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中国隋唐大运河的终点城市
大业元年至六年(605—610),隋炀帝在广通渠的基础上修建大运河,以首都大兴为终点,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南至余杭。唐代,对广通渠进行多次修建,长安与大运河连成一线。天宝十一年(752),在长安城东郊建成广运潭,停泊船只,运送粮食。从此以后,长安广运潭成为隋唐大运河终点的标志——
开皇元年(581),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定都大兴城(陕西省西安市)。开皇四年(584),为了解决首都交通运输的困难,隋文帝令宇文恺率水工开凿广通渠,将渭河水从大兴城引至潼关,长达300余里。
大业元年(605),隋炀帝杨广登基以后,营建东都洛阳城,下令开凿大运河。经过六年的时间,开凿通济渠和永济渠,疏通了邗沟和江南河,奠定中国大运河的基本格局。在关中地区,通过广通渠,直达首都大兴城。
天宝九年(750),韦坚奏请修复汉时的关中漕渠。诏准以后,韦坚在咸阳修筑堤堰,引导渭、灞、浐三水注入漕渠,东至永丰仓,与渭水相连。同时,在长安城禁苑望春楼下,修建水潭,停泊船只。天宝十一年(752),漕渠和水潭建成以后,韦坚调动满载江南各地特产的三百艘小船,沿漕渠而下,聚集于水潭。皇帝看到,龙颜大悦,赐水潭名为“广运潭”。
当时,漕运的兴盛缓解了关中粮食紧缺的现象,广运潭的修建让长安成为大运河的终点。在“安史之乱”以后,唐朝遭受打击,长安经历浩劫。但是,依然能够维持一个多世纪,跟关中漕运的通畅密不可分。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言:“唐代自安史之乱后,长安政权之得以继续维持,除文化势力外,仅恃东南八道财赋之供给。”
唐朝灭亡以后,长安不再是国家首都,这里的漕运逐渐废弃。元明清时期,定都北京后,重新修建运河,不再绕道洛阳,把粮食直接从南方运送到北方,被称为“京杭大运河”。从此以后,新的京杭大运河比绕道洛阳的隋唐大运河缩短九百多公里。
由此可见,中国大运河始终为国家的首都服务,将全国各地的粮食运送到天子脚下。隋唐时期,经过洛阳,服务长安(大兴);元明清时期,直接服务北京。作为隋唐两朝首都的所在地,西安是隋唐大运河的终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