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海浪

【水龙吟•海浪】
怜青山欲留云住,天外尖崖叠障。
一舟击水,一舟诗赋,悠然荡漾。
万马齐喑,潜鳞翻悅,激情共酿。
欲揽琼楼地,一心飞度、大鹏翼、攀云上。
水调高歌神唱。韵拍合、连波高涨。
盟鸥欢宿,红霞碧影,飞花天降。
虎啸龙咆,随风逐雨,自得来往。
感八风响彻,青烟袅袅,人间天上。
有句老话叫做“一人成龙,三人成虫”。看那可怜的“青山欲留云住”,你争我夺,即便变成“天外尖崖叠障”,依然无计可施。
每个人自由自在,各自过着或“一舟击水”,或“一舟诗赋”,或“悠然荡漾”的心属生活何乐不为呢?
可知还有一种群体的本能智慧?这便涉及到和鸟群、波浪相似的人浪(LaOla)。
早在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出现了一起让物理学家备受关注的事情。观众席上的观众在没有人统一指挥下,没有经过任何操练下居然做出了惊人的相同举动:一群群观众按顺时针方向双脚跳起,举起双臂后快速坐回座位。这个人浪总是以“20个座位/秒”的速度前进。
科学家使用了研究非生命现象的“激励介质”数学模型对人浪做出了精确预测。其行为特征是根据周围个体的行为,而相应调整自己的状态。
这种激励介质本来用在电信号在心脏组织的传播和森林火的传播预测中。比如,有树着火了吗?那么旁边的树则进入着火或未着火状态。
正如《大连接》(Connected)作者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Nicholas A. Christakis)所总结的集体智慧:
“鸟群、鱼群和昆虫群一致行动的数学模型也同样说明群体运动是不存在中央控制力的。但是,群体能表现出一种集体智慧帮助群体内的每个个体逃避或阻击猎食者。这种行为并不存在于个体之中,而是一种群体属性。”
确实如此,看那“万马齐喑,潜鳞翻悅,激情共酿”的海浪一波接一波,哪怕是“欲揽琼楼地”,也有“一心飞度”的决心,齐心协力,则势如"攀云上"的“大鹏翼”。
假如海浪会唱歌,也一定和人一样,“水调高歌神唱”,也一样能制造出“韵拍合、连波高涨”的人浪。
只要齐心也一定能创造出“盟鸥欢宿,红霞碧影,飞花天降”和谐相处的环境;也一定能创造出如“虎啸龙咆,随风逐雨,自得来往”般轻松自在的心境。就更别提创造出那“感八风响彻,青烟袅袅,人间天上“的力量了。
对于东亚各国居民来说,我们更强调的是集体。自从西方文化不断输入后,人们也开始不断地注重个人的发展。并不是说不该追求个人的自我实现,而是需要警惕的是,西方国家越来越重视集体智慧的开发和发展。
如果我们盲目失去自己的集体倾向优势而单纯去追逐个人主义,那么最终受害的不单是自己,而且还有下一代甚至整个民族。
另外,海浪、人浪和鸟群的研究也提醒我们注意个人的理想和行动要尽量融入大的集体中才能爆发出超级大能量。融入集体或社会发展中不单有益于整体,也让个人受益匪浅。
笺 注
一舟击水:源自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词:“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指游泳。
一舟诗赋:源自建安之后,天下之士遭罹兵战,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故其遒壮抑扬、冤哀悲离之作,尤极于古。
飞花天降:源自“仙女散花"典故。佛经《维摩经·观众生品》略云:“维磨室中有一天女,以天花散诸菩萨,悉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身不堕,天女曰结习未尽,故花著身。”“天女散花”又叫“仙女散花”,寓意春满人间,吉庆常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之十六为仙女云中飞舞散花。
随风逐浪,迤逦来往:源自宋代欧阳修《渔家傲·近日门前溪水涨》中的”愿妾身为红菡萏。年年生在秋江上。重愿郎为花底浪。无隔障。随风逐雨长来往。
八风:源自八风《春秋左传正义》卷三〈隐公·传五年〉晋·杜预注:「八风,八方之风也。以八音之器,播八方之风。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节其制而序其情。八音,金钟石磬丝琴瑟竹箫管土埙木柷敔匏笙革鼓也。八方之风,谓东方谷风、东南清明风、南方凯风、西南凉风、西方阊阖风、西北不周风、北方广莫风、东北方融风。」
人间天上:源自唐·崔颢《七夕词》:“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原指人世社会和神仙世界。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此处省略一个字“如”。意指人间如天上一般神奇。
备 注
1、此诗词押中华新韵,毕竟新时代需要使用一些新词汇。按苏轼的《水龙吟•霜寒烟冷蒹葭老》格式填词。并已通过“诗词吾爱网”的在线检测。
2、图摄自深圳大鹏背仔角。
3、以上的解读是在写诗时的所思所想。一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看懂并喜欢上中华古典诗词;二是为了哪一天自己再失忆时能够看懂自己所写的诗词。因而,若只愿沉浸于诗词世界的读者可忽略不看。
4、不过,事后再回味可能又有新的启示,而且每个人理解的角度不同,可以从多个出发点进行解读,或许这正是写中华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5、以诗史,记录生活的痕迹,见证蜕变的年代。
6、诗人华兹华斯有言:“我相信我的诗歌之使命便是安慰受苦者;使开心的人的更加快乐,好让白天的阳光更明媚;教导年幼者及各年龄层有仁爱之心的人学会真正地观察、思考和感受,让他们在行动和心灵上更有德性。这就是它们的职责,我相信在我们作古多年后,它们仍会忠实地完成这个使命。”——以此共勉。
7、生活还有中华诗词这个心理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