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写作交流读书

读《寻找家园》

2018-09-22  本文已影响14人  zbcao

看过不少写人的文章,犹记得季羡林的泥沙俱下,有时不过是凭着和一些老前辈的相识,记些流水账罢了;那之后,读张中行史记笔法写人,很能耳目一新,可惜多了也有些乏然;又还记得冰心的写人带着一股清泠,有时甚至是一丝索然萧瑟之感,印象也很深;之后再读,也只有梁实秋,笔下人物能跃跃于纸。而读《寻找家园》,越是往后,越是深信,写人文章里,出高尔泰之右,所得无几。

书中文章,按作者生平排列,读完一篇书,也就读完了高尔泰的一生,你也了解了“反右”——“文革”——“清污”一些历史。

高尔泰二十岁时,写了一篇《论美》,因主观和唯心角度,在那个唯物主义至高无上的年代,将当时仅存的美学学者宗白华,侯敏泽等都扯进去写文章讨论,“出了一阵风头”,也自此把自己推向刀尖浪口。

被人押解到“夹边沟”劳作时,有一篇《沙枣》,那时他们早饭和晚饭是白菜胡萝卜之类煮熟,掺包谷面和其他杂粮面搅拌而成的“糊糊”;因不得饱,便相约轮流舔盆刮桶。书写着:“刮下来的汤汁里带着木纤维,木腥气,铝腥气,到底上还有沙土煤屑,一并都吃了”。所以一天他发现远处有棵沙枣树,便瞅准机会,溜了过去。但风沙一过,掩住了高尔泰来时的脚印,在那样一片茫茫沙漠中,给足你水和食物也不一定走出去的地方,若找不到来时的路,便是死路一条。

书中的语言极其优美,“爬上沙丘,也还是望不得更远。除了天上的星星,没有一丝微光。除了自己的呼吸,没有一丝声响”,处在洪荒中,渺小的如同茫茫中小粒子沙,读时也不禁绝望的透不过气。“须臾月出,大而无光,暗红暗红的。荒原愈见其黑,景色凄厉犷悍。”那大而无光的月,黑莽莽的荒原历历在目。“随着月亮越高越白越小越亮,大地的光影也越来越清晰。望着望着,发现一条纤细笔直的阴影,就像谁在银蓝色纸上,用米达尺轻轻地画了一道铅笔线。不可能是别的,只能是排碱沟里起出来的土,一路堆了过来。我知道,我得救了。”高月也似乎给你眼前带来一丝光亮。

在那里,高尔泰还认识了安兆俊。是他冒险帮高尔泰日记本烧毁,救他躲过一难。在那样一个人人自危,人性泯灭,也在那样一个命如草芥的地方,安兆俊对高尔泰说:“记住,不光要活下去,还要活出意义来”。人人都说他迂,命尚难保,所分不多的水,还要每天一点点蘸着擦脸梳头;分到的一点点饭食,其他人都是狼吞虎咽,他还一勺一勺吃的人模人样;白天累喘喘,别人一回去都躺到炕上,他不到天黑不上炕,在门外地上铺一块东西,背着墙坐看着天,有时还唱点歌。那个收集《工地快报》,着眼将来,认真对待生命的历史学家,就这样坐着死去了。

到了“文革”时期,书有一篇《荒山夕照》,写他们一行七人进山开荒。在那样斗争会,批斗,监督劳动,学习会撕扯成为日常,睡觉都怕梦话出卖自己,灵魂无处安放的外面,荒山的隔绝,反而让他们得到一丝喘息。书写他们捉黄羊的故事,等了几天,好不容易有了动静,夹铙夹住了黄羊一只腿,却被它提起那只脚,以三只脚逃跑了。高尔泰和老吴追踪到了夹铙和一只断腿,千山万壑里寻了许久无果,回去说与其他人听,直叹可惜。经一人提醒,才想起来此时的黄羊正可能没力气了,躺在什么角落,还能抓住。

于是高尔泰和另一人再去与黄羊进行殊死的角逐。许久,终于发现黄羊的踪迹。“它跳过石头,我也跳过石头;它穿过红柳,我也穿过红柳;等我上了山,它已经下到了山谷;等我到了山谷里,它已经到了涧那边”。但终究因为断了一条腿,速度越来越慢,直至“我看着它的后半身渐渐瘫了,终于全部拖在地上,但它还是用两只前脚,一步一步拖着后半身走。不,不是走,是一种艰难缓慢的移动,但它绝不停止。”

那时他们似乎恢复了人的身份,彼此少了猜忌,互不交谈的传统也打破了。他们吃着黄羊,说着女儿红,说着打铁花,说着饺子油饼花卷。在那样的荒山里,高尔泰写着:“变成了野兽以后,生活就好起来了,人与人之间的敌意和恶意也减少了,相处也容易的多了。兽性的东西居然生产出人性的东西,也大奇。”

犹记得读王小波杂文,常强调个体,强调自由,而读过这本《寻找家园》就更明白,这些本应人生而自有的权利,竟被剥夺一生;而对这些自然也就异常渴望。

那时有种“异化论”:“人是目的,人是主体,变成工具和手段,就是非人了。如果这种非人化,或者说物化,是经由人自己的主观努力实现的,那就是异化”。高尔泰的一生便在为此抗争,为不被异化,为做一个真真正正自由的人。

读完此书,人性,真情,历史,思想纷至沓来;俯仰兴叹,感慨系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