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神弄鬼新莽朝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76
读完了《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九、三十,也就是读完了王莽所建立的新朝的历史。这段历史在《资治通鉴》中没有独立的朝代,而是在以汉纪的记录出现,足见其在历史中的地位是不被认可的。但是也发现这段历史的确很特殊,没有发现王莽在建立新朝 之后做了什么大的成就,反倒是频频“改革”。
但这样的改革给人的感觉就是在上演一出闹剧,整个朝代从开始建立大结束似乎是一直在“装神弄鬼”。王莽作为一代大儒,不知道是真的不懂国家管理,还是“做贼心虚”,窃取了大汉的江山内心不踏实,用这样的办法来掩盖自己内心的怯懦。
首先是奉符命继承帝位,而且还表现出无可奈何的样子。“亲执孺子手,流涕歔欷”,认为自己根本不想当皇帝,只是迫于上天的威严,不得已才这么做的。还把自己和周公作比,感觉自己比周公还委屈。
当上皇帝的王莽就开始大肆封侯拜相,一天之内被封为“公”的人有十四人居多。最为可笑的是根据符命、占卜封官,城门令史王兴和卖烧饼的王盛就这样从贫民一步登天,当了大官。在当天的封赏中,侍中、尚书这样的官职受封多达数百人。
王莽朝如果有大的举措的话就是大幅度的改革了:改革城市的名字,官职的名字,爵号的名字,改变钱制、改革税收等,频繁的改动让老百姓无所适从。结果王朝建立不到一年,徐乡侯刘快就造反了。
但是这些并没有引起王莽的警觉。他不但没有认为这是由于管理造成的,还认为是原有制度的原因,就命人制定符命,到各地颁布、宣传,让老百姓执行。
最大的事件当属改革匈奴的官府印绶了。王莽仗着国库储藏丰富,下诏讨伐匈奴,把匈奴单于改为“降奴服于”。这样的举动激怒了匈奴,安定了许久的边境又重新燃起战火,老百姓又重新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更有甚的是,驻扎在边境的军队“不循常轨”,而且放任扰民。再加上大批的不对长期驻防,征兵、催税等诸多事情,让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开始了流浪逃亡的生活,很多人逐渐沦为盗贼,很多人开始聚众造反。
诸多的矛盾凸显之后,王莽依旧在实行着他的装神弄鬼的把戏。首先是兴建八风台,光这一项就耗费黄金万两。他还种植五色粟,种子要用煮玉的水先浸泡,一斛粟米的价格达到了黄金一两。
王莽朝的很多做法都充满了滑稽感与闹剧感。这些都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而且加剧了社会矛盾的突变。就这样一个只经历了一世的朝代,从公元9年到公元22年就终结了。这个朝代虽然短,但是会留给我们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