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你的刚需,何愁达不成目标?
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和我一样年初信心十足做计划,年末总结灰溜溜。为啥啊?因为大多数的计划都没完成,然后又周而复始的继续做计划,继续给自己打鸡血,计划还是那个计划,也还是重复着上半年保持鸡血状态,下半年逐渐就放弃了。
这周李笑来老师解释说为什么你完不成那些定下的计划目标,因为那都不是你的刚需。无论是英语、健身还是任何其他的技能,当它无法影响你的生活时,你都不能感受到它的必要性。
刚需是你不做这件事就浑身难受,刚需是这件事对你的生活有切身的影响。为什么我们会去工作,因为工作能给我们带来最直接的收入,解决我们的温饱问题。为什么我们列出的学习英语、阅读写作、健身烘焙这些目标做不到坚持呢?因为这些事情不做对于生活也没有什么影响,做了只能算是锦上添花。
我们大多数时候总会说等什么什么时候,我再去干嘛干嘛。但是有没有发现这一等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去做了。而真正的刚需从来都是不等人的,它就发生在此时此刻,所有需要被等待的刚需,都是我们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已。
刚需从哪里来?什么又是正确的刚需呢?笑来老师给出的答案是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也是一种刚需。当你第一件事情好奇了,你才会关注它进而去研究它,但好奇心这种刚需也是很脆弱的,你如果不一开始马上就呵护好它,就很容易进入一个大坑,而且爬不出来。这个大坑叫做:找借口。
对,就是找借口。你会以各种各样的借口来放弃那份好奇心,你会告诉自己很忙,自己有别的事情要做等等。这份刚需的好奇心很容易就这样被抹杀了,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你习惯了以找借口的方式过活。
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说过一句话:优秀是一种习惯。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起码是自己能做到的最好。你一定要在生命中有过一次拿第一的状态,有过站在顶峰的时刻。因为没有尽力做到最好的人,从来不知道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打个比方,所有女生都会有一个减肥的打算,但真正减肥成功拥有好身材的人绝对不会放弃的,因为她看到了减肥成功后带来的种种优势,就绝不会舍得付出的努力白费,一定会拼尽全力保持,只有那些没能坚持到最后的人才会周而复始的嚷嚷减肥却永远瘦不下来。
另一个几乎每个人都想拥有的软实力就是学好英语,我们从小学到大学十几年的时间,却几乎没有多少人能在大学毕业的时候说自己英语很好。更多的时候是在学英语这个坑里转来转去,爬不出来也不甘心彻底放弃。为什么呢?因为英语这个软技能并不是他的刚需啊,不是每天必用的啊。真正学的好的人,不管什么时候都在用这门语言啊。
可是怎么才能不陷入“找借口”这个大坑,找到正确的刚需呢?首先要把主动分析当成刚需,不停地探寻真相,直到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当你做到能把一件事情主动分析后,就能找到对这件事情的原始驱动力,而这份驱动力就是你达成一件事的能量场。
所以当你再对一件事迟疑,就反复地问问自己,分析利弊,当你真的找到了做这件事的驱动力了,这件事就是你的刚需,还会做不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