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残,狼毒之徒:朝堂群殴,锦衣卫指挥使马顺被文官活活打死

2022-05-07  本文已影响0人  史遇春之尘境心影录

作者:史遇春

为全面了解大明朝堂上的群殴事件,这里,还是要说一下当日被群殴致死的锦衣卫指挥使马顺。

据《明史》卷九十五《刑法志三》可知:

王振任用锦衣卫指挥马顺,其流毒遍布天下。刑枷李时勉、虐杀刘球等事,全都是马顺所为。

据《明史》卷十《英宗前纪》记载:

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农历六月,侍讲刘球应诏上言,陈述十事,其中又言及麓川之失,触忤宦官王振,结果被逮系,下入锦衣卫大狱。其间,马顺受王振指使,杀害刘球。

据《明史》卷一百六十二《刘球传》记载:

正统六年(1441年),朱祁镇因为听了王振的话,大举征伐麓川。刘球上书谏止。此时,王振已对刘球怀恨在心。

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刘球应诏进言,上陈十事,又言及麓川之失。

当时钦天监正彭德清是刘球的同乡,此人一直都是王振的心腹。凡是天文有变,彭德清都隐匿不报,他还倚仗王振的权势,做奸邪的勾当。朝中公卿之中,那些趋炎附势者,知道彭德清与王振交好,很多人都去拜谒彭德清,只有刘球,坚决不与彭德清往来。为此,彭德清十分痛恨刘球。借着刘球上疏,彭德清摘引其中关于揽权的言辞,对王振说道:

“刘球所谓的揽权,指的就是您。”

于是,王振对刘球更加愤怒。

正好,当时董璘呈进奏疏,请求把自己的职位改为太常,以奉朝廷享祀之事。恰巧,刘球在上疏中说是:太常应当选取清慎习礼的臣子担任,现今太常主事缺人,应当选取儒士,领管太常之事。这与董璘上疏巧合。于是,王振便说刘球与董璘同谋,在操弄朝廷的人事。籍此,经王振操弄,刘球与董璘被逮入诏狱。

接着,王振吩咐锦衣卫指挥使马顺杀害刘球。

当日深夜,马顺带着一名持刀小校,来到关押刘球的地方,虐杀刘球。其时,刘球刚躺下,小校动手之后,刘球马上起身站立,口中大喊“太祖、太宗”。他的脖子都已经被割断了,身体还站立着。随后,刘球被肢解,并埋在监狱的门户之下。董璘从旁边偷出刘球的血裙送给刘球的家人。后来,刘球的儿子刘钺找寻到刘球的一条手臂,用那血裙将这手臂裹起来,装殓下葬。

另据《明史》卷三百四《宦官一·王振传》记载:

侍讲刘球因雷击奉天殿一事,上言指陈朝政得失,言辞刺激到宦官王振。于是,王振授意,刘球被下入大狱。经王振指使,锦衣卫指挥马顺将刘球肢解。

又据《明史》卷一百六十《罗绮传》记载:

罗绮曾因事弹劾锦衣卫指挥任信、陈斌。任信、陈斌二人,都是宦官王振的党羽。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农历四月,任信、陈斌攻讦罗绮,说他犯有不法之事。朝廷将此事交由总兵官黄真进行审查核实。黄真审查之后,上报说是,罗绮经常骂宦官是“老奴”,并以此来激怒王振。后来,罗绮被召还京师。法司审定这一事件后,拟定,罗绮所犯之事,可交赎金免罪。王振对审定结果不满,改令锦衣卫对罗绮再次审讯。结果,锦衣卫指挥同知马顺恭承王振之意,将此事锻炼成狱,罗绮被定罪,谪戍辽东。

关于大明朝堂上的群殴事件,至此,前因后果,关联牵扯,全都讲述清楚。

这里,还需要简单总结一下:

一、蒙元败退中原之后,并未彻底覆灭,其政权继续在蒙古草原留存。

二、败退之后的北元,内部依然争斗不息,并且裂解。

三、裂解之后,北元诸部联盟,主要形成东西两支:一支为鞑靼、一支为瓦剌。

四、鞑靼与瓦剌的激烈斗争中,瓦剌占了上风,并强盛一时。

五、对立中的瓦剌与鞑靼,为了各自的利益,都接受了明朝的封号,低头纳贡。明朝也通过封赠瓦剌与鞑靼,使他们互相争斗、互相牵制、互相削弱。

六、一直到明英宗正统时期,瓦剌还一直向明朝入贡。

七、瓦剌强盛之后,借入贡赏赐不合旧例之由,发动对明廷的侵略。其实,问题的实质,不在赏赐多少;而在于瓦剌的实力,在于瓦剌的强盛。即便是赏赐如例,瓦剌一定还会找出别的理由侵扰明朝。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国家的基本特征。

八、朱元璋改制之后的明朝制度,存在问题。到明英宗的时候,一则皇帝已经无法和早期那些有过杀伐征战经验的祖辈相比,二则宦官的权势已经膨胀到了一定的程度,三则他们本身对战事的实感薄弱,加之皇帝年少、容易被怂恿左右、年轻气盛而玩心较重,所以,就贸然亲征。过程之中,又多有疏失。纵观明英宗出征、回师,军国大事,似乎就是一场儿戏与闹剧。

九、明英宗被生俘,朝廷上下为之震动。在君权至上的社会之中,这真可以说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十、大明朝堂之上,文官对马顺的群殴,不仅仅是一时的激愤所致,应当还是长久以来朝官对宦官、锦衣卫、东西厂的不满,也是积怨的发泄。

十一、朝堂之上,群殴之事,完全失去了应有的礼仪。即便是事出有因,但是,为了后续统治顺畅的秩序井然,还是有所处分。

十二、王竑一生,因为在群殴中带头起事,他的一生,多次因为此事被攻击,这是他一生如影随形的把柄。

十三、就王竑的行事与履历来看,他是一个有才能的官员,他是一个正直的人。当日的带头起事,完全是出于正直,没有可质疑的私心。

十四、王竑虽然仕途波折,但最后还是善终,这样看来,明英宗并没有因为王振的事对他彻底清算、对他赶尽杀绝。

十五、马顺听命于王顺,历史斑斑可考,他与王振结党,没有半点冤枉他。

十六、马顺在王振的授意下,恶行累累,流毒甚广。

关于此事,讲说的人很多,之所以要继续讲说,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全面看待这个事件,而不是仅仅看一笑一哇的热闹。

全文主要参考资料:

1.《明史》卷十《英宗前纪》

2.明·项笃寿《今献备遗》卷十六《于谦》

3.《明史》卷一百七十《于谦传》

4.《明史》卷一百七十七《王竑传》

5.明·彭时《彭文宪公笔记》卷上

6.明·王世贞《锦衣志》

7.《明史》卷九十五《刑法志三》

8.《明史》卷一百六十二《刘球传》

9.《明史》卷三百四《宦官一·王振传》

10.《明史》卷一百六十《罗绮传》

11.《明史》卷三百二十八《外国九·瓦剌》

(全文结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