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幼儿,读懂幼儿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一日活动中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小问题,从细致的喝水、如厕环节,到既能够预设又会无限生成的活动区环节,再到意想不到、挑战不断的户外活动环节,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问题和发现都需要老师的及时关注和专业的指导。可能很多人对“照看孩子”这件事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但在幼儿园“照看孩子”,保证孩子的安全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老师们还要关注孩子的兴趣、各方面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因此在各个环节和活动中,能够“看懂幼儿”成为幼儿教师的必备技能。
“观察”是幼儿教师“看懂幼儿”的方法与途径,也是教师为幼儿提供适应性教育的前提。教师只有在充分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的发展水平、行为特点、兴趣倾向和学习风格的基础上,才能制订出符合儿童特点的活动方案,并在活动过程中根据儿童的表现及时做出调整,从而保证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在讲座中,刘老师用典型事例向大家讲述了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的第一步——看懂幼儿,并向大家介绍怎样才能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幼儿的行为。首先,从幼儿行为观察幼儿。三人互动典型事例:三名幼儿在同时玩拼摆游戏,从三人的互动中分析三幼儿的发展现状和指导策略。三人均在进行建构游戏,但在此过程中明显看出其中一人与另外两人的交流不是特别融洽,可关注该幼儿的游戏发展水平、语言发展水平、社会交往水平,发现该幼儿的游戏中的作品相比于另两人的作品较简单,不能被另两人模仿学习,所以被关注度较低;另外在三人的交流过程中明显发现该幼儿对同伴的需求不是特别关注,语言表达不够完整,因此在整个游戏过程中该幼儿与另两人的交流不是特别流畅和融洽。在了解了幼儿的现状、分析完幼儿的发展需求后,采取针对性的指导,提升该幼儿的游戏水平,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在社会交往上引导该幼儿尝试换位思考,运用同理心感受同伴需求。其次,从幼儿作品观察幼儿。典型事例:两幅梅花点画作品。尝试从作品分析两名幼儿的典型特征。首先整体观察作品,找出不同:作品一点画均匀、布局合理;作品二整体布局不够均匀,右边尤为明显。若非仔细观察和刘老师的点拨,大部分人都认为作品二作者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不如作品一,但仔细观察后发现,作品二左上方部分的点画和作品一不相上下,只是在完成作品时越接近尾声越随意,因此刘老师引导大家从这两幅作品中可以关注两作者的坚持性和耐心有所不同,在其他活动指导时也应该关注其坚持性。最后,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根据《指南》对各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要求,关注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现状,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