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三不》,2020年必读的第一本书
2020年的第一本书
《修心三不》
编著-冯涛荐语
本书围绕不生气、不计较、不抱怨,系统地讲解如何修心持身。我们为什么要讲修心?修心是不与自己斗,通过调节情绪,来达到自然平和的状态。修心不止修的是内心的心态,更是修养自我、重新认识自我、面对自我的一个过程,最终助你迈向成功。
精华解读
以下内容为《修心三不》一书精华解读,供广大书友们学习参考,欢迎分享,未经允许不可用做商业用途。
目录
上篇 不生气
第一章 把控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第二章 管理情绪,找出负面情绪的根源
第三章 沉得住气,脾气永远不要大过本事
中篇 不计较
第四章 宽以待人,计较是你想太多
第五章 敞开心扉,心底无私才会天地宽
下篇 不抱怨
第六章 善待他人,用平常心化解心中的抱怨
第七章 懂得知足,固守自己所拥有的幸福
正文
上篇 不生气
第一章 把控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破解属于自己的情绪密码
达尔文提出,人类在繁衍生息中要争取最大的进化优势。当趋利避害的心理和行为已经深深烙印在基因里时,人们会体现出两种相反的情绪——积极正面的情绪和消极负面的情绪。
情绪的产生,除了跟外界的刺激有关,也跟这个人的主观意识有关。
快乐是一种积极正面的情绪。当人们快乐的时候,心情是愉悦的,身体是舒适的,大脑是活跃的。表现出来的,就是人们在快乐的时候会笑。但需要注意的是,笑有真有假。假笑的人,肌肉不会相互配合运动,笑起来给人一种很不自然的感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皮笑肉不笑。而当人感觉到快乐的时候,位于脑前额叶的区域就会被激发,我们就能够更有创造力,学习工作效率都会更高。
但人也会发脾气,从生物机制来说,发脾气是自我防御和攻击侵占的原动力。这种自我防御在人身上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发怒。
想要真正了解不同的情绪,除了了解情绪的理论知识,还有特别重要的 一点,就是认真去体察、分析和总结自己的感觉,才能真正破解属于自己的情绪密码。
成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
现代社会快速发展,每个人都会收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如果我们不能直面自己的情绪,不对负面情绪加以控制,不仅会对他人造成伤害,长此以往,还会给自己带来严重影响。每个人都有两种心理,一种是理性心理,另一种是情绪心理。
负面情绪不仅是在人们潜意识里产生的,还可能“相互传染”。有的人本身心态就不好,却根本没有想过要去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而是任由它到处传染别人,从而达到自己内心的快乐。要知道,这个社会上谁都不欠谁,别人没有义务做你的情绪垃圾桶。
负面情绪是一滴墨,能迅速染黑我们心灵的湖泊。要想控制负面情绪,不让情绪失控,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不要做激烈的抵抗。最好的方法是梳理,理清情绪的问题根源,把负面情绪转化为积极正面的情绪。最后做到和自己的情绪握手言和,和谐共处,真正成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情绪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内心体验。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情绪的海洋中。这东西十分微妙,难以言传。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对我们的影响往往超乎想象。
人的情感是复杂多变且不容易控制的。能否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体现。有效地管理和调控自己的情绪,就能够改变自己的处境,面对不如意的现实。成功的前提就是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更是我们身心健康的保证。一个理智的人,处理事情时,不会感情用事。相反会用理性去支配自己的言行举止。因此,我们要提高自己的理智,用理性来控制感性,把握情感的流向。
给头脑降温,熄灭心头怒火
