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7ef0c0e6fddf读书

生命教育之“服务篇”

2021-11-25  本文已影响0人  一朴信信

《教育彩云片片》系列  第082篇

教育转型,教学成功,民族复兴,急需正确引领。教学需要引领,教师需要引领,家长需要引领,学生需要引领,生命成长更需要引领。

保障“生命(天策)教育”实施,要从教师、学生、家长和教学等四个方面,以教学为中心,三位一体,全息做好教学服务工作。

光的声音

一、服务教师提升

保障教师贯彻落实校长的教育思想、文化和管理方略。从以下方面着手:

1、为教师提供“解压”场所。教师的发展,要先倾诉、再疏导、后建设,聆听教师的心声,让教师把心里话说出来。

2、协助教师研讨和解决教学难题。比如家校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问题学生辅导、特长和特优生辅导、文化育种、团队建设和班级管理、教学方法等。

3、对教师进行“命运级”关怀。建立3-5人的命境修炼团队,为教师提供身体养生、心理修炼和生命升级服务,保障教师的生命成长和教学效果。

一是身体养生。包括拉筋、练功、运动等疏通经络活动,捏甲、旋腕、踩背、打耍、展筋等延命续术,创康等提升免疫和重生术等。可根据教师的个体需要量身订制,为教师提供全天候服务和生命规律指导,保障教师自愿和随时参加。

二是心理修炼。包括情绪疏解,感知脱敏,情商课,纳异练习,调食养心,链接自然,打坐、站桩、走禅等禅定训练等。

三是命运修造。举办夫妻关系工作坊,亲子关系工作坊,家庭关系工作坊,命运修造(原理)研习班等。

四是生命规律研讨。随时接待教师咨询,1-2周为教师提供一次专题辅导。主要内容包括: 材料、能量和信息(身心灵)的运行规律,肉体、情体和慧体的相互关联,本能、潜能和灵能的全息认知,感性、理性和悟性的全息应用,共性、个性和多元性的全面发展,主观、客观和介观的立体面对,满命、延命和扬命的男女互补,身心健康和生命成长的基本原理,家庭、家族和民族的命境修炼等。

二、服务家长成长

对家长的服务,要立足现实,注重实惠和时效,抓住关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对家长的“创命级”(生命升级)关怀。作为社会角色,家长的主要期待是解决问题,保障未来,家庭地位提高,社会地位提高。作为个体角色,家长的主要期待是男更尊、女更贵,幸福指数提高。

如何实现?举办“家长之家”,每周末组织半天家长生命成长修习活动。以自我品质升级、性别品质升级、人生智慧升级为主体,采取分享和交流的方式,协助家长主动改善生活品质。

有意愿的家长,可以参加教师的“命运级”关怀相关活动,并适当地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对孩子注入更多真爱,让家长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

2、开设孩子成长和教育原理公益讲堂。包括孩子的自我建设与叛逆辅导,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及其把握,孩子的发展定向,家教的关键、根本和前提,家教方法等。以集体或个案辅导的方式进行,每月举办一期家教辅导班。

3、为家长提供展示平台。通过分享、演绎、作品等形式,保障家长充分展示自己和孩子的特长和成长成果。

丹凤瑞祥

三、服务孩子学习

对孩子的服务,要体现在生命深处,成长的基础层面,扎实仔细地进行。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对孩子的“生命级”关怀。先养身心灵,学习才用功;身心通灵性,学习必保证;养好身心灵,终身益无穷。反之,如果不懂、不敬、不养、不发展孩子的身心灵,必然问题重重,困惑难行,引起叛逆,后果严重,贻害终生。对孩子生命级关怀的一般做法:

一是在家庭教育中,在传递真爱的前提下,保障孩子生活自主,精神自由,家族传承有路,良好习惯养成。

二是在日常课堂上,注重观察孩子的身心状态,对异样的孩子进行身心安抚和引导,传递真爱,并通过教学过程的安排,采取坐姿、活动、互动、引导等形式,及时调整孩子的身心状态,避免疲劳、耗神、走神、抵触等。

三是在课前、课间或课外,组织孩子开展喜欢的活动,保障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潜能发挥。可每周安排一次短时养生课,让孩子发现、重视和改善身心问题和生活学习习惯。

2、建立特长展示平台。平常注重引导和支持,每周组织一次孩子的特长展示,周末或节假日适当跟进。展示特长时,要注重过程,忌强调或评判成果。

3、开展开窍教育和个别辅导。成立专业团队,设置专门场所,随时接受咨询或辅导,周末或节假日提供专人咨询或辅导,及时关爱“问题孩子”。

四、服务教学改进

教学服务,目的在于协助教师改进教学。所以,首先要看到教学的优点,并充分反馈给教师。在此基础上,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教学案例研讨。建设性的教研活动,不要随意做出评价,或是分出好中差,而是要恰当的提出关键性问题,共同研究。关注的重点,应该表现在改进的情况上。如果教师主动提出问题,向别人请教,则是最好的教研状态。

2、教师专业成长辅导。针对教师和教学的特长,比如教学方法、团队辅导、心理辅导、家校共育等某个方面,持续地改善,形成教师的教科研成果,并支持教师参与政府评奖,提高教师的自信和成就感。

3、学生评教奖教活动。可每月组织一次,但不作为评价教师的依据。此类活动实施难度大,教师有心理压力,需要教师本人主动开展,尤其是评教活动。学生奖教,可采取一句话、一个小名片、一篇心得感受、一个小礼物、一件作品、一个表演等学生自发的形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