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父异母的妹妹搬来镰仓,与我们同住一个屋檐下
镰仓,第一次知道这个地方,是看了《灌篮高手》。那首激动人心的歌曲响起,脑袋就会想起,樱木与晴子沿着波光粼粼的海边,一边运球一边聊着篮球的样子,我特别想停住这个画面,究竟是因为他们散发出来的青春热血的样子,还是因为镰仓这个地方太美太纯净了?当时我没深究原因,只是向往着。
没想到这么多年后,镰仓毫无预警地,在另外一部电影《海街日记》出现,还是实景呈现出来,但这一次,它又给了我充满生命感的体验。

镰仓被誉为日本的“后花园”,三面环山一面朝海,是一座被大自然包围住的城市,听说一直生活在恬静舒适的地方,心灵也会被净化,我猜想导演是枝裕和脑海里想像中的“家”,应该是在这里落地生根。
这是一个发生在镰仓香田一家的故事,她们住在外婆留下来的老房子里,这天,香田的三姐妹,围成一桌,吃着饭,拉家常。但,父亲的葬礼,打破了这个早上的宁静。
幸子让二妹佳乃、三妹千佳去参加父亲的葬礼,但幸子说我去不了,要上夜班。
此时,幸子是面无表情。
当一个人对某件事情,表现得异常的冷漠,除非她是没什么血性的人,要不然她就是特别地在意那件事。
佳乃、千佳也不太愿意去,但幸子是大家长,她们就不敢说什么,只好去了。

于是,佳乃、千佳简单收拾行李,坐上火车,去往山形县。
一路上,火车在铁轨上飞驰,穿过郁郁葱葱的小树林,乡下的风景十分怡人。

两姐妹坐在红色皮椅上,吃着火车的盒饭,佳乃叹气,太沉重了,虽说是爸爸,但也十五年没见过了。
但在千佳模糊的记忆中,爸爸是一个温柔的人,不是还带我们去过动物园吗?
但是经常在半夜吵架啊,我都好几次看到姐姐安慰妈妈呢。
佳乃比千佳大,她记得的事情多,自然开心或者不开心的记忆,也比她多。
当火车离开小车站后,月台对面出现了一个穿着校服的女孩,她就是浅野玲,同父异母的妹妹,大眼睛,可是没什么笑容。

她年纪小,才十五岁,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年纪。但,她的爸爸离世了,我原以为她会哭得声嘶力竭,整日以泪洗面,相反她很安静,不哭不闹,反而后妈阳子哭得伤心欲绝,差点连向吊信者致辞的工作都推玲去做,阳子认为“她是个懂事的孩子”,她是有能力胜任的。
可能是血缘关系,或者是幸子觉得玲太像自己,看着自己的妹妹彷惶的样子,她直接替玲拒绝了阳子的要求,还强调说。
“这是大人的事。”
“如果真要那样,就让我来吧。只是致辞而已吧。”

这句话像一把利剑,直接拆穿了阳子的假面具。为了挽回一些颜面,阳子只好去致辞。
像阳子这样的人做一些所谓符合社会道德准则的事情,以为能保持好形象,实则心已经烂掉,发出恶臭,就连旁人都闻得到清清楚楚。
三姐妹离开葬礼后,走在路上时,她们谈论起阳子时,佳乃和千佳觉得她还挺像妈妈,幸子将在葬礼时听到其他人对阳子的评价,告诉她们。
“那个人也并没有经常去医院,去了就10分钟,一换衣服很快就回去了。”

他们一发现对方毫无价值可言,就直接抛弃,就连走个过场,都懒得伪装,这就是他们撕掉假面具的原因。
他们在不在乎对方,只不过因为对方有价值,如果浅野先生知道这个结论,他是否后悔爱错人呢?
那四姐妹的父亲,浅野先生是什么样的人呢?
前来吊信者很多人,看得出浅野先生在大家心目中是一个好先生,可幸子深有体会地说。
“只是个老好人,为朋友担保揽下贷款,一同情女人就马上想方设法帮忙。”

看来一个老好人的结局,可以说有些怆然,除了满屋子过来吊信几分钟的人,还有一个虚情假意的妻子,他还有什么呢?
三个不太愿意来葬礼的女儿,分开了15年,再深的感情也会被时间冲淡。
唯一一个在他身边的女儿,也是他仅存的亲情,起早贪黑地照顾他。可是,他作为父亲,却不能再守护着她,更不可能给她创造美好的未来。
难道老好人的名声都是在牺牲亲情之下得到吗?
韩非子有句名言,“衡不同于轻重。”
在社交关系里,我们拥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要梳理好各种关系,在于我们的内心那一把秤,它是衡量一切重量的标准,当我们面对各种利益诱惑时,我们定要保持内心的平衡,做到宠辱不惊。
可惜,浅野先生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从未觉醒过,错过了许多原本属于他的幸福。不过,幸运的是,他生了一个懂事的女儿,在他生命最后一段时间里,她没有任性,没有哭闹,尽心尽力地照顾他,还承受着不该她这个年龄承受的压力。
幸子看在眼里,打从心底就心痛这个妹妹,关心地问她,“这个镇子你最喜欢哪里?”
玲带着三姐妹去她最喜欢的地方,穿过小树林,爬到了小山坡,当她们看到山下的景色,瞬间视野广阔。
佳乃和千佳都感叹道。
“不觉得很像吗?那里能看到海的话,就是镰仓了。”
在这里,幸子三姐妹逐渐意识到,原来父亲无时无刻都在怀念镰仓,就连平时最爱的地方,都与镰仓如此相像。
当我看到幸子三姐妹欣赏风景的样子,像在回忆起小时候与父亲生活的点滴,她们的表情触动人心。

