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河(六)
通往三舅家的路虽说是山路,但毕竟是硬化路,少了许多颠簸,有点十八弯的感觉,并且急转弯居多。那转弯没什么指示牌,全凭自己目测。老公一路紧握方向盘,他也很紧张,毕竟第一次走这种公路。
翻过一个山头后有好多的风车,转转停停,没有吐鲁番戈壁滩上的壮观,但伫立在公路两旁是一道很美的风景线,似乎给这空旷的山间增添了一抹动态。
转眼就到了毛井镇,这里看起来好了许多,至少路是干净的,三舅家对面就是毛井中学,老公转学前在这里读书,附近还有个超市,超市后面有个很大的广场,有人在打篮球,还有散步的老年人。广场旁边是镇政府。
听说舅母以前在这里开的个小餐馆,生意异常火爆,后来姥爷生病没人照顾,就关了店门。
三舅也是个大背头,似乎上了年龄的人都爱这种发型。与二舅的黝黑皮肤相比,三舅精神面貌好许多,新染的黑色头发,显得整个人格外精神。
二舅和三舅在客厅聊天。我们去拜访姥爷,老人家的屋子里有电视,沙发,家具一应俱全,炉子上温着热水。
八十多岁的老人家了,精神气十足。
婆婆的话:除了耳朵背,没别的毛病,老家的黄米饭还能吃一大碗。
老人家拉着外孙嘘寒问暖。听到说结婚了,都结婚了啊,真快呀。
我和老公去了他曾经的中学。假日的校园很空旷,一个年级一排教室,虽说是平房,却依然很整齐。最后面是宿舍,因为在山脚下的原因,最后一排的宿舍还是窑洞。
这里窑洞是很常见的,他们都说窑洞冬暖夏凉,住着很舒服。
装修过得窑洞也不比房子差。
临近黄昏的天还是很冷的,我们决定回去了。
镇子上到底是方便,还能吃到菠萝。
二舅和三舅在喝酒,虽说离得不远,但也很难有机会做到一起闲话家常。三舅忙生意,二舅要照顾家里的一群羊,也只有逢年过节才能聚聚。
大家都在为生活奔波。虽说我们同样都毕业了,工作了,二舅家的表哥选择了离家近的工作,这样二表哥便能留在城里。老人觉得故土亲,做晚辈的只能顺着他们的心思。
大表哥经常说工作嘛,在哪里都一样,等舅舅舅妈百年后还可以调回去,他不想子欲养而亲不在。
三舅则说,他现在还能照顾好自己,让表弟安心去实现抱负,所以同岁的表弟去了和田,他的梦想是建设边疆。
看完鞠利的《在新疆长大》决定写这段经历的。从沙子的眼中看到了六七十年代新疆白水城。而在记忆中,老家山里同样有着这群人,过着最原始的生活。时光荏苒,岁月蹉跎,他们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养儿育女,未来,期望他们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