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300字三笑集哲思

论语新视界058|朝闻道夕可死 巍巍青山存千古

2019-03-12  本文已影响58人  龙门村夫
论语新视界058|朝闻道夕可死 巍巍青山存千古

对于孔子,我们姑且不论其学说内容,单就其对于学问的追求,对于道的追求,足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孔子的人格魅力,行为世范。

对于那些连《论语》都没有读,更不用说有孔子的经历,而在那里指手画脚,甚至全盘否定孔子、否定儒家思想的人来说,我无话可说。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4·8)

生而为社会之人,不可如禽兽般,糊里糊涂过一生。

既为生人,当知为人之道。不知为人之道,枉了此生。

孔子说,如果我在早晨明白了一个道理,哪怕让我在晚上死去,我都愿意。

钱穆说,道亘古今,千万世而然,一日之道,千万世之道;由道而生,一日之生,千万世之生。

孔子对于道的追求,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何为孔子之道?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4·15)

孔子给弟子们上课时,点名对曾参说:“参啊,我一生所讲之道,从没有改变过。”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

论语新视界058|朝闻道夕可死 巍巍青山存千古

忠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论语·雍也》6·30);恕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论语·颜渊》12·2)。《中庸》曰:“忠恕违道不远。”子也曾经曰过:“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

尽己之心以待人谓之忠,推己之心以及人谓之恕。人心有相同,己心之所欲所恶,与他人之所欲所恶,无多大异同。忠恕之道即仁道,其道实一本之于我心, 而可贯通于千万人之心,乃至万世以下人之心。(钱穆)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卫灵公》15·3)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