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梦艺术之家艺海

合肥:曹操“教弩台”/明教寺

2019-02-20  本文已影响14人  2018栏杆拍遍

       “曹公教弩台,今为比丘寺,东门小河桥,曾飞吴主骑”。这是唐人吴资写的一首诗,是对教弩台明教寺历史变革的生动写照。

        曹操教弩台/明教寺历史悠久,是合肥市著名的古迹之一;位于合肥市中心的淮河路步行街北侧,门牌为“淮河路44号”。教弩台西距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故居仅200多米;向北步行约5分钟,即可到达合肥市著名古迹“古逍遥津”-三国时期曹魏大将张辽威震逍遥津的古战场及张辽墓。 

        教弩台/明教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一九八三年四月九日公布的“全国重点寺庙”之一。也是安徽省一九八一年九月八日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门票:10元/人。

      下图、  雨中的教弩台/明教寺山门

下图、在明教寺山门外石阶上拍摄的合肥市“百盛”商业大厦。

下图、山门殿匾额: 明教寺   赵朴初题    殿内居中供奉的是“阿弥陀佛”,两厢供奉的是四大天王。

            对联:深妙圆融笑纳天下事      慈悲大度乐助世间人

下图、山门殿内供奉的西方广目天王(左)和北方多闻天王塑像

下图、山门殿内供奉的东方持国天王(左)和南方增长天王塑像

下图、这是明教寺山门后面,居中佛龛内供奉的是佛教护法神韦驮。

        教弩台又称曹操点将台,相传三国时期(公元三世纪初),曹操和孙权为争夺战略要地-庐州(今合肥),曾在这里进行过大、小战斗十几次,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三国志》第六十七回中记载的“张辽大战逍遥津”。教弩台地处古淝河与逍遥水的汇合处,是两军对峙的前沿阵地,东吴的兵马驻扎在河东,曹操的将士扼守在西岸。曹操为钳制吴军的袭击,派大将张辽屯兵于台上,教练弓箭手五百人,以阻击周瑜的水师,这就是教弩台的来历。

        到了南北朝梁武帝时,中国佛教进入鼎盛时期。在教弩台的废墟上,兴建起一座寺庙,叫做“铁佛寺”。一百年后,铁佛寺毁于隋末动乱。唐代大历年间,在废墟中挖得铁佛一尊,高一丈八尺。庐州刺史裴?奏告朝廷,唐代宗李豫诏令重建寺院,并定名“明教院”。明代以后,改称“明教寺”沿用至今。

        下图、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教弩台   旧址    此碑嵌在山门外墙右侧

        明教寺历经兴废,到了清代咸丰三年,又毁于战火。太平天国遗臣袁宏谟,于天国失败后,慨叹“英雄气短、佛海春长”,便愤然出家为僧,取法号通圆。通圆参禅到合肥明教寺后,见庙宇残破不堪,决心为明教寺恢复旧观。他浪迹天涯,经过十多年的苦行募化,终于在光绪十一年(公元1886年)完成夙愿。现在的大殿和后殿,仍保留着光绪年间原建筑的风貌。在西边走廊的石碑上,详细记载着明教寺和教弩台的历史情况。唐人吴资诗云:“曹公教弩台,今为比丘寺,东门小河桥,曾飞吴主骑”。这是对教弩台和明教寺历史变革的生动写照。

        教弩台是一个略呈方形的土丘平台,高约5米,面积约4000平方米。台四周陡峭,用砖石包砌而成,从远处看,俨然同一座城堡,气势雄伟。在台的东南角,有一个被列为“庐阳八景”之一的景观“听松阁”。当年这里松荫匝地、松涛有声,僧人建阁,取名“松荫”听松阁因此而得名。阁上撰有楹联教弩耸高台不为炎刘消劫难,听松来远客谁从古佛识真如

        明教寺规模不大,但历史悠久;地处安徽省省会,是全国重点寺庙之一。明教寺在文革中遭到严重破坏,除殿宇幸存外,佛经佛像已荡然无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政府落实宗教政策,拨款翻新庙宇。感谢北京市宗教部门的支持,赠给明教寺明代铜佛五尊。我们雕塑了观音、地藏菩萨和罗汉等樟木佛像32尊并全部妆金。另外,添置了佛龛、法器等基础设备,购置了全套影印版《中华大藏经》万卷。如今、庙宇设施已初具规模,千年古刹更见庄严。

下图、全国重点寺庙 明教寺此碑嵌在山门外墙左侧

下图、明教寺的主殿: 大雄宝殿   赵朴初题       殿内供奉的是以释迦牟尼佛为首的三世佛。

     下图、大雄宝殿内的对联,上联:

