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高等教育者缺乏的,是表达愤怒的能力

2022-09-08  本文已影响0人  不着急的猫

最近在重看许知远的十三邀节目,印象深刻的是采访俞飞鸿的那期。

俞飞鸿说自己一直在探索自由的边界。

在国外,有一次过马路的时候她差点被一辆车正面撞上。

所幸脱险后她气急败坏,用尽了毕生学到的英语脏话去骂开车的人,并且用脚踹车子的轮胎。

那一刻,她感觉自己很自由,因为她拥有了表达愤怒的能力。

在上大学的时候,她说自己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同宿舍的女生惹她生气了,她在宿舍里想好了怎么和舍友发飙生气,说你这里做的不好怎么样怎么样的。

但等舍友回来,面对别人,她说不出来。气的只能踢自己的脸盆,同学都很奇怪,不知道她怎么了。

最近因为疫情在家,我得以从工作里脱离出来,暂时把生活的节奏变慢。

联想起在工作中,其实很多人也是像俞飞鸿这样的,内心善良,但总是自我压抑。

在这里我想建议大家:在社会中一定要养成和别人起冲突的能力!

并不是主动去挑衅别人,而是面对别人的刻意刁难,一定要有反击的能力,这是自己的边界。

一旦人没有边界,没有原则,就会迷失自己。

进入工作以来,与这个世界上的人起冲突的时候一定常有,要学会保护自己。

但记住不要动手,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要动手!

骂的再脏都无所谓。

接着还需要对自己进行自我锻炼:穿搭,健身,智慧,利他。有时候内外兼修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尊重。

除了这些正事之外,其他的诸如自我欲望满足这些,都是小事。

虽然某种程度上来说,优越感也是一种驱动力,但是最好不是不要被它控制,否则人会失去灵动的本真。通俗来说,就是人会变得“不可爱”。

每个人都需要把强硬的性格内化成自己的一种价值观。

不需要对外人道也,但自己一定要知道,边界与原则不容侵犯。

不要为了任何人牺牲自己的原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