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时间,写讲稿

2023-03-23  本文已影响0人  一苇杭之03

这几天真是每天好几万字的讲稿,忙得没有时间读书思考啦!不过呢,写讲稿的过程也是在读书,所以稍稍心安。

今天赶的是后天上午诗词课的讲稿,这次少年时的诗词课安排在艺圃,这是一个我非常熟悉的园子,闭着眼睛也能把全园讲上三五个小时不带歇的,但是这是诗词课呀,我还是需要重起炉灶,精心准备的。

加入了新内容,自己也有激情,发现朋友们听着也有趣,唯一需要付出的,是我的时间和精力。

少年时之艺圃诗词课

苏州园林是古典私家园林。

苏州园林是文人写意山水园。

园林基本要素:叠山、理水、建筑、花木

苏州有九座世界文化遗产的园林,1997年12月4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等四座苏州古典园林获批;2000年11月30日,又有五所获批,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

一、入口小院:

苏州园林总是藏在小巷深深处,艺圃更是在最古老的苏州小巷中。艺圃位于吴趋坊文衙弄,向南到宝林寺前,出去就是文衙弄。向北至天库前,过去就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的阊门。

吴趋坊原为苏州古坊之一,唐朝陆广微《吴地记》六十坊中有记载。坊的得名,源于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陆机歌唱吴地风情的诗《吴趋行》。

《吴趋行》是陆机献给姑苏永远的赞美,也是历史上第一首苏州的荣誉颂歌。

【经典诗文1】

《吴趋行》 晋·陆机

楚妃且勿叹,齐娥且莫讴。

四坐亟(jí)清听,听我歌吴趋。

吴趋自有始,请从阊门起。

阊门何峨峨,飞阁跨通波。

重栾(luán )承游极,回轩启曲阿。

蔼(ãi)蔼庆云被,泠(líng)泠祥风过。

山泽多藏育,土风清且嘉。

泰伯导仁风,仲雍扬其波。

穆穆延陵子,灼(zhuó)灼光诸华。

王迹隤(tuí)阳九,帝功兴四遐(xiá)。

大皇自富春,矫首顿世罗。

邦彦应运兴,粲(càn)若春林葩(pā)。

属城咸有士,吴邑最为多。

八族未足侈(chî),四姓实名家。

文德熙淳懿(yì),武功侔(móu)山河。

礼让何济济,流化自滂(pāng )沱(tuó)。

淑美难穷纪,商榷(què)为此歌。

陆机出生于公元261年,卒于公元303年。他出身吴郡陆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他的弟弟陆云合称“二陆”。公元280年,吴国灭亡时陆机才20岁,这首诗是在吴亡前写的。

公元289年,陆机兄弟来到洛阳,名声大振,曾任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后来与他的弟弟陆云一起死于“八王之乱”。

陆机的诗、文、赋皆擅长,钟嵘《诗品》将他的诗评为“上品”。陆机还是文学理论家,所著《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第一篇系统的创作论,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理论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平复帖》是晋代文学家、书法家陆机创作的草隶书法作品,牙色麻纸本墨迹,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平复帖》共九行、八十四字,是陆机写给一个身体多病、难以痊愈的友人的一个信札,因其中有“恐难平复”字样,故名。它是作者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其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

《平复帖》的书写年代距今已有1700余年,是现存年代最早并真实可信的西晋名家法帖,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研究文字和书法变迁方面皆有参考价值。

二、首任园主袁祖庚:

明朝嘉靖三十七年(1558),浙江按察司副使、抗倭名将袁祖庚(1519一1590)被罢官归乡后,1559年在今艺圃地址上建宅园,取堂名“醉颖堂”,门楣“城市山林”。

这一年二月,正是“吴门四家”即“明四家”之一的文徵明去世,“城市山林”取义于文徵明的诗句,正是苏州园林主们构筑自己的一片桃花源,营造出“虽在城市,如入山林”的意境。

【经典诗文2】

《若墅堂》明·文徵明

会心何必在郊坰,近圃分明见远情。

流水断桥春草色,槿篱茅屋午鸡声。

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不负昔贤高隐地,手携书卷课童耕。

三、艺圃花廊:

占地6亩不到的艺圃呈东宅西园的布局,高高的围墙、曲折婉转的长廊,引领我们走入园林深深处,豁然开朗时,一个山水交融,树木葱茏的美妙世界出现在我们眼前。

艺圃的花廊是园中一绝,每年五月,蔷薇花开季,走进艺圃,穿行在开满鲜花的长廊中,是别样的浪漫。

【经典诗文3】

《山亭夏日》唐 高骈(pián)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四、丝绸同业公会~七襄公所:

顺小径右转折北数十米有一过街屋,屋檐下悬挂书法家崔护在辛已(2001)春月书写的“七襄公所”匾,以示艺圃曾是绸缎行业会所。

          清道光十九年(1839),吴氏因故迁徙他乡。商人胡寿康、张如松为创建绸缎同业公会而购艺圃,因取《诗经·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之意取名“七襄公所”。七襄:七驾,织女一日自卯时至酉时移动七次。

