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听音

2020-09-21  本文已影响0人  班_

【这是学习脱不花30天沟通训练营第一课的学习笔记】

早上上班,刚坐下,来了个电话:“国庆假期网点排班表出来了吗?”
我回答得简单直接“没有,领导还没安排排班。”
对方情绪上来了“那什么时候排出来啊?!我们员工要安排好时间出行呢!”
我一听她有情绪了,我也有情绪了“那领导还没安排,不行你给领导打电话。”
对方更有情绪了“那你就不能跟领导说一下啊!就不能早点排啊!我们员工…”

我一听不对,上午不是刚学了第一讲结构化倾听吗?迅速在脑袋中列了个框架,“事实、情绪、期待”,事实是:我们确实没排好班,而网点员工确实需要根据排班情况提前计划出行的。她阐述事实,而我没有站在她的立场去感受,去做出反应,而是简单拒绝,所以她的情绪被点燃,抱怨埋怨接踵而来。那她期待我做什么?无非是希望我能听到他们的诉求,然后快速协调做好排班。

于是我打断了她的情绪宣泄,赶忙“我跟领导说一下,尽快排好班…”

这才结束了这场对话。


196.jpg
职场沟通,不是为了沟通而沟通,不是为了说话而沟通,而是为了解决特定问题,所以,沟通的前提是听懂对方的意图,听懂后给出行动。

如何听懂,可以借助一个工具,叫结构化倾听:当听到对方的表达时,迅速对信息进行分类处理。所谓分类,是将信息分成三类,分别是“事实”、“情绪”、“期待”,即他陈述了一个什么样的事实、他因此产生了怎样的情绪、他期待我做出的反应。对信息进行这样的加工处理后,自然知道了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在上面的案例中,遇到他人情绪化的表达,如果我不借助工具对信息进行处理,而是跟着感觉走,很容易把别人情绪化的宣泄解读为对自己的攻击,遇到攻击时,自然选择躲避,然后回击,于是也采取消极的、有破坏性的处理方式——简单粗暴地去回应,最后让大家都不愉快甚至受伤。

可是,除了显而易见的情绪,背后一定有事实,有原因,也有诉求,要看到被情绪所遮盖的它们,然后给出回应。语言攻击也好、糟糕情绪也罢,它们并不是针对你个人的攻击,不去躲避,用结构化倾听这个工具箱把它们接过来,让工具箱帮你进行信息分类——“这是事实、这是情绪、这是他期待我做出的回应”,看到事实、并感知那个渴望被满足的诉求,然后清晰、从容地给出回应。

如何回应,似乎也有方法可寻,与结构化倾听相对应,不妨来个结构化解决方案:承认事实、安抚情绪、给出方案。根据不同场景,可以选择不同的顺序。

比如,消费者投诉淘宝卖家“你给我寄来的东西是破的!”,作为淘宝卖家,如果你“不太可能啊,我们先去核实一下…”,或者你只是反复强调“不好意思啊,给您添麻烦了…”,消费者不是更生气了吗,你没听到他的话外之音。可你这么说“我给您补发一个”,然后再说“抱歉,不好意思…”,这样是不是分分钟解决了问题。在这个场景下,先给方案,再安抚情绪更有效。

比如,男女朋友约会,一方迟到,另一方很生气“你怎么又迟到了!”,作为另一方的你,脱口一句“不就晚了一分钟嘛”,这话说完后面的对话你也能想到。如果你这么说,先承认事实“不好意思我又迟到了”,然后安抚情绪“对不起啊…”,最后再给出行动,做些让对方感到开心的事,显然大家最后都开心了。这样的场景下,承认事实、安抚情绪、给出方案,照着这个套路去做就很有效。

不管他人如何沟通、如何表达,习得一个工具的我们总可以选择更好的方式,不仅愉悦他人,更是愉悦我们自己;不仅节省对方时间,更是节省了我们宝贵的注意力;不仅解决问题,更是通过一种让人心悦诚服的方式解决了问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