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10000小时定律到底是真的吗?(2018-09-23)

2018-11-14  本文已影响13人  淺聞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不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这是“一万小时定律”的来源,出自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出版于2008年的畅销书《异类》。概括即: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你需要专注在这个领域1万小时。有人把它视作真理,捧做人生成功之路的明灯。

但真是这样的话,我们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在背单词,做听力,练口语,做阅读,写作文......不断循环,少说也有十几年。如果按照1万小时定律衡量,我们理应都成为了英语高手啊。可尴尬的事实是:很多人学了十几年(包括我),结果还是英语说不出,写不出,不能表达。

为什么学习超过1万小时,但依旧碌碌无为,没有成为高手?

努力1万小时真能帮你成功吗?

事实上,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个不仅谈到1万小时努力的重要性,还谈到了成功的其他必要因素,包括智商、运气和家庭环境。1万小时的努力是必要的,而其他的条件也都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他们都不构成充分条件。这10000小时不仅要花,还要看怎么花。往往我们在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上有4个误区:

误区一:简单重复

还是拿我们学英语为例,我们几乎每天都花费大量的时间用来学英语,背单词、听听力、做阅读、练口语,每项都没有落下。实际我们总是在进行低层次的重复,勤奋地在原地踏步,为自己的学习时间长而自我感动。

误区二:习惯性失败

这类人就是好高骛远,不注重学习,懒得总结教训;总是迷信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说法,然而简单滴重复失败是永远走不出失败的怪圈。因此常常时间花了很多,甚至不止10000小时,不是没有效果。

误区三:林黛玉式的困境

林黛玉式的困境指的是,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在自己的世界里越精进,对外界就越排斥。以致于对外界知之甚少,而自己的适应性就越来越差。

误区四:狗熊掰棒子

我们很多人读书就是狗熊掰棒子式的,做了一堆题,相互关系没有搞清楚,学到的都是零散的知识点,换一道题就不会做了,时间花了不少,成绩却上不去。

其实,10000小时的努力需要一个积累的效应,第二次的努力要最大限度地复用第一次的结果,而不是没一次都从头开始。

针对以上的四个困境,吴军老师也总结出了三个简单易信的方法,来帮助我们走出这些误区,把它称之为破局的“三板斧”。

第一板斧:确立“愿景—目标—道路”

花1万小时是为了让自己专业水平得到精进,而不是简单的重复。所以,人要想进步,就需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方向,给自己确定一个合适的愿景。比如: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软件工程师就是一个好的愿景,如果你只满足于5年坚持不懈的写JavaScript,以便能够写得更熟、更快,这就是非常糟糕的。

有了愿景,还需要阶段性目标。太想做好一件事情,急于求成反而不容易成功;到最后总是自乱阵脚,事情没有完成,耐心已经消磨掉了。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设定阶段性目标,分阶段去完成一件事情。把一年看完50本书,分为每周看一本书,每天看30页还是可以很好实现的。不断实现小目标,那么离实现大目标就不远了。

为了实现目标就要有通向成功的道理,这条道理可以分解成一系列可操作的步骤。比如你要联系英语口语模块,就可以拆解为基础交流,日常对话、获取信息、表达自我,社会话题,学术探讨。然后从基础交流中再拆分为对话(介绍自己和家人等)、描述事实(国家,天气,时间,数字,日常行为等),拆解到可操作的步骤为止。

第二板斧:即使听到不中听的话,也要试着找出其中的合理之处

凡事遇到别人和你有不同意见时,你就应该开启你的换位思考和反思开关了。多问问:是不是我错了,他对了?如果是对方错了,是不是我的境界不够,不能理解他?

即使对方真的是胡说八道,也要思考他为什么这么说,找出其中的合理性。只有这样,你才能提高自己的眼界,加速进步,避免陷入林黛玉式的困境。

第三板斧:凡事做记录,这样可以避免狗熊掰棒子

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同样的难题,很多时候解决方法可以借鉴。但大部分人过分相信自己的记忆力,很快把这些问题忘记了。因此,第二次,第三次……遇到同一个问题时,还是束手无策,或者花很多时间来解决。

学会做记录,会让下次再遇到这种问题时有法可循,快速解决。记录的同时,我们又把问题思考了一遍,会进步更快,而不是在低水平上重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