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读书如何有效阅读

如何使用洋葱阅读法来阅读《洋葱阅读法》之二:快速阅读

2018-12-07  本文已影响603人  澎波先生
封面—豆瓣

文 | 澎波先生

前言

两个多月前,根据“简书一哥”彭小六的《洋葱阅读法》,写了篇《如何使用洋葱阅读法来阅读〈洋葱阅读法〉之一:碎片阅读》并发到朋友圈里。不少朋友看到之后惊呼“碎片阅读居然还有这种高阶玩法”,又问了我不少问题,有的知道洋葱阅读有课程甚至要去报班,所以此处应@六哥,麻烦把广告费结一下。

账结完之后,就继续我的系列文章《如何使用洋葱阅读法来阅读〈洋葱阅读法〉》,分享我对《洋葱阅读法》的理解和运用。这是第二篇“快速阅读”

核心内容
一张导图摘录
阅读中的“二八定律”

如果说六哥的“碎片阅读”还算在理解范围之内的话,那么他的“快速阅读法”是超过我所有预期和想象的。

我以往认为的快速阅读,就是阅读速度非常快,或者只看书的标题和段落开头结尾,或者只看自己不懂的章节,通过一种很快的节奏来将书本略读完。

但快速阅读的本质不在于阅读的速度,而在于提升阅读速度的目的,在于通过阅读知道“这本书是干嘛的,对我们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细读”。

比起把时间均匀地用在每一页上,不如花20%的阅读时间用来看看书的封面、封底、目录、序言、后记、荐语等,了解书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将重要的或者感兴趣的章节标记起来,再将80%的时间用在这些重要内容的阅读上,掌握关键概念。还有,“一本书真正有用的信息,只需要花20%的时间就能获得,80%重要的信息集中在20%的内容里”。

这就是阅读中的“二八定律”。

对于阅读的初学者(例如我本人),该书其实是不适合快速阅读的,因为全书就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全书读下来,会有种“一层层剥开洋葱,渐渐看到核心”的感觉。但如果时间不太充足,或者是阅读进阶者,可以用“二八定律”来进行阅读。看看书的推荐序(by “行动派”创始人琦琦)、前言、目录以及最后的学员心得,先对整书大概框架有所了解,然后再挑碎片阅读、快速阅读、卡片笔记法、主题阅读、深度阅读、阅读变现中的部分章节进行研读。

因概少切复

快速阅读就是快速地在书中获取自己想要的内容。具体步骤,就是口诀“因概少切复”

把口诀具体运用在《洋葱阅读法》这本书上,我是这样做的:

九宫格笔记

如果让我挑《洋葱阅读法》中最实用,最令人惊喜的工具,我一定会选“九宫格笔记”。

顾名思义,九宫格笔记就是将一张纸,划分为书名、问题区、概念区、精彩区、待办区等区域,以结构化的方式将书本拆除,通过掌握基本、重要概念来回答问题,并与自身经验链接融合,明确下一步需要怎么做,直接用于指导实践的笔记方法。

除了快速阅读,九宫格还能用于主题阅读,每一格作为一个主题方向,然后再进行深入拓展延伸。

阅读过程中,九宫格笔记还可以跟RIA便签法搭配使用。关于两者的不同,书中说到:“九宫格笔记是把整本书的关键内容全部摘录,并用一张图展现出来,RIA便签读书法则是将书里的片段用便利贴来呈现,二者一个是关注局部,一个是关注整体。如果你只关注一个点,就用RIA便签读书法,如果想阅读整本书的核心观念就用九宫格。

关于阅读速度

怎样的阅读速度才叫快,两个小时一本书,或一周一百本书就是快吗?

如果在一个长的时间维度(如二十年,三十年)里,“坚持阅读”本身才是最重要,阅读速度反而是次要的。长时间对某个主题的知识进行学习、研究和使用,是必然会有所成就的,我称它为“高维打低维”,也是下一章“主题阅读”中“核弹”所说的。

因此,在练习快速阅读时,前提是保重自己有所收获,否则就舍本逐末了。用六哥的话来说,“在阅读里,速度是我们最不在意的一部分。”

结束语

我们以往认为的快速阅读,其实都是错的。再强调一次,快速阅读强调的不是速度,而是我们针对某些目标,通过一定方法快速掌握书中的主要知识和概念,并确定该如何使用。

PS:关于快速阅读,六哥最近在公众号上发了篇文章,《如果大家都学会了快速阅读,那么书店是不是都要倒闭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