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时如何教育,说教打骂批评效果都不好,家长试试这一招
你快点呀,你到底能不能快一点,拖拖拉拉的?
这个都不会,你上课到底在干什么?
怎么啦?说你两句,还哭!还不赶紧写!!
和闺蜜在小区夜跑时,听到隔壁楼上传来中年老母亲歇斯底里的声音,一个星期之后才知道,这是他们家每晚保留项目,教育效果貌似不太好。
闺蜜深有同感地说,我就是担心控制不了情绪,在家里唠叨孩子被嫌弃,才出来跑步的,眼不见心为净。
昨天妈妈群里家长在讨论,不到10岁的孩子犯错了,父母提醒几句,孩子就关门将自己锁在房间里,家长一开口他就不耐烦地说,我知道了,你不要多讲。有的孩子直接不客气地说,我不想听你说话,你闭嘴吧,留下父母在原地凌乱。
很多8090后家长现在遇到的最大育儿难题是,原来父母用在我们身上的说教和打骂,已经遭到孩子的强烈抵制。不仅教育效果不好,还严重影响亲子关系。亲子关系不好,父母的教育在孩子面前完全是失效的。那我们为了亲子关系,为了讨好孩子就完全对他们的不良行为坐视不管,任其发展吗?那肯定也不行!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让孩子乐意接受父母的引导和教育?今天介绍的这本书《故事知道怎么办》,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另外一种引导和教育孩子的思路。
作者苏珊·佩罗是澳大利亚的资深幼儿教师,有30年教学经验,她不仅教小孩,同时还培训教师和家长,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养育者。她创作的故事疗愈过很多受过创伤或者有挑战行为的孩子。其中一个非洲小男孩因3岁时受到保姆性侵,心理受到巨大的创伤,苏珊老师针对他的特殊情况创作《生而为王》的故事,帮助孩子成功走出阴霾,恢复身心健康。因她用故事疗愈了世界各地很多有挑战行为的孩子,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故事医生”。
《故事知道怎么办:如何让孩子有令人惊喜的改变》这本书,是苏珊老师多年教学经验的记录,它以丰富的实例,教会我们如何用故事的方式,来化解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种种不良行为。让我们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时,不再焦虑,不再束手无策,通过讲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获得力量,纠正自己的行为偏差。
01 为什么讲故事比打骂说教的教养方式更有效?
没有人喜欢被人说教指责,这意味着自尊心被践踏,哪怕对方只是孩子。用故事来引导孩子,父母不再站在指责孩子的对立面,而是跟孩子一起享受故事的朋友。相比说教的父母,孩子肯定更喜欢一个跟他们讲故事的朋友。
001 没有孩子会拒绝一个有趣的故事。
翻看历史我们就会知道,人类的起源史就是故事的发展史。不管是中国的《盘古开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还是外国的《亚当夏娃》,《渔夫和金鱼》、《阿拉丁神灯》、《阿里巴巴和四十个大盗》等等,各种含义丰富的故事都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和精神,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对孩子来说,故事更是无法拒绝的。每一个孩子都喜欢看动画片,正是因为动画片讲述的是一个又一个能引起孩子兴趣的好故事,除了动画片,相信每一位爸爸妈妈都有被孩子小时候缠着讲故事的经历。
002批评和说教,相当于给孩子的不良行为贴上一个标签,而故事不会。
我们对孩子任何的批评,哪怕语气再温柔,再有耐心,孩子也能够感受到我们对他行为不认可和指责。
例如,当孩子做事三心二意时,我们反复提醒,只会强化孩子对自己定位,我就是一个事三心二意的人,这个标签一旦贴到孩子身上,不仅不能纠正孩子,反而会强化孩子的不良行为。如果这个时候我们给他讲一个《小猫钓鱼》的故事,孩子将自己的行为和小猫进行对照,他可能会主动意识到这种行为不好,加以改正,而不是在这种标签下破罐子破摔。
003 故事往往需要孩子自己领悟出结论,会比我们直接说教孩子效果更好。
人都更相信自己得出的结论,孩子也不例外。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问问孩子,为什么小猫老是钓不到鱼,引导孩子思考小猫的行为,通过反思,他会自己得出结论,因为小猫一会做这个,一会做那个,所以没钓到鱼。孩子悟出的道理,比我们大家直接教育孩子效果会好很多。
孩子终归要亲自下水,才能学会游泳。
004故事中隐含的解决方案,会启发和引导孩子纠正自己的行动。
作者苏珊·佩罗说过,一个好的治疗型故事一定暗含解决问题的方案。
比如说,孩子的分离焦虑症,相信很多爸爸妈妈都经历过,作者在书中介绍了一个故事《树熊宝宝》来帮助孩子理解这种感觉,树熊宝宝一直由妈妈贴身照顾,但他慢慢长大了,发现原来能自己独立找树叶吃,而且自己找的树叶吃起来特别香,在找树叶的过程中还认识了很多好朋友,和朋友度过了很多快乐时光。长大和朋友呆在一起,自己开心,妈妈也更轻松。这样的故事让不愿上幼儿园小朋友理解,原来上幼儿园能认识新朋友,还有很多有趣的节目,每天回家就能见到爸爸妈妈。孩子理解后就不焦虑分离了。
02 家长如何给孩子讲一个有趣的好故事呢?