愤怒会使人丧失理智,会让人做出不计后果的言行。生活中,每个人都免不了动怒。愤怒是一种正常的情绪,通常它还是健康的。但当它不受控且变得有破坏性时,会导致你在工作、人际交往甚至一切生活中出现问题。
如何消除愤怒的具体方法:
1)请可信赖的人帮助你,当看见你动怒的时候,就及时提醒你。当你接受信息后,试着努力推迟动怒,看看自己在干什么。
2)不总时对别人bao有期望。
3)当你愤怒时,请冷静思考,提醒自己不消极看待事物。
4)主动控制,用道德和意志修养来缓解和降低愤怒的情绪。
5)学会假装动怒,例如提高嗓门或板起面孔。
6)给自己10秒钟的时间来冷静地描述自己和对方的感觉,换位思考。
7)学会允许别人选择其言行,就像坚持自己的言行一样。
8)改变自己的心态。用疏导的方法将烦恼与怒气引导到高层次,升华到积极的态度上。
总之,一个人必须提高自己控制愤怒情绪的能力,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情绪的波动。深悟“淡定”二字的含义。
嫉妒是人生的一记暗伤
俗话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别人的成就,我们不去心怀嫉妒。嫉妒别人容易消磨自己的斗志和锐气,要学会平静地看待别人所取得的成功,这是拥有幸福人生的秘诀。
不要让恐惧慎入自己的心中
罗斯福曾说过“克服恐惧最佳的对策,就是勇敢地面对它。”可见,恐惧源于我们自身,发自我们内心。恐惧是一种基本的情绪。我们只要用理性和行动控制自己的想法,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用积极的行动激励自己并相信能够战胜恐惧。
猜疑是害人害己的祸根
所谓猜疑,无非就是无中生有地起疑心。思想家培根曾说过“猜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起飞。这种心情是迷惑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你的事业。”猜疑是人性的弱点之一,有了猜疑之心,无论是对待朋友,还是看待事实,都无法站在一个理智的层面去判断,反而会凭借一点表面现象,作出主观臆断,随意夸大并进而扭曲事实,甚至无中生有,从而破坏人际关系。
猜疑是心灵闭锁者人为设置的心理屏障。无论在今后的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只有敞开心扉,求得彼此之间的了解沟通、增加相互信任、消除隔阂、排除误会,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理解。
克服抑郁,远离不良情绪困扰
心理学家们认为,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加大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再加上经济拮据、失业和下岗等各界因素,抑郁等发病率会增加。严重者会出现自杀,即抑郁症不仅会影响人的工作和生活,还会危及生命。
如何排解抑郁情绪,还自己一个快乐人生,方法如下:
1)向亲友倾诉。倾诉的过程就是一个不良情绪释放的过程。亲友们的理解和支持,有利于不良情绪的释放。切记不可完全依赖,一定要学会让自己变坚强,多有正面情绪的释放,养成不积累情绪垃圾的好习惯。
2)适当运动。适量的运动会产生许多对身体有益的激素,可以使你远离不良情绪,万不可过度。
3)放松自己。学会找到可以缓解压力和释放情绪的地方,例如唱K、做瑜伽等,做一切自己喜欢的事。
4)注意饮食。适当吃一些高热量、有健脑作用的食品。少吃零食和刺激性食物。
第二章 管理情绪,找出负面情绪的根源
成功人士办事不靠发脾气
当一个人在生气时,思想就会变得不成熟,情绪会变的一发不可收拾,言语和行为会表现失态,会大发脾气。那么,既然发脾气是一种生理机制,我们无法回避或控制,那我们也不能放纵这种负面情绪,而是应该努力对暴怒的行为进行控制。关于控制情绪,想要成为成功人士有几个要点值得牢记。
1)掌握事情逻辑,知道事情发展的流畅,预测事情的发展结果,制定好的计划,一步步完成任务、处理事情,使自己不再为未知的情况陷入负面情绪。
2)找准努力目标,有清晰的自我定位,做好相应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先明确目标,再做好流程,为控制情绪提供一个有力环境。
3)掌握方法论。一个人要拥有更多办法去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才不会产生急躁情绪。
4)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而不是急于争取自己的利益,看淡得失,情绪就会变得平和淡然。
5)提升社交经验与沟通技巧。学习如何有效地与人沟通,从中收获正能量。
