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驱动》第一章

2024-06-10  本文已影响0人  海霞8597

我们是真的享受奋斗的状态还是更向往奋斗的结果?——《认知驱动》第一章读后感(草稿框架,内容来不及填充及梳理排版)

默默改变,直到有一天,即使你不说话,也会有人主动征求你的意见。

这一章的总结只想围绕三个问题展开:

为什么我很努力却看不到希望?做成一件有价值的事情,激发自我效能感怎样我的公众号持续很难?

内向成长与外向成长的区别享受努力奋斗的状态却鲜少有产出作品的意识。为什么人们天生喜欢内向成长而不喜欢外向成长呢?

写作让经验复制用知识为价值加码(不断学习知识、新知更增值)

利他是最好的人生,更好的对待是成为,而不是要求。

《认知驱动》别人是一面镜子,照见自己真实的样子,利他的是可以建议,不能强求,等自己做出来影响力比语言更可靠,

芒格说:想要得到一样东西,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配的上它。

改变自己的关键是创造价值。只有当自身创造的价值足够大时我们才能被别人强烈需要,才能参与到更大的社会交换中去,并得到对方对等的回馈。

--回到自身写公众号,老陈的问题:写给谁?能提供什么价值?

只是写给自己,给心灵一个安放情绪的家园?

写给年轻的妈妈,想提供参考的情绪价值?

跳出事件看事件,提醒自己不能沉迷于自嗨自我陶醉,不能仅仅是碎碎念,回到老陈的问题及周岭这本书的核心,我想为谁,能为谁提供什么价值,是真的需要仔细思考现阶段就是输出输入再输出。

第二个思考,在舒适区边缘探索如何从“经验写作”慢慢挪向“知识写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