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评 | 《山村咏怀》(邵雍)——考考你总结中心思想
《山村咏怀》——考考你总结中心思想
山村咏怀
宋代: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相传,诗人在阳春三月去共城(今河南辉县)游玩时,看到了乡间野外的骀荡春光和迷人的乡村风物,为了表达诗人的闲适心绪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所以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的主题是咏怀,那么,怀的是什么呢?诗里没有直接载明。这与直抒胸臆杜甫不同,作者要抒发感情,但又不直接告诉我们要抒发的是什么感情,要我们自己体会。
这让青崖狂客想起了读书时期最不能认同的一种语文考试题目——总结中心思想。
不得不说,这比“概括段落大意”还要难。概括段落大意,只是把文字浓缩,要求不改变文字原意。只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在不改变核心布局的情况下,用精简文字替换冗长表述,并删除不必要表述,就能轻易做到。这叫做言简意赅。公务员考试也有这类题目,是日常工作中,向上级汇报情况也经常要用到这能力。
而总结中心思想,是要探讨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先不谈论要如何操作才能办到(因为青崖狂客自己也办不到)。青崖狂客想说的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里,青崖狂客更赞同莎士比亚的观点“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立场不同,看待同一件事的观点也不一样,同一本书,同一首诗,自然也会看到不一样的意境。
中学时期,有一种文种叫做“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老师告诉我们,写散文的要点是“形散而神不散”。何为“形散”?是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表现方法不拘一格,组织材料、结构成篇不受限制。 而“ 神不散 ”,是说其要表述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
青崖狂客想说的是,作者想表达什么,真的那么重要吗?所谓“诗言志”,散文和诗歌一样,都只是作者宣泄情感的工具。而情感,属于内心世界,每个人都不同,也不可能窥视。而且人的情感往往是复杂的,本来就不那么纯粹,抒发出来也就不可能用三言两语道明。也许,有时连作者本人都不能清晰道明自己在宣泄的是哪种情感。
因此,青崖狂客认为,诗本来就不是写给别人去分析的,要写得有章有法,主旨清晰明了,那是应用文。有工作经历的人应该都体会到,应用文与诗歌是折然不同的,应用文写多了,人会变得现实,也就没那么多诗情画意了。
作者按他自己的套路去宣泄,而我们依据我们自己的人生经历去理解,才能体现诗存在的意义。
回到《山村咏怀》。老师依据教科书告诉我们,这表达了诗人闲适心绪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青崖狂客是无法理解的。
青崖狂客只知道这一二三是五六七八九十,一气呵成。而去山村游览,看到炊烟人家,直到亭台楼阁,观赏路边散落花枝。配合着数字的逐步而连贯的递增,青崖狂客出现了一个意象,那就是快。
这让青崖狂客想起孟郊的《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作者想表达什么,青崖狂客不知道。但结合人生经历,青崖狂客读这首《山村咏怀》的时候,感受到的是快乐。
重读课本古诗词系列,持续更新ing。。。。。。
(未完待续)
青崖狂客(简书、知乎、豆瓣、微信)已加入“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的版权保护计划。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1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