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说健康&养生运动&健身

你冷吗?

2017-09-17  本文已影响102人  悠云小筑
图片来自网络

1.

有个朋友知道我酷爱高温瑜伽,说要带我去体验另一种“高温”。

上个周末她带我体验了“汗蒸”。这是一种“干蒸”,环境和高温瑜伽教室差不多。

在大多数人看来,这不是怕冷的老年人应该去的地方吗?

其实,说对了!目测那里的宾客,平均年龄大于35岁。

而我,其实也在这个范围内,鉴于我一贯的扮嫩风格,只是看起来不太像。

汗蒸馆里很安静,灯光有些幽暗,播放着轻柔的古典音乐,感觉舒服极了。

我躺在黄玉石上,贪婪地吸收地面传来的暖热,让我那隐隐作痛的腰得到温暖的呵护;

我还顺势在那里做了几个简单地瑜伽体式,脚底舒服通透。

后来我又换了一个地方,趴在五彩晶莹地玛瑙石上,任凭汗水低落。

那个房间恰好放着古典音乐。

虽然我完全不懂古典音乐,但是那种弦乐的弹奏,一下一下,轻柔沉稳,慢慢地助我放松。

一个外行竟然也沉溺在古典乐的美感之中,流连忘返。

汗蒸之后我安静地坐在一个红光照射的小“窑洞”里,一边看书,一边贴面膜。

这么及时地补水,白的都快没朋友了,哪里还看得出黑眼圈?

我在想,这么安静温暖的地方,也许正是因为人少才显得很美好吧!

人少、心静、音乐轻柔、身体放松。

这些要素构成了一个放松的过程,好比催眠。

所以说,是功效疗法帮助了你?还是身心放松帮助了你?我就不得而知了。

2.

我是属于典型的寒体质

从小在北方长大,最爱雪,最怕冷。

就算是在盛夏的夜里我也要盖得严实。

最近 在看一本书《身体知道答案》,讲到怕冷是因为心冷,看得我心头一震。

好吧,的确,我的成长有些孤独。

父母工作远离,姥爷抚养我到小学毕业。

无条件养育我的姥爷在那个寒冷的冬天里去世了,之后我感觉身体更冷了,时常脚底发凉。

我适合广东这种炎热的地方,至少环境是热的。

可是去年冬天我回老家过年,感觉自己腰部以下都是冷的发木。我当时心想“坏了,这下子不仅怕冷,湿气入侵的这么厉害,这是湿冷啊”。

当人冷的时候,身体和心理的连接就淡了,我真是这样感觉的。

我在寒冷的地方,思维异常活跃,但是身体很僵硬。

学心理学那些人会说要放松,要深呼吸,要发泄。

那么僵硬显然是不对的,这我当然知道。

我知道后背僵硬、呼吸不畅背后的郁闷,我也知道要开心要活在当下啊。

可这事急不得呀。

很多人以为心理咨询,做几次就够了。

曾经的一位讲师说了,他做几次咨询,一个人就能好了。

我深表怀疑。

我也寻求过咨询,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有个陌生人陪伴,让我畅所欲言是非常好的。

虽然我对她又“依赖”又“移情”,事实上那个过程还是帮助了我很多。

可是...........

3.

可我还没疗愈呢

好吧,这话说得还是矫情。

没有人能够一直陪伴你直到疗愈。

人的成长是不断的,每一天都会进展,每一天又会遇到新的问题。

除了你自己谁能够帮你解决所有问题呢?

咨询师的原则也是“助人自助”,帮助你自己领悟。

疗愈,或许是一辈子的使命。

可以借助于任何东西,瑜伽也好,汗蒸也罢,音乐,运动,写作等等。

找到身体的感觉,无疑是走出重大的一步。

我突然想到了,很多人天天挂在嘴边的减肥。或许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根本就不想减肥。

如果一个人找到了和自己身体的连接就该知道,身体就是一个能量库,提供你需要的热量。

假如已经够肥胖了,你闭上眼睛就能感觉到多余的脂肪在妨碍你。那你应该知道自身的热量已经够了,面对那些美食,你满足了味蕾?还是满足了自己的匮乏感。这匮乏可以是孤独,也可以是缺爱。

总之,闭上眼睛好好感受一下吧。

最近做的比较多,想的比较少。

简书的写作者换了一茬又一茬,大概是很多人倾诉够了就找到人生的方向了,从此忙碌起来了。

毕竟老天赏饭吃的那种才华可遇不可求。

我相信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最长处,因为只有找到了自己的最擅长,生活才能既有趣又轻松。

没有倾诉的需求就没有码字的动力。

还是引用那句话来作为而结束吧。

你一定要努力,但是不要着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