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应该思维

2020-07-27  本文已影响0人  morning的日更

什么是应该思维?

应该思维就是用外界或者别人的标准来指导自己生活的思维方式。举个例子,有个人很努力,他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应该浪费时间,他要把时间都用在学习知识或技能等提高自己身上,当他学习有进步的时候,他就会很开心,觉得自己提高了,但当他学习效果不好,感觉不到进步时,他就很沮丧,觉得怎么这么差劲。表面上看来,这个人很上进。可是,实际上他陷入了应该思维的陷阱。他自己已经被他应该上进、提高自己这个想法所控制了。他心里其实没有特别想做的事情,但是他就想保持努力就行,要能提升自己就好。

这个例子中的人看起来非常上进,生活也很有规律,但越是如此,越是体现出应该思维的隐秘性,我们大部分人很难意识到这点。

应该思维的坏处也非常隐秘,具有欺瞒性。有这种思维的人已经被外界的各种价值观、主流意见等束缚住,内心中有太多的“应该”,比如我应该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我应该是一个善良的人等。这种思维阻止了我们的真实情感流露,并最终取代了我们的真实感受,从而导致我们的行为发生偏差,生活中也充满着纠结。比如那个努力的人在没有那么努力的时候就会责备自己,应该学习的时候却去玩耍,于是纠结自己没有去学习,生活中充满了焦虑。

具有很强应该思维的人,很难活出自我,因为自我已经被外界的“应该”取代,深深的隐藏在心底,不是那么容易找到。

表面上看起来应该思维的人都是自发在行动,比如主动努力学习,但其实这种应该思维是对其他人的模仿,是对自发的模仿。

应该思维会导致看问题非黑即白,思维僵化。比如我原来一直认为人生有一条正确的道路,从中国文化中去找,想找到自己正确的方向,不是这个方向的就是错误的路。但其实我是过于狭隘了而不自知,那样的认知相当于否定了人生的各种可能性,否定了人生的多彩多样性,将自己的内心限制在了一个狭小的空间。

怎么才能跳出应该思维呢?那就找到自己的感觉,找到自己的本心。只不过,从小到大,已经将自己的本心封闭了几十年,是不会一朝一夕就能找到的,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方法。但是,第一步,就是先意识到自己思维中的应该思维,把它先一个个揪出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