找出负面情绪的根源
导致负面情绪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内因也有外因。
第一大内因就是缺乏情绪清晰度。简单来说,就是毫不费力,你就能判断自己现在的情绪和状态。
第二大内因是付出了高昂的情绪劳动。那什么是情绪劳动?专家解释,情绪氛围情绪感受和情绪表达。情绪感受就是我们的真实心情如何,而情绪表达则是我们表现出来的情绪是什么样的。两者构成了一个公式:“情绪表达”和“情绪感受”的越大,这个人付出的“情绪劳动”的工作量也越大。要避免情绪失控,我们就要缩小他们之间的差距。专家的建议是,改变情绪感受更有利于扭转负面情绪。
遇到问题,看看别人是怎么处理的
为了避免尝试错误和暗中摸索的过程,缩短学习进程,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个主要途径。所谓观察学习,就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过程。通过直接经验而进行的直接学习知识学习的一种形式,而通过直接经验进行的任何学习,只要通过观察他人示范就能进行。因此,观察学习更为重要。要记住,在寻求情绪控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情商和控制力,当我们感到情绪即将失控的时候,不要继续钻牛角尖,而是要向他人求助,来消除自己的负面情绪。
笑脸最能打动人
美国作家奥格·曼狄诺提出的“微笑定律”——“微笑可以换取黄金。”无须解释,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情绪语言,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因此,微笑称得上是一种“最正面的情绪表达方式”。这句话在众多服务行业中最能体现。
在现实生活中,微笑还有助于消除负面情绪,获得他人的好感。微笑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在人际交往中,再困难的事情也什么是一个微笑是化解不了的,只要发自内心。
自信的人不容易发怒
和笑一样,人都会发怒。此外,还有种叫“自尊感情”的情绪,它不同于“自尊心”,“自尊感情”高的人,对于别人的侮辱是可以宽容对待的,而“自尊心”强的人,是受不了别人冒犯的。而“自尊感情”低的人,会时常因为一些琐碎小事而生气,难以树立自信,需要从别人的尊敬中间接地获得“自尊感情”。
还有一种人是“易怒”人群,这其实是一种病态心理。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易怒的人通常是出于五种心理动机。
1)自卑心理。内心敏感而脆弱,在普通人眼里看似正常的事情,在他们眼里就是对他们的侮辱或嘲讽。因此,这类人更容易被激怒。
2)不擅长社交。他们缺乏处理矛盾的技巧和能力。一旦发生冲突,他们会想不到好的沟通方法,就会用威胁他人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3)缺乏安全感。这类人心理脆弱且易怒,需要通过发怒来给自己壮胆,从而防止别人伤害。
4)予取予求。当一个人得不到的东西通过发脾气或闹一闹就能得到,那一定会变得非常易怒。这类人往往是成长过程中心理认知出现了问题,从而让别人很难喝这类人建立理性交流。
5)心理因素导致心理问题。有些人天生就是易怒型人格,他们的大脑构造异于常人,某些激素分泌失调,从而难以克制情绪,就好比有的人习惯将责任转嫁给他人,把自己的错误、失败正当化……这就是生理对心理的影响。
学会科学地应对压力
压力太小,容易使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从而阻碍前进的脚步。保持适度压力有利于振作精神,提高生命的质量,也能够不断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但压力一旦超过限度,就会适得其反,不但不能适应,反而会对我们造成一系列危害。
压力过大产生的危害概括起来主要包括胜利、情绪、认知、行为这四个方面。
生理上,压力过大会导致多种身体疾病,体内激素分泌不调。
情绪上,长期生活在高压下,会导致情绪容易失控,从而出现一些生理变化和行为异常。
认知上,压力过大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等一些自我否定的心理,会对正常生活构成障碍。
行为上,长期压力过大,会导致容易对他人冷漠,与人冲突,甚至封闭自己。更可怕的是,容易出现自残、自杀等冲动性行为。
既然压力过大危害如此严重,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缓解压力?
