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青春片
你可曾经历?
想着一个名字时沉默,听着一首歌曲时感怀,看着一部电影时流泪,身处平凡场景却沉浸于过去……
是因为名字文雅,歌曲低沉,电影伤感,场景重现?还是因为它们勾起了,你心中暗藏的故事?
故事里有你,有旧人、旧事、旧物、旧时光。
这些故事,你大都藏在心里,很少能与他人倾诉。你会在夜深人静时黯然销魂,然后第二天,又戴上面具示人。
我们为什么会怀念旧时光,追忆似水年华?有类观点认为,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通过回忆以往的美好或遗憾,我们会在情绪地裹挟下,怀念或反思旧时光,从而激起情感的抚慰。
定义一代人的,不仅仅是出生日期,更有类似的经历挑战、阐释模式和情感形态。
当一代人开始集体怀念和追忆时,能轻易触动我们情感防线,引起情感共鸣的青春片便应运而生。
每个人都曾青春年少,每代人都有青春回忆。在100分钟的穿越旅程里,从熟悉又陌生的音乐声开始。
青涩的容颜,吃过的零食,唱过的歌曲,玩过的游戏,许过的梦想,嬉闹的同学,懵懂的情感,未老的亲人……
如梦如幻、似假似真、触眼可及的场景,或多或少有自己当年的影子。酸甜苦辣、悲欢离合,记忆涌出淹没全身,今夕是何年?
青春尚好,就以情境重温旧时光,来觅得精神消费后的愉悦,不忘初心;
青春不再,就以情境重塑旧时光,来弥补现实世界中的缺憾,砥砺前行。
青春片的高票房,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但不意味着创作者就此高枕无忧。
从2013年的《致青春》开始,小成本、低门槛、高收益的青春片就成了影视圈的香饽饽。
小说、歌曲、电视剧纷纷被改编成电影,数量呈爆发式增长,可质量并无显著提高。甚至因某些跨界导演,导致影片粗制滥造。
每次看到30岁的中学生,或日式校服,或豪门贵族,那弥漫的违和感,连银幕都能震碎。更像是披着青春外衣,在校园录制的综艺秀。
千篇一律的劈腿、车祸、堕胎、出国等戏码;一成不变的深情男二、恶毒女二、好友反目等人设;日常生活学习,被简化成一个个刻板的画面。
即使热门IP+流量明星,即使满屏的45度明媚忧伤、唯美大逆光,观众也会审美疲劳。
并非这些元素不能使用,而是不能用俗用烂。只有人物、情节缺乏内在张力,才会屡次强加外在冲突,以推进故事的发展。
强加的青春疼痛,观众不仅难以产生共鸣,甚至可能激起逆反和戏谑的心理:这特么不是我的青春!
因为这不是纪念青春,而是在消费观众的情怀,摧毁他们逝去的青春。他们不太可能,摒弃一切来自现实的影响,肆无忌惮陷入感情纠葛中。
如今青春片票房艰难过亿,就是观众积累的负面情绪,集中爆发的体现。要引发观众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单纯靠情怀是不够的。
目前主流的青春片定位对象是70后、80后,至于我们90后?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但近两年青春剧的盛行,可知90后有明显的怀旧趋势。或许世界变得太快,也旧得太快了,所以怀旧的节奏也提前了。
第一批90后都集体奔三了,当年的哥哥姐姐,都变成叔叔阿姨了;当年被嘲笑的非主流,都开始养生了;当年的家有儿女,都已经有儿女了……
是啊,不经意间,90后都已经长大了,也开始怀旧了,而属于90后的青春片在哪里?
我们无需从青春疼痛,彻底迈向甜蜜小清新;也无需从小资情调,彻底迈向贫下中农;应回归现实社会,反映普通大众的青春。
对青春主旨的挖掘,不仅限于爱情主线,还有家庭教育,同窗情谊,师生关系等复合元素。通过聚焦青春故事的小水珠,也能折射出繁复的社会关系。
我希望我们90后的青春片,不装嫩、不烂俗、不狗血。呈现青春张扬却不张狂、萌动却不躁动、幻想却不迷乱的质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