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不可测量,眼见未必为实:《红手指》

终于又读到,东野圭吾没让人失望的的一本书《红手指》(之前读过好几本有点小失望),最不像悬疑的悬疑小说,有凶杀,有推理,可是又如同家庭伦理剧,不温不火的慢慢推进着。作者一如既往的着力通过家庭这一要素,反应社会总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家庭矛盾,事件的推进中,人物形象不断丰富饱满,在我们期待真凶伏法,一切能大白于天下之时,才忽然发现原来还有隐情,还有逆转。
起初,两条线索在开始运行着,貌似并不相关。
松宫在医院看望舅舅隆正,温馨,平常,让人琢磨,东野这是写普通生活剧?随着两人对话展开,我们知道了舅舅隆正得了绝症,来日不多,大家都瞒着他,看着他每天和护士对局下棋,和外甥撒娇要吃蛋糕。
松宫因为舅舅在家里困难时帮助过自己,一心想报恩,毕业后当警察,也是想帮助更多的人,就是满满的正能量的好青年。一边经常去探望舅舅,一边在心里抱怨表格,怎么能真么不近人情,一次也不来医院。松宫在盘算怎样让表哥能来一次医院,以免舅舅去世没有机会了。
另一条线介绍了中年男人昭夫,被太太打了神秘的电话,着急的喊回家。提到回家就头痛啊,原本就是为了结婚而结婚,夫妻感情不恩爱,然后婆媳关系还成了问题,不仅这样,太太溺爱儿子,上初中的儿子顽劣不堪,忤逆不孝。
中年人的沧桑中,总有一种无言的伤痛。不满现状又无力改变,昭夫宁愿假装加班也不想准时回家。
谁知这次真的出事了,儿子一直对未成年女孩感兴趣,这次骗了一个小姑娘到家里,猥亵未遂,将人掐死了。在矛盾犹豫之后,昭夫原本要报警,被妻子劝说,改成帮儿子清理现场,抛尸。
两条线在警方发现尸体,成立专案小组的时候合并起来。
松宫和表哥加贺分在一组,加贺是位老刑警,组织上不知道两个人的亲戚关系,让松宫向前辈学习。逐一排查时,到了昭夫家,看似正常的一家,内心波澜起伏。
昭夫发现警察已经在提取院子里草坪的样本,和妻子想到了一条恶毒的计策:将杀人的罪名安置到已经老年痴呆的母亲身上。
这时你才想起来,红手指是什么意思,那就是装老年痴呆的昭夫母亲,为了自保,想出来的办法。假借案发前用女儿的口红,把自己的手指全部涂红,带上手套,为了用无声的行为洗清自己的不白之冤。
中年人生只有忙碌不完的家事和操不完的心,只有没完没了的愁和忧,只有不停的奔波和劳累。
昭夫不容易,但是一味的逃避,只能把自己逼向绝望的深渊。昭夫为了家人和不爱的人结婚,婚后一味向太太妥协,家庭关系处理不好,还一度躲在外面,开展了婚外情,这就是一错再错。在父亲缺失,家教缺失的家庭里,孩子是培养不好的。
好在结尾时,母亲和昭夫妹妹用拐杖上的铃铛、昭夫小时候的奖状,唤醒了他的良知。内心搏斗之后,他没让警察拷走母亲,坦白了儿子的罪行。
我们看到中年人生活的不容易,可是这不是不直面错误的,去修正的理由;我们看到一家人照顾老年痴呆的母亲很辛苦,可是不知道,父亲去世后,母亲不得以和儿媳住在一起,备受欺负,最后宁愿绝望的装痴呆,只有单独和女儿在一起时
,才是正常的模样。
眼见不一定为实,世态炎凉,人心叵测。不知道母亲在得知孙子杀人,儿子要帮助隐瞒时,心情的复杂,不知道听到儿子的计划要栽赃自己时,心里的悲怆。
好在,另一条线索的结局还是让人欣慰的。加贺不去看父亲,其实是和父亲有约定。隆正要体会妻子一个人生病,孤独的走向死亡的感受,这样才能缓解对妻子的歉疚。临终前,加贺也在医院,不过是谨遵父命,没有进病房罢了。那每天和护士长摆的棋局,也是加贺和护士长通电话,授意为之。
有时,事件的表像可是伪装,但是人心很难。你是怎样的人,种下怎样的因,最后便会拥有怎样的结局,不论这个果来自自己的良心,或是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