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每天写500字伤寒论学习

伤寒论条辩之三四

2021-02-17  本文已影响0人  一只奔跑的蜗牛

条辩内容:

三四: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项胫拘急而谵语。师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

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温热,虚则两胫挛。病证象桂芝,因未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燥,【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温,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病可愈。

条辩释义:

问:看起来像桂枝汤证,按法冶之,增加桂枝,结果四肢冰冷,咽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张仲景说:夜半手足当温,两脚伸直,后如师言,为什么?

张仲景说: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浮在表面代表风寒进入。大则为虚,桂枝汤证应是缓脉,现在脉却很大,代表血虚。

风则生温热,虚则两胫挛,是因为血不够。病症像桂枝汤证,因为在桂枝汤中没有加附子,却增加桂枝,结果汗出亡阳,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温,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泻阳明内结,大便微溏,谵语止,病痊愈。

治疗顺序:

先与甘草干姜汤复其阳,再重用芍药甘草汤补其津液,最后再以承气汤泻内结。

思路:当身体很虛弱时,要先补后泻,这个条辩先补其阳,再补阴,最后泻。

整理自:倪注《伤寒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