1)完善自我。
2)寻找适合自己的休闲方式。
3)懂得劳逸结合,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
4)寻找刺激点,学习新的技能。重新扬起斗志,面对生活。
别让“路怒症”害了你
导致路怒症的诱因在心理学上被归为阵发型暴怒状障碍,人格障碍、性格特征、心理周期、情绪转移、幼稚心态都是导致路怒症的内在心理原因和根本原因。
不要为了小事而生气
英国著名作家迪斯雷利曾说过:“为小事生气的人,生命是短暂的。”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人们愁眉苦脸、抑郁伤感、发脾气,而说到底都是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耿耿于怀,为这些小事耗费精力是不值得的。遇事沉着冷静,用豁达的心态去面对,才会有个好结果。
第三章 沉得住气,脾气永远不要大过本事
遇事要沉得住气
冲动是魔鬼。人在一定意义上丧失了理智,就会做出一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害人害己。如果无法抑制自己的冲动,那么就让时间来一只。当情绪上涌动时候,腾出时间让自己冷静,暂时不去理会使自己情绪失控的事情。物无美恶,过则为灾。控制好情绪,耐得住冲动,才是图谋远虑之举。
和平自有力量
能够控制并调节自己情绪的人,才不会被自己情绪控制,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脾气永远不要大过本事
国学大师南怀瑾说过:“上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气,下等人没本事有脾气。”而普通人固有的思想——本事越大,脾气越大。当然不是。乱发脾气时沉不住气的表现,不值得效仿和提倡。所以,为了未来着想,我们一定要提高修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尽量不乱发脾气。
把心放宽,不发脾气
明事的人遇事沉得住气,人生在世,谁都有不顺遂的时候,把心放宽一些,遇事冷静一些,少生气,不发怒,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不要让别人影响自己的情绪
对于你格外反感的人,不要太过关注他,努力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做的事情上,尽量不要让别人影响自己的心绪。尊重别人,必将收获尊重。
理性地把控住自己的情绪
作为一个成年人,不要太过情绪化。心理的不愉快,不要表现得过于明显,尽可能以不影响别人为宜。有句格言说得好:“快乐因分享而加倍,悲伤因分担而减半。”毕竟,谁都不愿意与载满负能量的人接触。理性地把控住自己的情绪,做到悲愁不溢于面,不给他人增添心理负担。
不要在公众场合失态
当你累积了很多负面情绪的时候,不妨找一个没人打扰的地方,尽情哭泣,或者痛快的叫喊,把所有的负面情绪统统排解出来。切记,你已经不是一个孩子,千万不要在公众场合失态,无论有多难过,都要找到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发泄。
有限度地表达愤怒的情绪
有人认为,发怒会伤害到身边的人的感情,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能发怒,宁愿把一肚子怒气留给自己,也不能把怒火喷向别人。虽然这么做能避免冲突,但却无助于解决问题。但当场发火,给予对方猛烈的回击又觉得太粗鲁、太原始了。我们要用恰当的方式警示对方,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无理,在相对平和的气氛中化解尴尬。
中篇 不计较
第四章 宽以待人,计较是你想太多
做一个不去过于较真的人
完美主义者往往工作上认真,把生活安排的有条不紊,但这种性格恰恰容易患上抑郁。我们可以把爱计较的人看作是一个带有一点固执和偏激的完美主义。
在工作和生活上,我们不能过分地追求完美,但也不能什么都不去努力做。应该先认识到自己是否有完美主义的倾向,然后有意识地去调整自己。我们要想清楚要达到什么样全新的状态、要肯定做事的过程、要积极接纳自己。认知上的差距决定了思维上的不同。认知水平高的人,能认识到自身的局限,而与不同认知的人争辩,是很难获得实质性效果的。如何缓解心理缺陷?
1)交友训练法。交友训练就是鼓励他们进行交友活动,在交友的过程中,慢慢学会信任别人,消除不安感。
2)敌意纠正法。要懂得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的基本道理。学会对那些帮助过你的人说感谢,不要觉得理所应当,更不能不理不睬。学会向他人微笑,尽管你开始会不太习惯。
人际交往中需要宽以待人
一个好的社交关系是平等的,而不是竞争、控制,获取优越感。有许多人会在竞争中产生挫败感,从而导致心理极度不平衡。为了恢复心理平衡,我们本能地会用两种方式去应对。第一种方式就是我们希望在竞争中获得优胜,赢的优越感。第二种方式是我们把周围所有的人当成了假想敌。好的人际关系应该是遵循相容的原则。所谓相容原则,是我们可以接纳别人的不完美。其实,在交往中,表现出谦让,会显得你更有风度,不要因小失大。宽容和克制并不是软弱的表现,它是有度量、有智慧的表现,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助你赢得更多的朋友。
不在内心“记小帐”
人会对某些事情似乎记忆深刻,比如外界对自己的侵害。我们对这种侵害称为负性事件。对于这些负性事件,有些人会产生记仇心理。导致记仇心理的根源是记仇心理本身和不良性格、家庭教养方式、人际交往中的压力以及与不良环境有关。
现在了解了记仇心理产生的原因,那么如何化解呢?