幸子感受到父亲深藏于内心的爱,她的心瞬间为之动容,在那一刻,她很想替父亲感谢妹妹。
“玲,你一直照顾着父亲。我想父亲一定很高兴的,真的谢谢你。”
“谢谢你。”佳乃与千佳微笑着说。

当玲听到她们的真心感谢,她再也忍不住了,她想做一回放肆的小孩,连日以来的委屈、辛苦、不安、伤心,凝聚成一滴滴眼泪,夺眶而出。
其实,人的脆弱,只会在爱人面前表露出来。
父亲就像一棵大树,曾为她遮雨挡风,一旦大树倒了,她不能再做温室的花朵,她看尽人间冷暖,她害怕被抛弃,她开始变得谨慎行事,察言观色,就这样,她慢慢地变成大人眼中的“成熟懂事”的小孩,就连爸爸的葬礼,她都没办法痛哭。
浅野玲,别再压抑,尽情释放自己,爱你的人永远不会因为你的脆弱而抛弃你。

临分别时,三姐妹跟玲道别,“再见,保重。”
“好的,姐姐们也是。”玲也跟她们道别。
当幸子听到玲喊她们为“姐姐”时,她的内心是沸腾的,是因为血缘关系吗?还是因为玲那双大眼睛温柔的眼神太像父亲?还是因为作为大姐的责任感?
就在火车关门前一分钟,她没有犹豫,也从不后悔。
“玲,来镰仓吧。”

玲搬来镰仓后,跟三姐妹住进了老房子,她很喜欢新住处。在学校里,因为出色球技,顺利进入足球队。
千佳仍然跟男朋友经营一间球鞋店,佳乃还是跟游手好闲的男人在一起,恋爱狂的她,从不专心工作,只寄情于男人,幸子跟她相反,对待护士工作总是认真,兢兢业业的。
四姐妹住在老房子里,特别是幸子与佳乃,她们年龄相仿,但很多观念不同,常常为生活碎事拌嘴,正因为这样,老房子才有生活气息。
看似平静的日子里,其实隐藏着暗涌。
幸子在医院遇到二宫女士,她对玲的形容是,满脸笑容,是一个开朗活泼的孩子。
这时,幸子才发现自己一点都不了解玲,这跟家里的玲一点都不像。

回到家里,玲像平日一样,很有礼貌,平和的语气,没太大的情绪波动,太过于平静,反而给幸子一种疏离的感觉。
幸子担心地说,“有什么烦恼可以跟我说。”
玲礼貌地说:“谢谢。”
一天,玲的球队赢了比赛,她跟佳乃、千佳庆祝,喝了一些梅子酒,谁知醉了。别人都说,酒后吐真言,玲终于说出自己内心想说的话。
“我最讨厌阳子了,爸爸是个大笨蛋。”
自从父亲生病后,但她从未抱怨过阳子,更没有责怪生病的爸爸,她默默地承受一切。
一瓶由外婆酿了10年的梅子酒,她非常想尝试一下,仅仅因为,自家酿的梅酒。

平日玲看着香田三姐妹拌嘴日常,有时又特别融洽,她看在眼里十分羡慕,她特别想融入香田家,可是当三姐妹聊起往日的回忆,她又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像有一层隔膜在中间,久而久之,她无形之中又将真实的自己藏在内心深处。
梅子酒由外婆亲自酿成,又由香田家珍藏了十年,这梅子酒对香田家而言,意义非凡,在玲的意识里,梅子酒如此香醇可口,像是盛载着外婆对香田每一个家人的爱。
玲,非常想喝,因为她渴望成为香田的家人,她很想感受外婆对家人的爱。

“要驱虫,还要消毒,活着的东西都是很费功夫的,那是外婆的口头禅。”四姐妹打开窗户,看着院子那棵青梅树,回忆起外婆为家人辛苦酿酒的情景,我很喜欢这个画面,真实而又温暖,令我想起小时候,每到新年,奶奶捣面粉做饼的辛苦样子,仍然历历在目。
对于一个曾经破碎的家庭而言,这座老房子,幸子一直努力守护着,因为这里有太多她们的回忆,这里就是她们的家,没有这房子,就没有家。
但对于离开了14年的妈妈而言,这座房子就是伤心之地,她恨不得立即卖掉,抹掉过去的阴霾。
幸子非常看重这座老房子,又气妈妈当年这么轻易抛弃了她们14年,她们因这个分歧而彻底爆发了。

