息检索的能力、统筹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行动力。
“这个职位需要的能力,你觉得自己还差哪一部分?”我问。
“开拓市场的经验,管理团队的经验。”小李恍然大悟:“之前怎么没想到我可以争取做销售经理?”
能力是每个人的宝藏,在它们被挖掘出来,熠熠生辉的一刻,我们知道,它们可以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盈。
小李最终坚持了下来,他的销售业绩稳居团队之首,也是公司多年来成长最快的销售,月平均收入不低于1.3W。还被选为后备干部,去总部参加培训。
他对我说:“我不仅看到了未来两年的发展路径,我甚至看到了更远的将来,路该怎么走。即使离开了这家公司,我也不再担心。”
职业选择,不是凭感觉,更不是意气用事,而是在对自我价值认知的基础上,通过理性分析,重新建构有效的职业决策框架的过程。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乔治凯利说:每一个人自己就是科学家。
我们应当以科学家的理性和契而不舍的精神,找到内心的需求,抓住核心价值,并拓展可能的边界,像科学家一样,慎思、明辨、笃行,让我们的职业选择,配得上我们的成长;让我们的成长,为我们的职业发展开创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