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罗巴的碎碎念

2018-12-13  本文已影响7人  德罗巴007_592

写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不在篇幅在积累,只要能够用文字把一件事情描述的清楚就行了,不必搜肠刮肚苦哈哈的凑字数。

朱熹的《观书有感》中有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澄清澈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仿佛悠闲自在地来回走动。

它怎么会这样清澈?

因为不断有活水流下来。

积累到了,自然也就有的写了。

奇怪,以前就有这个念头的,但到现在才实践起来。

刚开始写出50个字就算多的了,这个阶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真实的,没办法的。

写了一段时间之后,又是追求华丽的词藻,又要追求各种技巧,这时无论怎样写,都是达不到满意的,因为你追求的东西你还不配得到。

越是追求完美,就越是不完美,你可能会迷失了,也可能不知道如何去写了。

这个阶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以前总是从书本里边看到,有的人半夜起身写稿,现在也理解了,那是压不住的思如泉涌呀,那涛涛地灵感把你从床上拖拽起来,你迅速的拿起笔把他们其他本子上,唯恐第二天醒来会把它忘掉,因为你心里知道,这些能够打动自己的音符才是最好的。

来到这个阶段,如果体会到了写作就是简洁说人话,那就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了。

因为有了节奏感,才会有持续性,因为有了持续性,才会有了长期。

下面我分享一个南极考查的故事。

当时有两支队伍,一个叫阿蒙森,一个叫斯科特。

阿蒙森不管天气好坏,每天28公里左右匀速前行。而斯科特,天气好使劲跑,天气不好睡大觉,结果天气好时很疲惫,天气不好就抱怨,整个队伍最后牺牲在返程中。

这个故事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在我们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事情,就是因为没有很好的节奏感,导致最后放弃了。

做事情一定要着跑马拉松的节奏去完成,不要去追求百米冲刺,不要去追求短暂的结果,因为这一生很长。

人到中年毛也稀了,皮也松了,而大脑却进步了。

罗胖说:哪来的中年油腻,只有中年的懈怠,

共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