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中伏天
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中伏,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值,天气是最热的。
今天地方气温33度,的确是中伏天的温度。
动辄一身汗,不动也让人焦躁不安。 因此我还是比较喜欢在清晨五点出去走走,因为这是一天里最凉爽最让人感到舒服的时候,七点一过太阳升高,讨厌的紫外线就强烈起来,赶紧回去躲在屋子里。
这样的天气如果不做工真的不适宜出门,当然露天作业的工作者在这种天也不可能停止工作,比如建筑工,送餐员,快递员等,所以有句俗话说得好,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人所能经受的身体极限有时就像橡皮筋一样可以超乎想象的拉伸。就像小时候在这样的晌午被母亲拉着去田里拔草,在去之前那种近乎于不甘愿去赴死的感觉,直到离开家去了地里,直到俯下身子去拔一棵棵长势劲猛的大草,直到一颗颗汗珠砸进干土里立刻晕开,忽然觉得没有那么热的可怕,就跟在家里和伙伴玩过家家流的汗一样多。
现在经历了大半个夏天的我对热的感受亦是如此。我的房子是两年前买的二手房,因为在装修时没有考虑楼房线路老化,没有重新修改线路,而且随后才知道与二楼共用一个保险盒,一超负荷就会跳闸,以至于我们两家都很小心地使用电器。两家的男主人都嚷嚷着该修理一下了,可谁都修不了,可能是没有影响到基本的用电吧,都没把这事太放在心上,一直也没有请电工来处理一下。
我们家基本就开一个空调,在女儿的屋里,客厅就一个落地扇不知疲惫地把头转来转去,晚上又被儿子搬到他的屋里继续转动,而主卧有点儿惨,没有风扇,空调的遥控器从入夏就没见踪影,可能去年冬天就不见了。本想着再去买一个配置的,无奈跳闸现象时有发生,索性谁也不再提去买遥控器的事。
主卧和客厅相通,南北相对通透,两边的窗户一打开,对流风很给力。不过如果赶上东西风,那屋子里基本没有一丝风,蒸笼模式就很自然地开启了。由于我俩膝盖都不太好,怕风怕寒,即使热点儿也比受凉舒服,所以不好对付的只是白天。
白天就不能禁不起诱惑去空调屋待着,那种起初的凉爽太让人安逸,以至于深陷其中而无法远离。一经走出去瞬间汗毛孔膨胀,汗液汩汩渗流,面部似被火烧般的发烫,连呼吸都变得不再匀称,急切渴望再次返回那种舒适的境地。而再进去时汗毛孔急速收缩,汗液凝固,忍不住要打一两个喷嚏。如此往返几次,不仅是对身体的反复折磨,更是精神上的几番锤炼。
临近黄昏,我站在窗前看了看楼下的树,树叶纹丝不动,被太阳炙烤的大地还在蒸腾着热气,知了依旧不眠不休地嘶鸣,让人听起来生出几多烦躁。就等着再晚一些出去,大概八点左右的时候,余热散去,有风吹起,带来惬意的凉爽,这种自然风如花之芬芳直沁人心脾。
晚上去室外走走是最让人渴望的休闲时光,就像人们喜欢清晨那样,凉风习习的舒适可以抚慰白天里炎热带来的各种不适和焦虑,让人身心都能感觉到愉悦。
虽然中伏天热到极致,但那种大汗淋漓的痛快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中医说"伏天养阳",大汗可以排湿去毒,对身体健康很有益处。出了汗要及时补充适足的水,祛除了湿气人到了冬天就不易生病。
那么,在中伏天里,就让我们尽量远离空调,且让脸上淌着汗,心里吹着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