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起来吧

从前的好多年里,我在家的时候,阳台上的很多盆花,都处于一种精神不佳的状态,更不用说去开花赏花了。
女儿结婚后的那个冬天,因为和年轻人居住在一起有很多的不方便,我也就暂时回到店里住了。店是老店,二十多年前买的。设计者和建筑者,早已经把居住和店面分开,因此,生活也算方便。只是一楼没有暖气,要自己想办法。临走前我再三交代女儿,阳台上的花一时不能挪动,就托管在家里,请好好照顾。
女儿年轻,从来没有养过花草,可说也怪,自从女儿接手,几年下来后,不喜欢也没有多少时间侍候植物的她,依然把一阳台的花卉养的活力四射,生机勃勃,甚至有一棵外来物种,也寄居下来,我都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每次回家,我都要在阳台上留恋一阵,看着那些赏心悦目的盆栽,女儿的身影不经意间就闪过眼前。时间一久,我发现了她养花的几点规律。
花如人喝水,是生命最重要的生存条件。我发现,每个星期二的早晨,花盆里的表面土总是湿润的,可以肯定头一天夜里浇过水。有一个夜晚,我有事住在家里,果然看见她在休息前,来来回回地提桶浇花,客厅里那两盆一米多高的虎皮兰,由于沾了水珠,在灯光下,闪着水光。又一次,她有事去外地,需要居住一个多月,但忙碌时却没有忘记这件小事,提醒我给花浇水。
阳台上有五个大矿泉水瓶,每个可以装二十斤水。每次回家去阳台,看见里边都是满满的,隐隐约约的朦胧,很明显不是新水。原来,她浇花用的都是早已经准备好的水,我能确定,它们至少已经见过几天的阳光。
去年冬天,我把一些怕冷的花搬回家,她就让我再多给她准备一个桶,我有些疑惑,就问她:阳台上那么多的水不够用的吗?她说一次要用不少的水,给花浇水不能敷衍,浇就要浇透花盆,让花一次喝饱。
实在地说,这都是一些养花常识,连我也知道,只不过有时候执行力度不够。可女儿却坚持,把不怎么喜欢的一件事一做就是几年,认真地做到现在。
就这样,她并没有给花施过肥,五冬六夏,却让每一盆花照样花开花落,枝繁叶茂繁衍下来。
我忽然想到认真工作的智能程序,只要听到口令,就能完成一篇不错的文章,而女儿就是阳台花园的智能管家,是她的“认真”成就了阳台花园这一方小小天地。
最近,由于女儿花粉过敏,我这个做母亲的不得不把几盆正当季的花卉搬到店里。也许时间久了,女儿这个“机器人”对于付出心血栽培的植物有了一丝感情,又或者是不做机器人时,觉得我这个老母亲搬运花盆时有些不情不愿,她许诺说花季过后,让它们再回来过冬。
随着今天一盆明天一盆的搬运,在店门外的屋檐下,它们和我另几棵等待开花的植物一起,又组成一个小花园。于是,每天的清晨,我的屋檐下,有了这样一个景象:暖洋洋的阳光里,屋檐下的小花园也热闹起来。如果你恰巧从这里经过,如果你恰巧悠闲,一定会看到数十只小蜜蜂,在嗡嗡嘤嘤地起落着,它们飞舞在那些花朵间,你来我往,忙碌不停。而在这一刻,我自然又想起女儿,对她也有了新的认识。
因为在某地上班,女儿的做事风格可以用“认真”二字来形容,也因此,我做事有些粗糙的马虎风格她特别看不惯,我这个当妈的没少挨她的白眼。一开始我是不爽的,多次以后,偶尔也会认真一回,她知道后也很高兴。
我和女儿这两代人,存在着一个深深浅浅的沟壑。深,是因为这个社会发展的太快,作为守旧方,我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又慢,因此,在许多方面,我们起了许多冲突。可我俩又是一对忘年交的姐妹,无话不拉。她甚至经常叫着某某姐,和我说着一些知心的话题,从而也得以让我学到一些新的东西。就像她这份“认真”,在经过我亲眼目睹后的验证后,已经足够我去学到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