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情境设计
关于《桃花源记》里的桃花源,各地都在打造品牌,常德就把桃花源打造成了5A级景区,还不时推出免费广告。我和学生从一张免费门票聊起,问题和对答如下:
问题一:你觉得这张图片哪里打动了你?
有说:景物美,山很巍峨,还有门楼、台阁等建筑 。
有说:给人无限的向往,云深不知处。
有说:有成片的桃花林,像云霞一样。
问题二:这个图片与我们的课文有渊源吗?这张图景与课文内容还有哪些不同?
生:从命名上来看,景点名字引自《桃花源记》。
生:里面的经典仿造了课文的内容: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问题三:小组思考探究这张门票存在的不足,如果是你如何设置门票?
小组讨论,选定色彩,绘图设计的时候,一个小组的讨论尤其热烈:“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情景,如何体现呢?
是的,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看老人和孩子的诗意和美感。探讨画风特点,达到“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的宁静安闲,不是很有意思。
关于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教参上说,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生动写出了小石潭的清幽美妙之景,表现了柳宗元被贬的凄凉悲惨心情。如果只停留在这个环节,再加上小学学过的《江雪》的“千万孤独”,作者柳宗元给人留下的就是那种凄凄惨惨的“怨妇”式形象。我们有时候还会以他的46岁的短命,与刘禹锡的70多岁的长寿作比,得出这样的结论:人,只有放下,豁达,才能获得长寿,活出更高的人生境界。不说柳宗元并没有自我放弃,著书立说,在文学上的辉煌业绩,其实在朝则为官施政,在地方则建设地方、服务乡间、维护地方利益,他做出了不少政绩:1.改革残酷的风俗,即“革其乡法”释放奴婢;2.开凿水井;3.兴办学堂;4.开荒建设。5.整治街巷,修筑庙宇,并开发了不少自然景观。所以《永州八记》,则是他亲近山水,实地体验,细腻观察,借着抒写,表现他的内心感受,或郁闷,或不满,或欣喜的游记,是生活的缩影而不是全部。这些文字,回归了山水田园,荒远也自有幽趣,所以余秋雨先生在《柳侯祠》中如此评价:“灾难也给了他一份宁静,使他有了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
不给古人做性格标签,与山水对话,这堂课我们从“色彩”说起。采用配色的方案带领学生一步步深入。
问题一:我们给小石潭涂色,你会选用那几种颜色?
生:从“伐竹取道”“青树翠蔓”“四面竹树环合”可以看出,还是选择青色,翠色。
生:选择红色,灰色,从“鱼可百许头”推测里面的锦鲤多。“影布石上”推测是深色,灰色。
生:我选择墨色,墨绿。“悄怆幽邃”,就像黑云压城的感觉,应该只有深黑反映出来。
……
问题二:绿色是主配色,在色彩与情绪里说,绿色有主治愈功能。我们看它是如何疗愈柳宗元的?
这个问题借鉴邓颖老师的课例的总结,指导学生从“鱼、树、水、石”带给作者的“乐” ,进行体会。
其实《永州八记》里面的色彩,有的非常清新:“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西山宴游》,“纷红骇绿,蓊葧香气”《袁家渴记》“昌蒲被之,青鲜环周”《石渠记》……山水慰藉人心,笔墨派遣孤寂,“幸与不幸,曷可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