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莲村名由来之二十七:丁家楼子
丁家楼子(叩官镇):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丁姓迁此立村,以姓氏取名丁家庄,后以村西建有白鹤楼,改为丁家楼子。
在丁家楼子村西山崖上,有一块长方形平整的磐石。巨石东侧,竖刻有“白鹤楼”三个大字。上款已剥蚀,下书“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九月……”巨石南向,有明万历乙巳科进士、诰敕房中书舍人丁耀斗摹写的“白鹤楼”三字。上款为:“宋熙宁九年,苏轼书于石东”,落款为:“明万历四十年丁耀斗摹此”。
白鹤楼题字上面的那个大石坪,有十多个石头上有眼、有洞,应该就是当时建筑白鹤楼所遗留。白鹤楼的风貌,或许我们能从明朝王化贞的诗“四围山色碧嶙峋,树外平畴万绿匀。麈尾一挥云散尽,此身已觉近风辰”中依稀感受当年白鹤楼的壮观。
离巨石约80米处,在一卧石上刻有“留月”二字,篆楷相参,据清道光《诸城县续志》称:“石刻留月二字亦类苏书。”在白鹤楼遗址西北百米处,隔溪有一石洞,乃是一方巨石覆盖形成,石洞顶上有竖体“乐山者寿”四个楷体字。两边的小字显然是一首诗,历经四百余年,已经很难辨认,只有末尾落款的“弟耀亢醉歌”尚可辨认。在石洞南面五六米处,一块略显浑圆的磐石底部,亦有“留月”两个二十公分的刻字。据资料考证,应为苏东坡手笔。
在村东边,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丁公石祠,东望五莲山,西依九仙山。明代万历年间,系诸城(今五莲)地方名人丁耀斗为颂扬明嘉靖进士丁惟宁的功德,认昭后世而兴建。整个建筑由祠、坊两部分组成,石祠前方偏西栽有古柏树。石祠内四周墙壁上镶嵌有石碑,该建筑面积为46.7平方米,分布面积为920平方米。坊宽为3.35米,高为5.78米。坊之左右各有双层长方形雕云纹座,上立四棱抹角石柱,柱前后各附名耳,石柱正面刻对联一幅,上为“一咏一觞畅百年之逸兴”,下为“勿伐勿剪千载之遐思”。石坊前额书“仰止坊”三个大字,前题“赐进士中宪大夫湖广副使前巡按直隶御史丁公讳维宁字少滨主人题”,后缀“万历三十八年孟冬吉旦不肖男耀斗述”。坊额背面书“山高水长”四个大字。1992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对于研究明代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多年来,因《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真名疑案,使众多研究者和爱好者为之殚精竭虑,各种推断与考证异彩纷呈,近年,有关专家学者以遗存在民间鲜为人知的明代字画、方志、族谱、碑刻等文物为依据,将确凿的史实与缜密的论证有机结合,并参照了丁惟宁一生的经历,提出《金瓶梅》作者“丁惟宁说”,并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如,2012年5月12日,山东学者王夕河在“王夕河《<金瓶梅>原版文字揭秘》”学术讨论会上公布了自己最新的学术成果《<金瓶梅>原版文字揭秘》。在20多年的时间里,王夕河通过对《金瓶梅》中含有的大量的方言借音字的分析考证得出结论:《金瓶梅》含有大量的山东诸城、五莲方言,其作者兰陵笑笑生应该就是隐居于五莲山的丁惟宁。
关于白鹤楼的故事,本文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