妈妈离开镰仓的那一天,带了一些礼物给幸子她们,当幸子看着略为憔悴的妈妈,她决定跟妈妈一起去外婆的墓地。

听着妈妈在墓地向外婆忏悔,突然幸子感觉到妈妈对她们是充满歉意,只是没说出口。在回去的路上,妈妈说了,好久没见过梅雨了,听说你们在做梅酒,每年做这个很辛苦,做完之后,啊,感觉夏天又到了。
妈妈还记得镰仓的生活,仍然记挂外婆的梅酒,其实,这里的一切在妈妈的人生里,已是一段不可磨灭的烙印,同时也是一道深刻的伤痕,但她开始慢慢地在接受它、放下它,不再受它束缚。
当幸子将外婆仅剩的梅子酒,递给了妈妈,她对着阳光看着梅子酒沉淀的颜色,发出感叹。
“颜色真漂亮,好怀念。”

亲情就像梅子酒,即使时间再久,味道只会更加醇厚,即使离开再远,喝了只会更加温润香甜。
看着妈妈坐的那一列火车开走后,幸子内心思绪万千,惆怅不已。
此刻,她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她以为自己会痛恨那些破坏家庭的女人,可命运给自己开了个玩笑,她同样爱上了一个像父亲的男人井上,一个优柔寡断的老好人,跟他多年的感情,始终没有结果。
但,每件事终将会有一个了断。
井上先生,提出要去美国深造,希望她可以一起去,还答应她会离婚。
当幸子要面临着一个男人要为她离婚,当她面对着被父亲深深伤害的妈妈,当她面对玲诚恳而充满歉意地说出。
“对不起,替我妈妈道歉。”
“喜欢上有妻室的人,是我妈妈的不对吧。”

幸子每次一想起这句话时,她都心痛不已,如果她跟了这个男人去美国深造,她彻底地变成了一个破坏别人家庭的女人,有可能她和她孩子一辈子都要对另一个家庭有着深深的愧疚,这也是一辈子都要背负的罪恶感。
但,跟井上先生多年的感情,她又无法切断?一向处事果断干脆的幸子,她开始犹豫而又迷茫。
是枝裕和导演并没有用过多的镜头去渲染幸子这段感情的纠缠,只是将镜头转到镰仓夏至烟花节,绚烂夺目的烟花映照在大海上,有一种纯粹的美感。

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四姐妹在老房子的院子里,穿着和服,放着烟花。看着她们相聚在一起的笑容,如同映照在大海的烟花,灿烂而又美丽。

幸子最终还是拒绝了井上的求婚,留在镰仓。
这么多年以来,幸子跟井上的感情一直没有进展,她从不催井上离婚,可能因为她内心深处向往着完整的家庭,这次烟花节的家庭相聚,令她更加确信内心的追求。
亲情是她永远无法割舍的东西,即使在爱情面前,幸子也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亲情。
以前,她在人生选择上,总是依赖井上先生,这次,亲情让她平生第一次,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一次审视。
她开始独立的思考,听从内心的选择,于是她选择医院临终照料。

四姐妹参加完二宫女士的葬礼后,一起来到镰仓的海边。海风徐来,吹散了她们的沉重,幸子看着走在前面的玲,感叹地说。
“爸爸,虽然是个失败的人,但说不定是个温柔的人。”
“为什么这么说?”佳乃问。
“他为我们留下了这样一个妹妹。”

不知不觉中,亲情让她们开始懂得包容和理解父母的选择,所以,她们才能收获到这么一个珍贵的妹妹。
在这个过程里,
千佳对早已记忆模糊的父亲产生了莫名的好感。
佳乃不再寄情男人,开始认真工作,帮助临终人士。
幸子面对爱情,仍然难以割舍亲情,还明白像父亲一样的临终人士处境,决心做好临终照料,所以,她的女性独立思想开始觉醒。
玲在香田三姐妹关怀之下,还有身边朋友支持,她开始找回自信,不再自卑,释放青春。

其实,是枝裕和导演是一个擅于将情感慢慢推至最高点的人,同时他不再拘于亲情的小爱当中,他是想借电影来推颂人与人之间的大爱。
导演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感同身受,把每个临终人士,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在最后一个阶段里,理解和照顾他们。
即使将要离世,身边仍然有关心的人在,浅野先生和二宫女士面对死亡,不再感到害怕和绝望,他们依然有想感受美丽东西的心情。
突然,我有点明白是枝裕和导演那一片樱花,它象征着亲情,又象征着人们的大爱,还象征着面对死亡的淡然,更象征着希望。
无论我们面对多少次生离死别,我们仍然要对生活充满希望,一起走向春天的隧道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