1)学会自我转换。例如转头离开,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能感到开心的事情上或者找朋友倾诉,听听他人的劝解和评论,再加上自我的反思,来调节心中的怒火。
2)学会理智地交流。与其把意见憋在心里,不如找机会与对方心平气和的讨论问题,静下心来听听对方的倾诉,用另一种眼光去发现对方身上的优点。
3)寻找共同话题。因了解而创造共同语言去交流,拉近双方的关系。
4)争论问题时不要急躁。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哪怕是共同生活数十年的一家人,思维和行动也会有差别。急躁是伤害感情的暗箭,很可能会因为赢了一场辩论而失去一个至亲好友。
5)专业心理咨询。在自我调节不奏效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联系专业的心理咨询,寻求帮助,针对性的化解报复心理,开启人际交往新的良性发展之路。
不要做太能计算的人
做人不要耍小聪明,人太精明了,只会计较得失,失去生活的乐趣。如果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这上面,生命也会变得索然无味。
拥有更广阔的胸怀
有人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胸怀是做人的肚量,也是一种境界。心胸狭窄的人很难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胸怀是一种修养、一种坦荡、一种豁达。
“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的。”——斯宾诺莎【荷兰】
心量越大烦恼越少
心量的大小,关键在于自己愿不愿意敞开。一念之差,新的格局便不一样。我们的心,要像海一样,任何大江小溪都要容纳;要和云一样,任何天涯海角都愿遨游;要和山一样,任何飞禽走兽都不排拒;要和路一样,任何脚印车轨都能承担……
要有气量,要能容人
古语云:“大度集群朋。”一个人若能有宽宏的度量,那么他的身边便会集结起很多知心的朋友。
一个人的气量是大是小,在心平气和的时候难以鉴别,而当与他人发生矛盾和争执时,就容易看清了。气量宽宏的人,不计较别人的态度,待人随和。相反,则往往事事计较,讨点便宜。
马克思说过:“愚蠢庸俗、斤斤计较、贪图私利的人,总是看到自以为吃亏的事情。”对别人过于苛求,往往会导致彼此之间难以合作。只有从个人私利的小圈子中解放出来,心里装着远大目标的人,才能具备宽广的胸怀,领略到海阔天空的精神境界。
豁达源自一颗宽容的心
无论对谁,都需要多一分宽容,宽容是人们对生命的感恩与尊重,对情谊的难以割舍。宽容是一种美德,我们要有自己的行动,我们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宽容可以唤醒别人的良知,可以让自己更加坦然。宽容别人,不一味地责怪抱怨他人,我们将收获豁达与尊重。
第五章 敞开心扉,心底无私才会天地宽
别把对方看成假想敌
生活中有些人想象力丰富,会给自己有意无意地树立一个“假想敌”。他们会把身边的同事、朋友、亲人当成自己的竞争者。很多成功人士从小就学会了通过树立假想敌来激励自己。他们从学生时代到参加工作,再到称为专家、管理者,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假想敌”。可想而知,在时刻处于紧张,精神高度戒备的状态下,只会弄的自己身心疲惫。但同时,我们也要感谢这些“假想敌”的出现。正式因为他们,我们才有了审视自己的机会,也才有了鞭策自己成长、提高的动机。
那有什么建议给到这些喜欢制造“假想敌”的人呢?