下图、大雄宝殿内的对联,下联:

下图、 古屋上井

       “屋上井”大雄宝殿左侧,它的特别之处是井口超出地面屋脊,因而得名。此井台处已建六角亭进行保护。传说此井原为曹操魏军汲水用井,井泉甘冽,后经晋代整修。井口的石栏上刻有“泰始四年殿中司马夏侯胜造”12个隶书字。泰始四年当为公元268年,从年代推算,此石栏距今已有1744年的历史了。在石栏的上沿口,可以看到有23条被汲水井绳磨成的深沟,这些在漫长的岁月中留下的痕迹,足以证明其历史的久远。

下图、观音菩萨

      下图、  地藏殿

下图、  卧佛殿    对联:英雄气短霸业成墟此地空余台教弩   佛海春长慈航普渡而今更见卧如来

下图、卧佛殿居中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卧像

下图、 教弩松荫   此亭的建筑形制与“古屋上井”亭相同。位于教弩台的东南角。 

        “教弩松荫”亭又称“听松阁”。 曹操建造教弩台时,在台东南一隅,复筑一小高台,平时教弩习武,战时瞭望敌情并指挥作战。唐代以后,教弩台新建起明教寺。当年这里松荫匝地、松涛有声,僧人在此建阁,因取名“松荫”,听松阁因此而得名。阁上撰有楹联:教弩耸高台不为炎刘消劫难,听松来远客谁从古佛识真如

        “教弩松荫”曾被列为“庐阳八景”之一。然而如今这里已处于合肥市喧嚣的闹市之中,昔日的松荫风光已不可能再次重现了,登临此阁,眼前看到的只是道路两侧遍布现代商店、大厦的步行街街景了。

下图、这是悬挂于“教弩松荫”亭内的铜钟。

下图、这是在“听松阁”中拍摄明教寺外的淮河路步行街(东段)

        下图、这是镶嵌在山门殿东墙外的诗碑   全文照录如下:教弩台高接暮云,当年魏武驻三军。而今霸业销沉尽,惟有钟声送夕曛。

        李子渊:家孚太傅文忠公之曾姪孙也,幼有隽才,每出诗文多为作者誉,叹年十九遽殁,其父伯琦痛之甚,此乃其合肥杂咏二十四首之一。寺僧普润乞书置寺中。伯琦因荐余书之刻石遗寺。僧????致其无已之意也。    辛未三月上巳日    张文运记

       下图、重建明教禅寺碑记

合肥城中有古丘,方广可容千人。位其巅,有梵宇焉,庄严伟丽,冠绝一郡,即所谓名教寺也。地当江淮之衝,过客瞻仰,每欲揬其起讫,顾无金石可徵论者,憾焉。中华民国十五年夏六月,寿春张树侯来游,主僧普润乞为记。考之邑志,三国时地属魏,张辽守之,武帝常教射于此,因名曰教弩台。风云飘瞥、霸图已空而堡?言言,屹然?。古萧梁时始营佛刹,铸宝相,谓之铁佛寺。后废。唐大历时土中得铁佛,高丈八??朝诏建。明教寺中历五季,下逮宋元明迄清,未之有改。咸丰之乱,殿宇既墟,像亦不存。同治初,通元上人始行修复。上人俗姓袁氏,名宏谟,太平天国遗老也。国覆后祝发披缁,隐扵城西紫蓬山西庐寺。初,郡守谭、邑令黄、邑人李文忠、周武仕、王谦斋等,佥以胜蹟不可以不復也,要非得高行僧侣主之不可,爰属之上人。建筑既竣,开戒坛,度比丘,各予记?戒律,眎他寺为严。后值国变,坏扵驻军,僧徒亦云散矣。赛陀师自山中徕观之,则苔生尘鼎、草没僧寮,断瓦积垣,不胜蒿目,人天刦换,补救宜勤。乃北走燕赵、西极秦陇。募缘规復,工甫竣,遂化去。以属其弟子三根、即普润开士也。开士湛湥内典,丕振宗风,眷襄古德之创垂,郑重名都之胜蹟。精求铭篆以作休光,其高谊有足多者扵戏。晋则铁马金戈,今则晨钟暮鼓,英雄梦短,佛海春长,俯仰千载,观感湥矣。谨熏沐再拜而书诸石

        全文完

原题  (原创)合肥:曹操“教弩台”/“明教寺”    2012-11-26 11:37   发表

2014.12.5  阅读  519

2018.12.31    阅读(1406)| 评论(25)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