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023-02-17  本文已影响0人  River本大魁

      在古代儒家的义理结构中,“本心”和“理”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哲学概念。两者与我们的心以及在人生中日日所求的道理有相同之处。但是,在近1000年间出现的两位大儒—朱熹和王阳明却对两个概念出现了分歧。阳明弟子徐爱对此非常困惑,于是便有了《传习录》徐爱录的第三则。

      徐爱的问题在于,如果只是在自己的内心求得至善,这样恐怕不够,不能穷尽天下事理。事实上朱子就是这么认为的。在他看来,万物皆有其理,需要通过读书、格物(习得事物自身本有的道理)的方式在外界求的事理。但在阳明看来,理救存于人心之内,也就是“心即理”。我们不需要在外界求理,因为外界不仅“没有”理,并且理已经存于内心。

      大家一定非常疑惑阳明这么说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徐爱也是同样的疑惑。于是他又向老师举了几个例子,比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这些事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理”。我们也可以结合自身来理解一下,似乎的确是这样的。我们行事的时候,会不知觉中懂得很多道理,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处事风格。如果自己不去交朋友,就不知道如何交友,如何与人相处。而阳明是这么说的。这些天理其实就在我们的心中。当我们在孝敬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第一绝对是反躬自省。因为交友动机是内心给自己的,目的、初衷也不例外。因为内心有理,所以在外推的过程中便自然在不同的对象上成为了忠、孝、诚、仁。只要你做出来,那么就是理的呈现。

      那难道阳明说的就完全没有问题了吗?并不然。如果说天理、仁德本就存于每个人都内心,那么每个人不都生来便是圣贤吗?那为何可以让天下人称为圣贤的人屈指可数?事实上,阳明所表达的“心即理”是一种可能性。我们作为不同于动物、拥有自主性的人,生来就具备无线的可能性,其中就包括向善。当然,这也是取决自身的价值取向。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在内心“求理”。人具备社会性,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当中会接触善恶,从而意动。这时就会唤起人性中私欲的一面。如果将其发动,那么人与人之间再无仁德,磨灭了人之为人的高贵。所以,我们需要存天理,去人欲。通过知行合一的方式不断磨镜,去除人性上层的灰尘,通过一定方式进行外推,最终成己成人,成就美好世界。有根才能有枝叶和花朵,根正是在描述心中之理。而枝叶花朵就是仁行。当我们在内意诚、身修的同时,树苗就正逐渐长大成为参天大树。这也便是自然而然的仁心外推过程。

      那么为什么不可先寻枝叶再种根呢?这就需要联系到“心外无理”了。如果人类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世间万物都在遵循自然法则持续运作,花照样开,四季照样轮回,狼照样捕食。这么一来似乎心外是有物的,是客观存在的。但事实上,当我们认为其存在的那一刻,事物就与我们的内心发生了关联,存于心中。换句话说,在这一刻物体就已经建立在我们的主观之上,成为了所有人的“客观”。正如阳明所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其实说白了这句话就是在表达存在即被感知,被感知即为存在。因为事物所感知的对象是人,人为其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成为了人类世界观中独一的存在。当事物从“寂”到“明”,正是本心之理正在呈现于外界,也正是树苗在逐渐成长。

      所以,我们需要积极的发动本心,不浪费一丝可能性。这样才能呈现出人本身的样子,体现人之为人的高贵。而我们也需要在求理的道路上克己、磨镜,最终将仁自然而然的外推,以身正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