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说话-不可道德评判

2024-07-16  本文已影响0人  草莓布丁136

我家的孩子喜欢玩游戏,太讨厌了!

我父母太偏心了,好东西都给了儿子!

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就属于道德评判。

道德评判有个基本假设:将人与事划分为"正确的"或"错误的"。按照这种思维方式,人分为好的和坏的。

就好像在用粉笔在地板上画一条线,人们必须得选一边站:站在我这边的,就是我的队友,是值得奖赏的,是获得祝福的;站在对面的,就是我的敌人,是应受惩罚的,是受到批评的。

人们以道德评判的方式来判定谁是对的,谁是错的,但现实要比那复杂得多。

当我们以道德评判的方式说话时,我们的注意力是在找问题,看看别人或自己哪里做得不好,满脑子都在分析和追究责任,却不曾思索自己和他人有什么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比如,当我们说孩子"玩游戏太讨厌",可能是孩子想得到更多的关怀;当我们说"父母太偏心"时,我们想要更多的父母的疼爱。

当我们在分析或评判时,其实都是在表达自身的价值观和需要,这样的表达方式是悲剧性的,引发的是对方的防卫与抗拒。

通过指责、侮辱、贴标签、批评、分析、评判等方式来表达我们的需要,结果只会是进一步的疏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就是语言暴力的根源!

只有根除这种精神暴力,爱❤️❤️❤️才会悄然流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