1)意识到“假想敌”的正反效用。要选择一个恰当的“假想敌”,或许可以帮我们完善自我,不断精进。
2)走出受害者的悲情状态。要打破这种自怨自哀的执念,就要正视自己的想法是否符合实际。
3)完善自我,找对真正的敌人。要知道“假想敌”具备我们没有的闪光点,以至于让我们不能去欣赏对方,反而会产生嫉妒,希望通过竞争加以毁灭。
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态,通过对知识、才学、人格、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自我提高,来协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建立与周围人更为友善的关系,才能真正走出四面楚歌的内心交战。
克服猜疑心理
从心理学角度讲,猜疑心理是常见的心理之一,猜疑心理是人性的弱点之一。猜疑心理表现在交往过程中,叫做“自我牵连倾向太重”。这种人总觉得其他什么事情都会和自己有关,对他人的言行过分敏感、多疑。
自我牵连倾向有三类原因:一是自尊心遭受过挫折进而引起自卑,也就对周围的人和事格外在意。二是性格多疑,即所谓“猜疑性人格”。这种人格的人在遇到困难时,往往表现为过分敏感,产生种种疑虑。三是有某种精神或躯体上的弱点。这类人往往格外在意别人的评价。
任由“自我牵连倾向”无限发展,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给工作和学习带来损失。我们应该学会自我控制、强化心理素质、摆脱错误思维方法的束缚、敞开心扉、增加心灵的透明度、无视小道消息和流言蜚语来避免这类病态心理的产生。
计较太多,反而失去更多
平时太过斤斤计较事情的对与错其实算不得真正的认真,顶多只能算是计较。做人应该少计较一些,多一些学习和思考,那么就会自然看淡得失、看淡喜忧。
保持一个健康淡泊的心态,人生每天都会简单、自然和新鲜。
学会向他人敞开心扉
敞开心扉的最好态度就是以非常理解的方式去倾听,什么都不用说,只要同理对方的感受就好。另外,不要只是满足对方外在的需求,如果你能够知道对方的喜好,那就投其所好,这是很重要的。带着意愿去理解,尤其是在他做错事的时候,如果能够宽容的原谅,那对方的感激不是用言语可以来形容的。
眼睛不要只看到别人的短处
每个人都有可取的部分,也有不足的地方。与人相处,不要苛求别人十全十美,这样永远也交不到真心朋友。
凡是成大事者,都有广阔的胸襟。
用沉默来应对诽谤
做人难,难在如何面对诽谤。为人处事,面对诽谤不需要事事务求澄清,沉住气,用沉默来应对诽谤,让浊者自浊、清者自清,只需要自己心境坦荡,诽谤最终会在事实面前不攻自破。
多交朋友,少结冤家
当你面对一个敌人的时候,你所面临的将不只是一个敌人,你所感受到的威胁将十倍百倍于他实际上给你的威胁。而当你用友情感动了一个敌人,使他成为你的朋友的时候,你所得到的也将不只是一个朋友,而是十倍百倍于他实际给你的快乐。
古语云:“冤家宜解不宜结。”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少一个仇人少一堵墙。用积极正面的心态是自己活得轻松愉快,活得充实而有意义。
不要计较眼前的得失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把吃亏当作占便宜,不因小事而斤斤计较的人终将有更大的收获。而那些往往不肯吃亏的人,胡因为斤斤计较而吃更大的亏。
此外,对于工作中由于争端而吃的亏,应坚持吃亏就是占便宜的原则。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有不顺心的时候,在这个时候要尽量选择忍让,不惹事端,多考虑同事的感受,多感谢他们平时对自己的帮助,这有助于以后工作的展开。
下篇 不抱怨
第六章 善待他人,用平常心化解心中的抱怨
别让抱怨影响了你的格局
抱怨,是人们常见的人际交往的反应。每个人都知道抱怨没有用,但还是忍不住要抱怨。其实,抱怨分两种,一是抱怨别人对自己不公平,从而抱怨别人;二是环境不好,抱怨所处的环境。
人一旦开始抱怨,就会找很多理由来证明我们是对的,别人是错的。这个时候,我们不会再想到对方的好,但事实呢?值得我们思考。
每个人都当过别人情绪的容器,自己也对别人抱怨过。所以,不难理解,抱怨是一种带有极强的沟通意愿的行为。人们需要把自己的不满和需求一股脑儿地宣泄出来,以求得别人的明确回应。
用平常心化解心中的抱怨
随着职场压力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怨声四起,但是抱怨无法帮助我们改变现状。
加班是职场的一个敏感点。频繁的加班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奏,让人有苦说不出。所以,加班诉苦,在职场中是常有的事。但如果仅仅是对加班的抱怨,应该有理有据,让老板知道你为加班付出了哪些代价,明白加班不是由工作效率低引起的。如果有了情绪,不如直接说,把诉求清晰地表达出来更为实际。
总之,抱怨只能使你肩上的报复更加沉重,会让你忽略掉许多生活中的美好,凡事请让自己保持一颗平常心,这样才能美好的生活。
戒除不断的抱怨
选择性积极关注、给自己的抱怨设限、抱怨也要注重质量、抱怨也可以表达真实感受这四个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改善抱怨的模式。
自我调适爱抱怨的方法
抱怨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伤害,也伤害到身边关心自己的人。我们要把不满的情绪、抱怨的语言在心中化解,就必须认清,生活不仅有痛苦和不如意、不完整,更有幸福和美好。应对抱怨最糟糕的方式是反向抱怨,以抱怨反击抱怨只会激怒对方。正确的沟通方式应该是直接去找你要抱怨的对象,通过正面沟通,来梳理分歧,消除误会,解决问题。同样的,你也可以离开抱怨现场,从事情中抽身,以避免争执的升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及时自我调适:
1)抛开人生无谓的负担。
2)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设定目标
3)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
记住,只有强大的人才能做到面对别人的挑衅不予理会。
爱情不要走到互相埋怨那一步
哪些人会抱怨个没完?