【经典诗文4】

  《 诗经·小雅 · 大东 》

有饛méng簋guǐ飧sūn ,有捄jū棘jí匕bǐ 。

周道如砥dǐ , 其直如矢shǐ 。

君子所履lǚ , 小人所视。

眷juàn言顾之,潸shān焉yān出涕。

小东大东, 杼zhù柚yòu其空。

纠纠葛gé屦jù , 可以履lǚ霜 。

佻tiāo佻tiāo公子, 行彼周行xíng 。

既往既来, 使我心疚jiù 。

有冽liè氿guǐ泉,无浸获薪。

契qì契qì寤wù叹, 哀我惮dàn人。

薪xīn是获薪 , 尚可载zài也 。

哀我惮dàn人,亦可息也。

东人之子, 职zhí劳l不来 。

西人之子, 粲càn粲càn衣服 。

舟人之子, 熊罴pí是裘qiú 。

私人之子,百僚liáo是试。

或以其酒 , 不以其浆 。

鞙xuān鞙xuān佩璲suì , 不以其长 。

维天有汉, 监亦有光。

跂qí彼bǐ织女 , 终日七襄xiāng 。

虽则七襄xiāng , 不成报章 。

睆huǎn彼牵牛, 不以服箱xiāng 。

东有启明 , 西有长庚gēng 。

有捄jū天毕 , 载施之行。

维南有箕jī , 不可以簸bǒ扬。

维北有斗 , 不可以挹yì酒浆 。

维南有箕, 载翕xī其舌shé 。

维北有斗 , 西柄bǐng之揭jiē 。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对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一个人学了诗,学了礼,才能文质彬彬,才可称为君子。

五、吴中诗文世家文氏家族~世伦堂:

我们走在艺圃的东宅中,仿佛穿行在历史长河里,艺圃的三代园主都是饱读诗书、节操高尚的进士,了解他们的人生轨迹,令人肃然起敬。

在入园小院,我们知道了第一任园主袁祖庚是一位进士出身的抗倭名将,当我们进入世伦堂,第二任园主文震孟的故事更加吸引我们。

文震孟是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的状元郎,他还是声名赫赫的名门之后,他的曾祖父文徵明是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祖父文彭也是书画家,还是文人篆刻的开山鼻祖。

世纶堂是因为文徵明和文震孟曾祖孙曾任职于翰林院,为皇帝起草诏书。古代把为皇帝起草诏书的人称为“掌丝纶”,祖孙都任职翰林院,就是“世掌丝纶”。我们读一首杜甫的诗:

【经典诗文5】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唐·杜甫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六、铁骨铮铮大明遗臣姜埰~东莱草堂:

清初,顺治十七年(1660),明朝遗臣山东莱阳人姜埰(1607一1673)流寓苏州,应文震孟姻亲周茂兰之请侨寓药圃,将药圃改称“颐圃”,又名敬亭山房,后又称“艺圃”。康熙十二年(1673),园子传到次子姜实节手里,他将敬亭山房改名为艺圃。

东莱草堂墙上有四首诗,均为当代著名书法家吴䍩木所书,我们一起读一读背一背吧。

【经典诗文6】《夏日田园杂兴》南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经典诗文7】

《二月一日晓渡太和江三首》南宋·杨万里

晓岚妨人看远山,小风偏入客衣单。

桃花爱做春寒信,只恐桃花也自寒。

【经典诗文8】《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经典诗文9】《雨过山村》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七、世外桃源、心灵归宿~馎饦斋

馎饦斋在姜氏艺圃时是姜埰的书房,这里位置僻静,庭院窄小,院中靠南墙栽了几竿竹,东南角种了一蓬书带草,还有竹。 

【经典诗文10】

《饮酒·其五》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约365—427年),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

陶渊明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等,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中国历代文人深受陶渊明的影响,作为文人写意山水园,苏州园林营造中处处都表达了园主浓浓的归隐心。苏州园林中不少景点以陶诗题名,营造出平淡悠远的意境。

八、芭蕉小院诗意浓:

《添字丑奴儿》宋·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九、爱莲窝:位于水池东岸北端,坐东朝西,

南北辟出入口,南面通往池东园路,北面可到旸

谷书堂。

  艺圃中曾植有白花重瓣湘莲、花色娇艳的小桃红以及罕见的一茎四花宛若众星捧月的四面观音莲,为整个苏州城最罕见,可惜毁于太平军战火,后从湖北引进白莲。

《白莲》唐·陆龟蒙

素蘤(huā)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窗外有石榴一株

明·文震亨《长物志·卷十一 蔬果》:石榴,花胜于果,有大红、桃红、淡白三种,千叶者名饼子榴,酷烈如火,无实,宜植庭际。

《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