如何讲一个既受孩子欢迎,又能纠正孩子不良行为的好故事?得先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有一个准确界定,再针对性创作或寻找一个有趣的故事。
001 识别孩子的不良行为。
正如医生开始治疗之前,需要对病人进行全方位的诊断一样,我们希望用故事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治疗,也需要先对孩子的行为有一个清晰明确的了解。
胆小、害怕、搞破坏、不合作这些标签,很难界定孩子具体哪行为需要如何改变。我们应该把这些行为进行详细的描述:谁有何种行为?这个行为发生在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具体的表现是什么?详细的描述可以帮助我们针对特定的行为选择合适的故事。
对症下药,效果更好。
002只需简单三步,即可为孩子创作一个对症下药的好故事。
书中介绍了创作治疗型故事的固定结构,只需三步:寻找隐喻,设计故事情节和提供解决方案,就可以创作一个对症下药的好故事,家长可以根据情境需要和孩子的年龄情况,选择合适的隐喻对象,构思一个让孩子感兴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让孩子自己悟出结论,主动采用故事中的解决方案,调整自己的不良行为。
首先说说隐喻对象,它就是我们故事中的主人公,这个主角前期身上可能会有一些负面行为,这个行为导致它遇到很多障碍,遭遇很多的挫折,发生了一系列故事之后,主人公通过改变自己的行动,变成了一个正面形象。
为什么故事要有一个隐喻的对象呢?因为如果直接说孩子哪方面行为不好,孩子会有抵抗情绪,而用隐喻的方式让孩子自己在故事中得出结论,这样不动声色的引导效果会更好。
比如说,一个小孩喜欢掐人,妈妈每次制止他都没有改变他的坏毛病,而且孩子为了反抗妈妈在外人面前教训他,反而愈演愈烈。后来老师给他讲了《张牙舞爪的小螃蟹》这个故事,小螃蟹仗着自己的大钳子,喜欢夹伤别的小动物。故事就是用爱夹人的小螃蟹隐喻喜欢掐人的孩子。
其次,设计有趣的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是整个故事的重要环节,情节设计得好既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又能让孩子在故事中受到启发,反思自己的行为。
张牙舞爪的小螃蟹,设计的故事情节就是,小螃蟹喜欢夹人,老是弄伤别的小动物,小动物都不爱跟他玩,他一个人越来越孤独。在妈妈的提醒下,小螃蟹带上了妈妈特制的手套,管住自己的钳子,不再伤害别的小朋友,慢慢地朋友们又回来了。
我们一定要围绕孩子身上具体的不良行为,来设计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有针对性,尽量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这样他才能够跟自己的行为关联起来。而且实际根据需要,我们可以适当的改编一些熟悉的故事,比如说孩子喜欢说谎,我们可以讲《狼来了》的故事,也可以改成《老虎来了》或者孩子特别恐惧的某一种生物,这样让孩子更有代入感,教育效果更好。
最后,故事里一定要埋伏解决方案,引导孩子纠正不良行为。
解决方案是我们故事发挥作用的药丸。故事情节,让孩子反思自己的不良行为,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了,应该怎么改呢?故事里的解决方案就可以给孩子指明方向,让孩子借鉴。
在设计解决方案时,要尽量就事论事,不要让孩子产生内疚感,也不要提供现实生活中孩子不可能实现的解决方案,家长对自家孩子都比较了解,你希望孩子如何来调整,就在故事中针对性地埋伏孩子能做到的解决方案。
有了主人公,有趣的故事情节和适合的解决方案,一个针对不良行为的治疗型的故事就完工了,接下来就需要父母活灵活现地将故事讲给孩子听。
003 父母如何将故事演绎得生动有趣?
首先,父母在讲故事之前要做一些准备。
如果害怕自己讲不好,容易紧张,给孩子正式讲故事之前自己练习几遍,争取在给孩子讲的时候,能够生动有趣,通过眼神手势声音的变化,传递更加丰富的信息给孩子,让孩子接受的信息更加立体,印象更深刻。
比如说故事中有动物,我们可以模拟一下动物的叫声,动物爬行的样子,让孩子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其次,我们讲故事的时候可以借助一些道具。
我们在选择道具时,并不需要我们费大力气去准备,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件,赋予它一个故事中的名称和身份即可,孩子们都乐于接受,并会展开丰富的想象。而且道具越简单,留给孩子们的想象空间越大。比如说讲《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我们可以准备一个豆荚做小船。讲《白雪公主》的故事,几条打结的手帕或者毛巾,就可以做王子和公主。讲《苹果星星》的故事,横切一个苹果,孩子们就能看到苹果横剖面的星星了。
道具,不仅让孩子对故事更感兴趣,对于讲故事的我们来说,还有一个很好的作用,就是降低我们讲述的压力,特别是前期,担心自己讲得不太好的时候,有时脑子卡壳了,看到道具,可以迅速调动我们的记忆,临场发挥不断片。
一个好故事,加上你绘声绘色的演绎,一定会让孩子着迷,听完故事,适当的提问,引导孩子进行思考,自己悟出结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调整自己的不良行为。
最好的教育都是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孩子,而一个好的故事能帮你做到这一点。如果你想教育好孩子,就给孩子讲一个故事吧,从今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