箩婆桥追思

2018-08-10  本文已影响0人  阿木阿木林

孙伟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是唐代萧山籍诗人贺知章的名作《回乡偶书》,诗文情深意切,可以说是家喻户晓。92年在香港的一次唐诗十佳评选中,被评为唐诗第十佳。

        萧山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在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建了一个贺知章公园。公园边,有一条小路,叫罗婆路。也有一座桥,有叫罗婆桥的,也有叫箩婆桥的。

        我觉得有必要为这个路和桥正名,前面的第一个字,必须是箩,而且必须统一,不能随便用。因为,箩婆两字的来历,让我们不胜唏嘘也肃然起敬。窃以为目前最靠谱的考证应该是:贺知章出生在萧山城南的思家桥,年少时曾随母亲到现今箩婆桥一带谋生。因母亲积劳成疾不能行走,于是,贺知章就以“前箩担母,后箩担书”边求学边行乞,后被道僧收为徒儿,乡人称他为贺担僧,称其母为“箩婆”(意为坐在箩筐里的婆婆)。据清朝萧山籍翰林学士毛奇龄考证,今箩婆桥一带是贺知章及其母亲的生活地之一。

        箩婆桥的一边,是箩婆寺。另一边是新修的知章公园,“知章公园”四个大字刻在入口的大石上。大石头北面是贺知章的高大雕塑,雕像北面不远处,是一堵环形的雕塑墙。雕塑墙分成四个板块,分别是求学、进仕、还乡和成就四部分。最左边浮雕墙的内容就是“箩筐担母”的介绍,最后一块刻有那首著名的《回乡偶书》。在“知章公园”,思绪连绵。贺知章除了他的孝义,还有许多品格,使我们缅怀……

        贺知章好书,却与一般文人不同,好的是草书,其个性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草书者的佳作大多不是春风得意之时所为,也或者是个性张狂之人所书。比如世人公认的苏轼的草书,以《前、后赤壁赋》为最佳,而这段时间刚好是他在发配黄州,处于人生最低谷之时所作。龙飞凤舞内里透着的是一种辛酸;剑拔弩张展现的是一种发泄;无可奈何花落去,狂书带走许多郁。而贺知章则不同,他的仕途可谓一帆风顺,何以也喜欢草书呢?这便是他的真性情——爱憎分明,真挚实诚。无拘无束的生活,自由自在的思想,不矫不饰的为人。

        贺知章做官,但不为官身所累。五十余年在朝的经历,官场的那个大染缸却没有把他染成其他颜色,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清正廉洁和名士风流的本色,实在难能可贵。尤其是到老了,仍以真性情示人,没有一点矫饰。史载他八十高龄时,性格依然豪放洒脱,工作之余,一个人去喝喝小酒,尽兴了,吟诗作文或挥毫泼墨。放逐着心情,享受着生活。酒喝得差不多了,也不要人扶,也不要车接,还是一个人骑着马,或踏着月色,或沐着春风,在醉与非醉之间,摇摇晃晃地吟诗唱词,我行我素。难怪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有记录:“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眼底眠。”为人旷达到达如此地步,真不是一般人所比得了的,那一种天人合一完全是另一种境界。

        贺知章荣归,只向皇上要了“一角湖水”,没有车队,没有行李。不似一般的达官贵人,讲究衣锦还乡的排场。只是随心所欲地走走停停,不紧不慢。只有这样,才能得着风景,观得名胜。也只有这样,才会平易近人见乡亲少年,才会有童子“笑问客从何处来”的风趣。若是随行簇拥,迎来送往,又或是你宴我请来个鸣锣开道,可能早就把那童子吓跑了,哪里还寻得着这千古名句哟!

        贺知章长寿,长寿在心无羁绊,长寿在淡泊与洒脱!在那个年代,实实在在是“人生七十古来稀”的,86岁的高龄,源于他的与世无争,源于他的坦坦荡荡,也源于他的心无旁骛。贺知章旷达无私,不慕名利。爱才若渴,乐于提携后辈贤才。当他身居太子宾客之时,李白还是一介布衣,诗才也只能说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贺知章读了李白写的《蜀道难》一诗后,赞叹不已,称李白是“谪仙”。接着,便以“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高姿态,向皇帝推荐了李白,唐玄宗才把李白召进宫中,任为供奉翰林。从此,李白声誉鹊起誉满天下。

        744年,在京城长安当了50年高官的贺知章要回乡了。当年的正月初五,86岁的贺老辞别长安。二月下旬,贺老到达萧山,其时春意盎然,柳叶初发,他在萧山南门外的河边,看见一棵特别高大的柳树,触景生情,就写下了回乡后的第一首诗——《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也许是为了缅怀大诗人的咏柳,贺知章公园的柳树特别郁郁葱葱,公园内细微处处处是景,是工匠细心裁出精制而成。城市在日新月异地发展,人们的生活清新甜美芬芳。大诗人贺知章描绘的春天,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有过之而无不及,目睹此间的繁华景象,想必贺老应该在欣慰地微笑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