1)童年无助经历
2)长大后的自我诅咒。
我们常说夫妻间的关系最为亲密。但是,再亲近的人,也有一些底线不能碰触。否则,就会对婚姻造成破坏性伤害。夫妻之间不要否定、、批评、抨击伴侣;沟通时,不要火力全开;负性诠释。
以德报怨,善待对手
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对于昔日的对手,打击报复只能为自己买下更多的祸根,而善待我们的对手,不但能够感化他们,还会为我们自己的事业扫除许多障碍。
抱怨不如改变
凡事都有两面性,每个人看待的事情都有不同的角度,不要养成抱怨的习惯,而要养成改变的习惯。当现实摆在面前的时候,停止抱怨,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现状,这是最好的办法。
第七章 懂得知足,固守自己所拥有的幸福
有一种快乐叫知足
知足者常乐。一个人应该懂得知足,从中得到快乐,让自己活得更轻松、更有意义。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人们为了追求更高的目标和享受更美好的生活而奔波忙碌、拼搏奋斗这无可厚非。但是,社会和生活所能满足的欲望总是有限的。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习惯于把自己喝别人相比,却不知道自己也是别人羡慕的对象。所以,人生最大的烦恼不是自己拥有的太少,而是自己向往的太多。
知足是保持淡定的心态
在知足者的眼里,知足是一种境界,是微笑着面对生活。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困扰,他们都会为自己寻找合适的台阶,而绝不会庸人自扰。
生活要幸福,很简单,拥有一颗知足的心即可。
幸福就藏在人的心里
幸福究竟在哪儿?每一个人其实都是幸福的,学会珍惜,不要到失去的时候,才惊觉幸福原来就在自己身边,在我们心里。
在这个现实残酷的社会中,我们习惯把幸福和财富、成功、完美的爱情来做联结。
幸福与不幸福只在于自己知足与不知足的心里。
开心地过好每一天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明天会死掉,不论死于什么天灾人祸,今天的你会怎么办?闭上眼睛,好好想一想。
只有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我们才会珍惜每一天中的每分每秒,才会善待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不要过度追求完美
真所谓“人无完人”,世界上从来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事和物,所以注定人生是存在缺憾的。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接近完美,切不可因为不完美而烦恼。如果你无法接受不完美,那你也就没有资格获得完美的人生。
幸福跟金钱无关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幸福与金钱之间有个临界线。在临界线之间,金钱和快乐是成正比的。而过了临界线,金钱和快乐是成反比的。不管有多少钱,如果不懂得在有生之年去享受它,再多的钱也没有任何意义。钱,可以买到生命吗?!
适合自己才是快乐幸福的日子
显而易见,最适合自己的,便是最好、最幸福的日子。当你羡慕别人拥有的财富时,可能他正在羡慕你的悠闲。许多时候,我们会忽略自身的幸福,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有属于自己的幸福。
多一些感恩,少一些抱怨
生活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但如果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这个世界,那你就是幸福的。不管是多么不幸的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要心怀感恩。
活着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
结语
生气、计较、抱怨是腐蚀心灵的三大毒药,是幸福人生的三大敌人,是成功路上的三大绊脚石。只有消除心灵的负能量,激发潜在的正能量,才能内心强大、心灵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