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一点点,感觉大不同

2017-08-06  本文已影响0人  忧米

这一整个礼拜,应单位的安排,我重新回到学校,接受为期一周的‘建设工程主体检测’的培训学习。

课程里有很多类似下图的公式:

深入一点点,感觉大不同
深入一点点,感觉大不同
深入一点点,感觉大不同

离开学校多年以后,不知道你看见这样的公式会不会感觉到头晕目眩的。

反正工作以后我就很少接触到这样的公式,所以课上老师讲到这样内容时,一下就被公式里各种奇形怪状的符号整懵了。再加上课程安排的内容很多,时间十分有限,老师自然讲得也不是很详细,所以课上几乎就没怎么听懂。

但是,这个学习培训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考试取证。并且考试是十分严格,想通过作弊过关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想通过考试只能自己多下功夫。

白天上课没听明白,想要考试通过,那只能晚上回来自己琢磨,或者是跟一同学习的同事讨论。

昨天晚上晚饭以后,硬着头皮逼迫自己看例题、翻教材,琢磨一个小时,居然搞明白了一个白天课上自认为是非常难理解的内容。那感觉简直可以用酸爽来形容。

其实,这些公式都不是很难,只是看起来很难而已,只要理解几个概念就能轻松搞掂。之所以一看就头晕目眩,只是被它们的外形唬住了。

我有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就是遇到难一点的事就想退缩,不肯钻研。

比如,周末空闲下来打算看一本书,看着感觉有点晦涩难懂,就不想看了。心想先看会电视吧,一晃一天就过了,可看完电视心里并不痛快,并且会有莫名的失落感。

有时候相反的,即使不想读了也要硬着头皮啃完,一旦坚持读完,就会有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并且发现好像也没想象中的那么难。

再比如,当我想写一篇文章时,不愿意马上动手,很自然的陷入一种无穷准备的状态中,总是告诉自己,我还要准备,我还要积累,我还要收集各种各样的材料。反正就是各种拖延,不愿意去面对自己拙劣的文笔。

但是,拖到最后的期限,不得不写的时候,坐上三个小时,拼拼凑凑终于也算是写完了。即使写出来的不是什么好文章,但是自己也是很兴奋的。毕竟,自己又迈出了一步。要知道,很少有人或者就是根本就没有人能一开始就写出好文章的。所有人都是从写不好开始的。

罗振宇老师在《罗辑思维》节目里曾经说过:一件事情,一旦你开始做了,就会发现多半和你之前想象的不同。在那些你认为可以轻松搞定的地方,可能会碰到意想不到的问题;而那些你认为无比艰难的节点,又可能比想象中进行得更顺利。我们的认知总是存在一些偏差。所以如果你碰到了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撸起袖子,先开始着手做。这样做起码有两个好处。第一,你不会为了难度不高,甚至根本不存在的困难而忧虑;第二,你可以把注意力放到真正困难的关键点上。说白了,“开始做”就是效率最高的解决问题的手段。

所以我想,当我们做事情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要深入问题,把解决问题的压力当成挑战而不是威胁,当成提高自己水平的机会而不是证明自己不行的陷阱。

一旦你开始做了,把注意力放到真正困难的关键点上,脱离舒适区,把它作刻意练习,努力挣扎一下,一旦把问题解决了,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十分美妙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