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为什么选择分手
“我们追求或吸引别人来做我们的伴侣,是因为我们需要人陪伴、照顾、了解、支持、接受、赞赏、抚摸和相拥入眠……
这是十分自然的,并没有什么不对。
但若是我们相信,我们所需要的快乐、安全感、自尊或是其他的许多事物,都要经由别人来实现的话,那就成为一个大问题了。”
会有怎样的问题呢?以我的故事为例:
我与他是高中在一起的,你可以将这叫做是早恋
未成为男女朋友时我看到的都是他身上的闪光点:很会社交、有很多的朋友,在朋友的圈子里有号召力……这些都是我不所拥有的,因为当时的我没有足够的自信主动与他人正常交往。这样的差别导致我当时的想法是:“我配不上他。”可没想到,他居然也渐渐喜欢上了我。
而真正促使我与他走到一起的是什么呢?
是他作为朋友却高于朋友的关心、是我认为父母都不懂我时他竟然能句句说到我的心坎里、是我生理期他会体贴我给我煮热汤的温暖……
我需要人陪伴、照顾、了解,所以,在一起了
他满足我对伴侣的所有期望,我认为:“他能带给我幸福”
讲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很正常,就是一段正常恋情的开端?
那问题是怎么出现的呢?
我们在一起五年,一年半的相处,三年半的异地。而“幻灭”早在第二年开始显现。
原因正好是我当初看上的他的“光环”
我觉得他朋友太多,花在朋友身上的时间比我更多。
我开始衡量在他心里朋友重要还是我更重要?
“你去和他们玩啊,我没关系。”
他女生缘也很好,女性朋友有很多。
他和班里女同学走得近我便开始吃醋、失去安全感。
“你不是喜欢那xx吗,还来找我干嘛?”
随着“光环”的消散,也打破了我“想要变得特别”的期望:我并不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那一个人。
于是我开始各种“作”,因为他跟某位异性朋友打电话半个小时而闹分手、因为他班里有女生喜欢他而提分手、因为感觉他还在意前女友说分手……
我真的是想分手吗?不是
我是希望他能看出我的情绪
但我怎么也不说理由
可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自己,我将他是否给了我安全感、我在他心里是否重要的标准完全归结于他的行为,例如:他给我发消息打电话就是爱我,晚回消息、不回消息就是不爱我。
说得简单点,是童年的期望与需求没有被满足,所以终其一生都要去找一个人来弥补小时候心灵的缺失。
在恋情的开始,我便是带着期待的心理
小时候妈妈陪伴在我身边的时光甚少,而爸爸是不怎么管我的;父母对于我情感方面的引导是微乎其微的。
所以在青春期时我很容易对异性的关心所打动,比如问我冷不冷、看出我的不开心并询问怎么了?这些丝毫不用付出代价的“真心”就足矣让我动摇,更不用说买早餐、送我回家等行为,我就已经感觉受宠若惊!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我价值感是得有多低?!)
“作”了这么多次,怎么还能在一起五年呢?
因为距离
大学后,分隔两千公里
我原以为开学不久后会分手,没想到没有产生第三者反而产生了美。
那些光环幻灭后的情节不再呈现在我的眼前,大学的生活也很忙碌,所以我没有那么多的剧情
大学期间的每一天,都是一日三餐温饱问题的问候
不温不火,没有火花也没有分手的理由
毕业后
我辞了实习完的工作,回了家,去了他的大学,认识了他的朋友
相处的时光越多,我越发觉生活如死水
但与中学时不同的是,我不再作
我纠结:这是“不爱”了?还是我“懂事”了?
后来我把这归结为:“不爱”
而他应该归结为:“懂事”/“更爱”
因为他有结婚的念头
而我说:“分手吧”
他需要我说出一个理由,我憋了半天只说了句:“和你在一起的日子就是我一眼能望到尽头的生活,这根本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他问:“你想要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我说不上来,开始找各种他的不是:“我说了不喜欢你抽烟,不喜欢你和朋友喝醉后的样子,不喜欢你什么都要管着我!可这么长时间了,你还是没改!”
在后来分手后的一个月,他说:“我戒烟了,其他的,都可以改变的。”
我心里的感觉却是:就算他改了,我还是不幸福。
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使我放弃这段感情的原因不在于任何人,而是在于我自己。
我将所有需要的都寄托于他,他没做到时我开始用各种方式索求,甚至想要改变他。
最后发现都没用的时候,我下的定论是:我不爱他了、我们不合适。所以选择放弃关系。
如果我有足够的能量支撑自己,通过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不需要他来做出牺牲。怎么会有那些“作”呢?
说到底,是我那低的不行的归属感与价值感。
那今后我愿不愿意寻求自己内在的力量来满足我的所有需求呢?
答案是:我愿意
所以我现在要做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修复内心的创伤,建立自我价值感。
我在践行,也希望未来某一天,能遇到灵魂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