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上最常被牺牲的,不是“弱者”,而是“原则”
2019-08-27 本文已影响0人
紫月缥缈
看到朱德庸的一副漫画,非常有感触。作者依旧用他那支笔,画出了人间万象,世间百态。

漫画中的一行字,道出了一个社会常态。“世界上常被牺牲的不是`弱者`,而是`原则`”。
在处理公共社会事务时,经常有意无意向“弱者”倾斜。人们在判断是非时,也常常不问是非的去同情弱者。即使在公众媒体上也是往往首先同情“弱者”。
于是,因为是“弱者”,可以不守法规;因为是“弱者”,可以受优待;因为是“弱者”,就可以不顾他人的付出;因为是“弱者”,就可以霸占公共资源。甚至因为是“弱者”,犯法了还要被开脱。在所谓照顾“弱者”的前提下,公共秩序可以不遵守;基本秩序可以不遵守;企业制度可以不适用;公共资源可以优先占有;……。如果不这样,就会以没有同情心、持强凌为由,遭到舆论攻击和压力。
但是,说好的先来后到呢?说好的遵守制度呢?说好的公共资源共享呢?说好的法律法规面前人人平等呢?
当社会过多的、不加区分的考虑“弱者”时。你一定牺牲了原则,放弃了公平。貌似扶助了弱者,实际上受伤的是人们渴望公正、平等的心。
不要滥施同情心,也不要所有事都“弱者”优先。坚守原则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