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向往地久天长,只可惜世事无常。
一直钟爱第六代导演的现实主义作品,对这部在柏林电影节一举拿下“双熊桂冠”的《地久天长》更是格外期待。即便打破华语片记录载誉归来,这类影片依然不是8线城市观众的首选,周末的黄金时段,一个99座的小厅也只坐满了4分之一,且很多是年纪稍长的观众。在之后漫长的3个小时里,前排大叔在中场便持续发出了鼾声。也许怀旧和追忆早已不是他日常生活中该有的主题,电影开始节奏较为缓慢、剧情也有些平淡,难免让不习惯类似观影体验的人觉得意兴阑珊。我向来对类似演技精湛、制作精良余味悠长的文艺片抱有极大的宽容度,虽然不能完全认可导演表达的理念,但从发人深思的角度而言,我认为《地久天长》是一部值得记住和讨论的影片。
对比很多年轻人对于那个年代的“无感”,我倒是被影片中很多“60后们致青春”的情节所深深触动。影片中数次出现了歌曲《友谊地久天长》,美玉用卡带机播放过、耀军在工厂用口琴演奏过、也是在集体舞会上的背景音乐,熟悉的旋律一响起,总是能让人迅速代入到往日时光之中。尤其是在舞厅所有人开怀大笑的场景是本片最让我感动的画面,那是一代人青春的缩影。始终觉得父母辈这代人生活中已经很少有自我,看到电影中他们还没有完全为家庭所累的时候,也有朋友有聚会有音乐有舞蹈有热情。眼睛里也有光。他们也曾像我们一样年轻过。当耳畔响起“旧日朋友岂能相忘 友谊地久天长”的歌声,没人会想到命运即将而来的离散。我们都曾向往地久天长,可惜世事无常。
电影用非线性叙事的结构讲述了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将两个家庭作为故事主线来呈现时代跨度上的变迁。它既不像小说,也不像纪录片,像一个不善言辞的人断续写下的过往30年的回忆录。因为一些标志性的时代背景,观影中脑海中也会迸出民族史诗这样的大词,但是整体上察觉不到太多作者反思时代的意图,几个历史性大事件的部分一带而过,似乎旨在记录而非意在批判。主角一家的苦难是集体之恶还是命运无常,只能交由观众自己判断。但是看完影片你会觉得,追问本身并没有太大意义,时间和命运可以彻底改变人的一生,我们和主人公一样无处要答案。
在电影中,刘耀军、王丽云和沈英明、李海燕两家人本是挚友,更有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孩子。一次,两家儿子刘星和沈浩在河边游泳,刘星意外身亡,此事彻底改变了两家人的命运。耀军夫妇为了离开伤心之地从包头远赴南方。多年之后因为李海燕病逝前的请求,耀军夫妇才回到故土,两个家庭得以重逢。刘星溺水的真相也逐渐揭晓,童年浩浩恼火于小伙伴的嘲笑在水中推了星星一把,这一推把耀军一家推入了地狱。而在此之前,担任妇女主任的海燕也曾把丽云推入了流产的手术室,导致耀军夫妻再也不可能拥有自己的孩子。无论有多少无心之过,从结果上来说,这样残酷的伤害无法化解。耀军夫妻耗尽半生与已逝的儿子告别,两个家庭也在多年之后最终实现了所谓的彻底和解。
看完影片,相信大家都会同情耀军一家的苦难、感慨命运对这两个家庭的残酷安排。与此同时,也产生了我对于影片最大的一个疑问:关于李海燕一家赎罪历程的描写是否欠缺?
如果把两个私交甚好的家庭变身成了加害者和受害者两种身份,放置在一个关于忏悔和宽恕的道德议题中拷问。而“负疚与忏悔”又确实是导演旨在表达的主题之一,那我认为电影对于施害者一家如何饱受自责煎熬的刻画力度并不够、而关于忏悔的表达也很单薄。
在负罪感的深渊中苦苦挣扎的一家,浩浩长大以后事业有成家庭美满;沈英明在名利场上游刃有余推杯换盏;李海燕哼着歌做着饭,日子也不像是伪装的惬意。且不论这种背负道德重压下的功成名就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但是对于观众而言,他们所谓的自责似乎都只是各自口中的一句台词而已,缺乏说服力。关于沈家的道歉更是让人难以感受到应有的真诚。
沈英明提着菜刀上门请罪,那耀军夫妇除了选择原谅他还能有什么办法。
李海燕弥留之际说了一句:“有钱了,可以生了”。也很是莫名其妙、避重就轻。我认为她对于之前计划生育失去的那个孩子并没有真正的愧疚,当时她对于丽云夫妇表现出的情绪也是给自己工作带来麻烦的责怪而不是迫于职责压力的无奈。如果不是因为星星的意外她可能永远不会因为这个孩子悔过。而浩浩的过失这才是带给耀军家最致命的伤害,海燕也许是出于私心最终也没有正视这个问题。
浩浩最后选择去坦白忏悔的原因竟然是因为自己太痛苦了,要解脱自己的心理负担。他甚至都没有考虑过这样做会不会让耀军夫妻再次掀起伤疤,这个说法很难让人理解和接受。
30年的时间,沈家富裕美满,耀军夫妻辛酸度日。对于如此严重的过失,并没有拿出应该的补偿。因为孩子的无知、妻子的职责、妹妹的怜悯,耀军一家连续失去了3个孩子也险些失去相依为命的伴侣。这种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些失衡的设置让我为耀军一家感到一种近乎窒息的憋屈。同时我也难免会代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是我,一定会选择宽恕吗?
