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原名《德道经》,名字避讳了两千年(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很多情况下,我们称书名为《道德经》或者《老子》
那么此书又为何有《德道经》一名呢?
下面小编不揣浅陋,来捋一下这部伟大的书鲜为人知的历史
渊源〢
如今,广为流传的《道德经》传世本其实为西汉王弼本,说起老子五千言,大家都知道是《道德经》,也这样叫了两千多年了。其实在秦汉以前老子五千言的篇章次序,并不是现在《道德经》这样,而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次序正好是相反的。所以,有人说 ,老子五千言叫《德道经》更合适。
掀开这段历史,还要先从1973年马王堆汉墓的考古发现说起。40年前,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帛书 《老子》有甲、乙两种版本,皆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 。尤其乙本在两篇后分别有“德”“道”二字,明确分出篇名。帛书《老子》是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以前的写本。汉文帝 叫刘恒,治国采取老子无为而治的方略,休养生息,开创了“文景之治”的汉朝盛世。
老君岩帛书《老子》道篇第一章“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与现在通行本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不同。古代著书行文要避皇帝的讳,皇帝的名字常人不能用,所以到了文帝刘恒这儿,“非恒道”就变成“非常道”了。这也说明,帛书《老子》成书至少是在汉文帝之前。
另,在敦煌藏经洞中发现的《老子德道经》写本,多以《德经》为上卷,《道经》为下卷,不分章,与今天流传的《道德经》上下二卷(《道经》在前,《德经》在后)次序不同。上世纪70年代出土的银雀山竹简,比敦煌本早八九百年,也是《德经》上,《道经》下。先秦韩非子 《解老》《喻老》亦言德在前。
汉武帝继位的第八年, 即公元前134年,开始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生根据统治者需要 和 独尊儒术的需要,开始大量改写古代经典,其中老子五千言德篇与道篇的次序也颠倒了,导致后人只知 《道德经》而不识 《德道经》了。
老子留世五千言,被后世尊为万经之王。它饱含着无比宏大的宇宙真理,涉及到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生命 科学等广大领域。而阅读原汗原味的《德道经》,会让你感觉到古圣先贤超越时空的大智慧。
道〢
帛书甲本《老子》是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以前的写本,比敦煌本、楚简本都要早,而且这些版本均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的顺序。揭示了老子淳德归道的本义,是最能体现老子思想的真本,称为《德道经》。而汉以后的版本是道篇在前,德篇在后的顺序,称为《道德经》。那么这里面有什么区别呢?小编不揣浅陋,谈点自己的看法,不足之处请各位书友指正。
道,是指宇宙、自然、社会、生命中本来存在的规律 。这些规律的存在是先验的,不以个体认知的程度、个人意志为转移。道就好比道路,本来就存在的。即使所有人都没有去行走,但是道仍然存在于自己本来的位置。
德即为得。是指生命个体对道的感知、理解、体验、探索的过程 。
道是普遍存在的,而德是不同生命个体独特体验的结果。不同的生命个体因为生存环境、文化背景、教育程度、社会阅历等差异,导致不同个体对道的理解不一样。
如黄河之水东流到海,但在河套地区却看到向北流、向南流的现象。不同人对黄河的感知就可以有差异性。尽管黄河总是如此,但是不同人认知所得却可以不同。这里面的差异只说明不同个体对道认知的境界和层次。每个个体只能理解有限的道。因为道可道、非恒道。
求道的过程就是德。可以是前人经验的继承,也需要生命个体自己去实践、体验、思考、探索。如果不继承前人已知的道(经验),凡事都要亲历。那么因为生命的苦短和脆弱,就只能够在低层次上对道进行探索和体验。自然界的飞禽走兽大体如此。而一味的只啃故纸堆、做书虫,没有自己的亲历亲为,这样的道不过纸上谈兵尔。古人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即求道的过程也就是知行合一的过程。
道有不同的层次,随着生命个体的不断探索而逐渐显现。
道是先天存在的,不以个体是否得道而转移.例如每个细胞中都有DNA.其上有决定生物性状的基因,且地球上已知的生物都具有相同的一套遗传密码.这个事实和生命的历史一样久远,人类也就是最近三四十年才了解一些皮毛.但是这个遗传规律(道)并不因为人类不知道(德)而消失。
德就是求道的过程,不同个体对道的认知层次是不同的。一种道,被个体认知越多,这种道的实践影响就越大,德对道的发展也越大。即老子所言:非道宏人,人能宏道。就好象大家都走这条路,这条路就从崎岖小路变成了康庄大道。
越是高层次的道,求到的人越少(德)。如相对论,到现在都还只有少数人能够理解,但是这个道总是存在的。
以上讨论了道与德的定义,下面就道德和德道的关系,谈些看法。
在上古,没有文字、没有语言。前人的生活经验、社会经验很难传给后代.每一个个体都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认识道.古猿人和猿等哺乳动物没有本质区别.认识世界只有一些先天性的行为和模仿、印随、条件反射等后天行为.因此,对道的理解和现在的动物差不多.这个时候应该是先德然后道.是标准的《德道经》时代。
人类在有了语言和文字以后,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对前人求道的结果可以通过文字、语言的形式向后人传递.特别是在掌握了独特的逻辑推理、抽象思维后,人类求道的能力大为提高。德也达到了生命形式的最高境界。这个时代的人类求道就有了两种方式.继承前人的道——由道到道,先实践再总结——由德到道。
在老子以前,人类虽然有一定道的积累,但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毕竟很肤浅,老子说道”玄之又玄”,因此,古人强调德道是对的.即通过自己的行动去体验道。也是符合实际的.同时,因为道玄之又玄.古人特别强调由德求道.因此重德甚于道,德前而道后.是为《德道经》。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由夏商到战国,中国的文明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道.于是就有人提倡绝圣弃智,把一些科学的探索和精美的技术斥为“奇技淫巧”。只是在诸侯争霸的时代,由于现实斗争的需要,这种思想表现不是很突出.
到了大一统的时代,特别是独尊儒术以后.统治阶级为了巩固政权的需要,对百姓的探索精神进行阉割和打压,只要能够让百姓听话,维护自己的集权统治。对已知的真理都要掩盖,更不主张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包括对老子《德道经》的篡改,都是为了这一目的服务。
荐读本〢
一:《老子今注今译》,陈鼓应先生注译。《道典诠释书系 : 老子今注今译(参照简帛本)(修订版)》在大量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多年研究心得,对《老子》作了全面介绍。它以《老子》原有篇章为序,先引原文,再加注释,而后是今译,最后是引述。注释通俗易懂,今译文字优美,注释、引述学术容量大;因而,它既便于初学者 ,又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指南 。
二:熊春锦译本, 先生以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为底本,以帛书乙本和郭店楚简出土的竹简本为校本,广泛考证石刻本 、 河上公本、龙兴碑本、王弼本等之优劣,查证原貌 , 澄清流弊,恢复了《老子》“德经”为上“道经”为下的原旨,指明“以德进道”为研修老子的必经阶梯 。同时熊春锦先生结合 自身数十年修身内求实践和道德文化积淀,对帛书 《德道经》进行了修真学中异构字象喻藏诀的全面破译与揭秘,使得这部千古奇书走下历史神坛, 重新回归百姓修身实践应用领域。
精诚掘书,只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