我的答案是:不会,我希望自己保留把恨表达出来的权力。
面对灭顶的伤害,哪怕是无意的过错,在没有经过情绪的宣泄和时间的冲洗之前就选择宽容和谅解,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心理学说,受伤很深的时候表现出的愤怒是一种自我保护,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快伤口的愈合,否则,就算头脑决定了宽恕,内心深处却很难释怀。耀军曾对英明喊道“只要活着,就一个字不要说出来”。所以他们从来没有对沈家说过一个恨字。然后他们选择了背井离乡、选择了几十年的隐忍。这种痛苦夹杂着太多难以言说的情绪,没有追责没有控诉没有对峙没有要求别人分担痛苦,也没有通过时间和距离实现真正的治愈。他们的善良似乎把他们逼到了一个被命运扼住咽喉的角落,苦不堪言,无法怨恨,无从对抗,只能折磨自己。
善良和宽容需要多么巨大的成本。作为受害者为什么还要承受这么多?导演希望电影扩散善意和宽爱,中国文化倡导隐忍和自我消化。这种无形的枷锁让他们的人生更加艰难。在没有放过自己之前,我们可不可以先不原谅别人?我们默认好人就该宽宏、这是我们对于受害者的苛刻。
丧子之痛,这四个字光听起来就痛不欲生。尤其是如此重视亲情血脉的中国家庭,这种毁灭可想而知。虽然主人公对于悲痛欲绝的表现极为克制,但这种悲苦和绝望无处不在,尤其是在一场家中被水淹没的情节中的体现,寻找养子未果回到家中,破旧的房屋里面已经被雨水全部淹没,面对满屋狼藉他们的神情竟没有一丝慌乱。试想正常人看到家中被水淹没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反应,悲莫过于无声,他们内心的苦楚像一片没有出口的汪洋大海,似乎淹没了所有生活中嘈杂的声音和细枝末节的情绪。用剧中人物的话说:时间已经停止了,只等着慢慢老去。
国产电影特别擅长刻画一个家庭失去孩子的痛苦和绝望,《失孤》《亲爱的》《暴裂无声》都曾让我哭到失声。而《地久天长》虽没有这几部电影催泪,却让人感受到了最强的无力感。耀军夫妻既没有渺茫的希望去抗争,连恨都没法有明确的投射对象。出于对丽云(咏梅)这个角色的喜爱,我总是不忍于导演对于这对夫妻的命运如此悲惨的安排。影片促使我思考最长久的一个问题: 失去孩子是否一定会摧毁一个家庭?这种苦到底是否是必然的宿命?
耀军和丽云是非常难得的一对恩爱夫妻,有患难与共相依为命的深情。他们对于彼此的意义不应该亚于孩子对于家庭的意义。然而他们虽说为了彼此而活,却在很长的岁月里都没有走出伤痛好好活,有了养子也没有心力慢慢相处好好爱,这一点让我倍感痛惜。我认为他们至少还拥有彼此,应该给生活多一点亮色,不是必须这么痛苦不可。中国家庭在传统的价值排位中,孩子的意义通常大于伴侣。而且我们向来缺乏对死亡的教育。无法坦然接受命运的无常是我们很多人都面临的问题。当时间过得足够久,在老去的耀军夫妻身上看到了历经沧桑之后的平和,真希望这种达观来得早一点,也不至于让他们在痛苦中浸染了半生。虽然在结局处养子回归的剧情设置的有些生硬,从电影表达的角度处理的并不高明,但是从感情上讲,我还是替他们感到欣慰,愿命运能多给这对夫妻一点温情。
很自然的想到了去年的奥斯卡获奖影片《三块广告牌》,女主米尔德雷德爱女惨死、丈夫离弃。面对这样的绝境,她化悲愤为力量走上了为女儿寻找真凶的道路。她敢于愤怒、渴望公正、没有沉溺在悲痛中一蹶不振,她用自己的坚强和勇敢向警察讨公道,在这个与世界为敌的过程当中,逐渐治愈了自己安抚了观众,她的顽强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向上的力量,让人感动而不只是悲痛。无论命运置我们于何地,只要一息尚存,只要心中有爱,我们可以去对抗无常和死亡。
我们该如何面对生死、面对得失、面对命运的无常。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国内的作品面对针对这个命题依然有种难以逃离苦海的沉重。我曾经甘愿被虐,甚至认为沉重就意味着深刻,悲剧才有振聋发聩的力量。但现在更希望我们能在这些悲伤的故事中,看到或许还有一条路可以走。坚韧不是逆来顺受般的为了活着而活着,而是珍惜眼前还拥有的,好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